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號研究——愛奇藝 IPO 啟示錄:中國電視人的困境

1號研究——愛奇藝 IPO 啟示錄:中國電視人的困境

1號按:2018年,或許是內容為王時代的一個轉折點。隨著泛娛樂化下娛樂營銷的強勢崛起,內容為王的地位將會有所削弱,內容為王和娛樂營銷齊頭並進的格局或許更能適應市場發展需求。

2018年2月28日,影視圈奔走相告的重磅消息當屬愛奇藝正式遞交招股說明書,申請在納斯達克上市。

對於大多數影視人而言,這看起來像是一個值得彈冠相慶的好消息,不過仔細想想,好消息背後可能預示著影視行業更加蕭條的寒冬。

透過愛奇藝這一次上市申請行為,以及其遞交的招股說明書,作為影視人,我們能夠得出哪些啟示呢?本文謹從影視片方的角度對愛奇藝申請上市行為、《招股說明書》中關於主營收入、利潤、成本、用戶、收入結構等多項數據進行解析。


一、上市行為昭示平台購劇能力下降

在中國,上市行為似乎並不像國外那樣榮耀,雖然人們總說某某地區有多少家上市公司,某某公司上市了,但在人們看來,只有極少數的上市企業能夠讓股民享受到紅利,更多的則是從股民手裡融錢,再繼續燒錢。

那麼,愛奇藝這次上市是出於什麼考量呢?

作為國內視頻平台的龍頭老大,愛奇藝與騰訊視頻、優酷等一樣,與其說是影視公司,倒不如說是科技公司、互聯網公司。而「燒錢」幾乎就是這些公司的標籤。事實上,若不是 「BAT」分別在這三大公司背後苦苦支撐,愛奇藝不可能誕生,優酷也可能早就被人們遺忘。

作為網路視聽行業的元老級公司,愛奇藝資本化之路一波三折。在昔日競爭對手土豆、優酷、PPTV等紛紛上市、合併或被收購後,愛奇藝曾有過放棄獨立IPO的念頭。2016年2月,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和愛奇藝創始人及CEO龔宇聯手向百度董事會發出私有化收購要約,計劃收購百度持有的愛奇藝80.5%股份,愛奇藝當時估值約28億美元。同年7月,基於交易結構和購買價格未達成一致等原因,李彥宏和龔宇代表買方財團撤回了私有化要約。

時隔兩年後,愛奇藝在連續三年虧損的情況下,仍然向納斯達克遞交了上市申請。這是不是意味著百度作為愛奇藝背後最大的資方,也感覺到無止境地給愛奇藝「輸血」不是長久之計而尋求其他出路呢?

事實上,百度作為愛奇藝最大的股東,為了幫助愛奇藝在行業中站穩腳跟,角逐頭把交椅的位置,每年都給愛奇藝提供有息貸款。

應該說股東給投資公司借款的行為並不少見,不過像愛奇藝這種動輒上百億元運營成本的公司,想必財務成本都夠其吃一壺的。再者,股東考慮風險的問題,想必也不可能無休止地提供借款。

雖然,百度仍然會從 2018 年 2 月開始向愛奇藝提供為期五年的 6.5 億元免息貸款。但對於動輒上百億的公司而言,6.5億元怕只是冰山一角。

這樣看來,百度將終止或降低貸款支持力度似乎順理成章。

從財報來看,愛奇藝主營收入連年高速增長,不過與之相對應的是營業成本的正相關高速增長,這就使得愛奇藝的庫存現金日趨緊張。2017年愛奇藝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7.33億元,分別佔2016及2015年的76.02%和46.14%,賬面現金逐年下降。

導致現金減少的主要原因為投資用現金流的大幅增加,2017年投資用現金流為106.61億元,同比增加60.00%,投資用現金流主要用於購買版權、豐富平台內容。而內容作為視頻平台的根本所在,這個成本在短時間內不可能降低,甚至反而會增加。

所以,解決現金流問題是愛奇藝選擇上市的原因之一。

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劇(網大)片廠們會受到什麼影響呢?

筆者以為:未來一兩年,劇集營銷的形勢或將更加嚴峻。那些評級為C/D/E 的網劇網大可能將會被平台直接無視。

如果說近幾年,視頻平台出於快速擴張和會員吸收的考量,會購買一些 C 級以下的作品的話,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進入的下半程競爭中,視頻平台的競爭主戰場已經從用戶數量轉變為用戶粘性。怎樣用更少的錢買更好的劇,怎樣用更好的劇和服務增強用戶粘性將成為視頻平台考量的主要問題。


二、資金都去哪兒了?

有意思的是:2016年,中國網路視頻行業的規模依然超過600億元,一度超過院線電影年度總票房,然而,在這場遊戲里,片方和平台都並沒有賺到錢。

財報顯示:2015年度到2017年,愛奇藝均為虧損狀態,且呈上升趨勢。事實上,整個視頻行業似乎並沒有哪一家公司站出來宣布自己盈利了。

同樣不賺錢的還有片方,在《2017年度傳媒1號娛樂藍皮書|國產劇篇:被綁架了雙手的手藝人何向所生?》一文中已經說過,在頭部作品僅占年上線總量的1/10左右的情況下,國劇製片廠盈利的形勢已經相當糟糕,而這還是在各大平台瘋搶市場作品的情況下。

這就奇怪了,大家都不賺錢,那麼,資金都去哪了?

對於平台而言,前幾年,為了瘋狂地拉新,他們更多地把錢燒在了版權購買,即內容上。

對於片方而言,近20000家大大小小參差不齊的影視公司瓜分了這塊蛋糕。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爛片蠶食了那些及格線以上的合格作品的蛋糕。

那麼,從下半場開始,平台還會撒錢嗎?恐怕很難,繼優酷大文娛、騰訊泛娛樂以後,愛奇藝也在 IPARTNER 合作者大會上宣布了自己的娛樂營銷策略:AI 賦能驅動內容生態(泛娛樂),要做中國的線上迪士尼。

這句話的另一種翻譯就是:內容將只是愛奇藝提供的眾多服務中的一項而已。內容的採購成本會削減,會員服務的其他成本會上升。

這樣看來,爛片製片方或許真的無所遁形了。


三、泛娛樂化下,影視作品的競品更多,競爭更加激烈

愛奇藝的收入結構應該說相當具有代表性了。在線廣告和會員服務是視頻平台的主要收入來源。而從2015年到2017年,愛奇藝在線廣告的權重從64%下降到47%,而會員服務的權重從19%上升到38%。可以說在線廣告下降的份額全部轉化為會員服務的上升份額。

事實上,在三大平台均打出「泛娛樂化」會員服務概念的情況下,出現這種現象不足為奇。

此前的視頻平台和電視平台一樣,都只不過是媒體/介(公司),廣告行業的動向嚴重影響著他們的命脈,但從視頻平台提出「泛娛樂」「大文娛」概念的那一刻起,視頻平台便完成了本質上的轉變,並和電視平台根本性地區分開來。

看看娛樂行業這塊蛋糕有多大。根據艾瑞諮詢的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預計中國的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用戶群將分別達到8.8億和8.7億。 互聯網將繼續重塑包括娛樂在內的中國人民生活的許多方面。隨著中國人均GDP持續增長,文化娛樂產業受到互聯網基礎設施迅速改善和消費者對娛樂消費需求增加的持續推動。預計到2022年,中國娛樂行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約27686億元人民幣。

再看會員服務這塊大蛋糕。當前中國互聯網視頻用戶的付費比例從約2012年為1.2%增長到了2016年的13.2%,預計2022年將進一步上升至40.0%。而截至2016年底,愛奇藝對標的Netflix的付費會員佔美國2016年總互聯網視頻用戶的約28.1%。就每個付費用戶的ARPU(平均收入)而言,Netflix2016年約為110.5美元,這也意味著中國互聯網視頻平台有顯著的增長潛力。據美國電影協會稱,北美的電影票房2016年為114億美元,而同期Netflix的國內會員服務收入約為51億美元。相比之下,根據GAPPRFT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電影票房約為人民幣457億元(69億美元),而中國整個互聯網視頻行業的會員服務市場規模約為121億元人民幣。

愛奇藝為代表的視頻平台的野心遠不止狹義的影視市場,而是整個泛娛樂行業。這也再次證明:視頻內容將只是視頻平台提供的眾多會員服務中的一小份內容而已。

如果說此前片方的競爭對手還只是來自行業內各種各樣千奇百怪,花樣百出的作品的話,從2018年開始,片方的競爭對手將更多,它可能是在線直播,也可能是遊戲、讀書、音樂等等一切你可以想到或想不到的娛樂方式。以前,這些娛樂方式也是競品,但今後,它們將把「門面」開到影視作品的對面或者隔壁,以更加殘酷和激烈的方式參與競爭。


四、泛娛樂概念下的思考:抓住用戶變現是唯一出路

泛娛樂化也好,大文娛也罷,亦或是情景社交,互聯網行業最不缺的就是「概念」。

正如視頻平台的創新改革一樣,不能改變行業,那不如思考一下如何適應行業發展。

在這次事件中,筆者想到的是商業模式。在泛娛樂概念下的視頻平台,顯然從純視頻點播平台轉變成為娛樂平台。如果說以前的視頻平台是電影院的話,泛娛樂化後的視頻平台則是電影院旁邊開了動漫城,它是一個娛樂綜合體。

提到了綜合體,便想到了超市,想到了購物廣場,各種 MALL。

愛奇藝也好,騰訊優酷也罷,所謂的「泛娛樂化」不過是學習了商超經營中「一站式」運營模式罷了。與其讓客戶跑斷腿買東西,那不如打著「方便客戶」「貼心服務」的旗號將用戶腰包掏空。

同理,與其讓用戶在網站上(APP 之間)切換來切換去,那不如讓他們在「我家」就可以盡享各種休閑娛樂方式,既方便了用戶,又增加了用戶粘性,自然就提升了收入。

所以,本質還是「用戶」。

明白了這一點,我想製片方是有一些出路可尋的。

首先、潛心做好內容。關於內容質量對於製片方的重要性,無需贅述。

其次、定位。湖南衛視的成功原因之一在於它對用戶的定位:年輕群體,愛美愛熱鬧愛追星;騰訊(不只是騰訊視頻)的成功也是如此:根據用戶細分進行借鑒。你會發現微信和 QQ 都有清晰的定位,你會發現騰訊視頻發力的點在綜藝,這多少和它從微信/QQ 導流用戶有關係。

製片方該如何定位呢?唐人影視多年來幾乎只拍古裝劇,本山傳媒基本以鄉村愛情題材為主……這就是定位,類型定位。人也好,影視公司也罷,它是需要標籤和定位的。

關於定位,最好的例子是淘寶網。網傳淘寶網賣家數量最高峰的時候達到950萬家,是國內影視公司的50倍左右。而在淘寶網,能生存下去的秘訣之一就是細分定位。所以,與其猴子掰玉米,掰一個丟一個,不如沉下心來,考慮清楚自己的特長,並進行清晰定位會更有可能成功。

第三、關於身份轉變。2017年愛奇藝 IPARTNER 合作者大會上,愛奇藝推出了泡泡社交功能。簡單來講就是視頻主創(制編導、主演等)會在視頻下方的評論區和觀眾互動,像其他社交軟體一樣,在愛奇藝上,也可以通過加好友,聊天交朋友。總之,愛奇藝具備了社交軟體的功能屬性。

這一舉動被認為是愛奇藝加強用戶粘性的又一舉措。

如果說淘寶網給淘寶店鋪的最大貢獻是源源不斷地導流用戶的話,對於影視公司(或視頻作品),這一條依舊是成立的。

愛奇藝招股說明書顯示:愛奇藝的會員數量已經達到5080萬人次。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對於影視公司而言,這5080萬次用戶以及今後源源不斷的用戶導流也可能是愛奇藝等視頻平台為影視公司和視頻作品提供的最大的利好。這種利好已經從前幾年幾十萬的保底分賬轉變成了更加具有變現潛力的會員用戶資源。

擺在影視公司眼前的不只是做出好的內容,還需要考慮如何變現。

所以,可以預見的是在愛奇藝平台內(網站、APP上),會看到大量轉型升級的營銷公司或是內容製片公司在賣力地做營銷。

第四、關於產品屬性。影視作品的屬性和外延一直非常廣泛,它具有教育屬性、娛樂屬性、宣傳屬性等等。而在「泛娛樂化」的概念下,市場化的影視作品的將更加強調娛樂屬性,這就使得喜劇類型在未來可能更加受到用戶青睞。

同樣,基於用戶社交需求的考量,那些更具有爭議性的話題和人物在影視作品中出現的頻率,將會對影視作品的播放量(票房)產生重大的影響。在《2017年度傳媒1號娛樂藍皮書|國產劇篇:被綁架了雙手的手藝人何向所生?》一文中關於微博聲量的分析也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


總結:內容為王和娛樂營銷齊頭並進

2018年,或許是內容為王時代的一個轉折點。隨著泛娛樂化下娛樂營銷的強勢崛起,內容為王的地位將會有所削弱,內容為王和娛樂營銷齊頭並進的格局或許更能適應市場發展需求。

時代從來不會遺忘經典,但在成本、困難度以及市場、利益等因素的驅使下,影視人需要在這場博弈中進行抉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媒1號 的精彩文章:

2008-2018,傳媒十年——電視平台篇:電視十年,從無悔到無奈
2008-2018,傳媒十年——網路平台篇:從新生到少年,終成攪動市場的「鯰魚」

TAG:傳媒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