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揚州的黃金時代有多繁華?李白一首詩引無數人嚮往,之後地位跌落

揚州的黃金時代有多繁華?李白一首詩引無數人嚮往,之後地位跌落

文|郭曄旻

揚州的黃金時代有多繁華?李白一首詩引無數人嚮往,之後地位跌落

《靜夜思》,現代,戴敦邦,國畫

儘管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千多年,「詩仙」李白作於《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這一名句,仍舊引來無數文人墨客對揚州的嚮往。即使是李白本人,一生中也多次到過揚州,並以自己膾炙人口的詩歌見證了揚州城的黃金時代……

李白所到的唐代揚州,當然是一個值得「放浪風流」的地方。「市橋燈火連霄漢,水郭帆檣近半牛」,「夜市千燈照壁雲,高樓紅袖客紛紛」;「二十四橋明月夜」詩畫般描繪出當時月夜之下水郭的風貌。時人稱這裡是「江淮之間,廣陵大鎮,富甲天下」。

這當然有其原因。唐代交通發達,以長安為中心,構成了一個水陸交通網。水路以大運河為聯繫南北的大動脈,沿河可利用主幹引水通運;長江是南方水運的大幹線,與運河相連,可以由長安通往南方各地。隋南北大運河的開鑿,使得「運河貫其中,蜀岡三峰環繞於西北」,水城揚州地位的重要性更加凸顯。隋朝短命而亡,揚州卻因河而興,在南北交通中起著樞紐作用。通濟渠是大運河的主幹,所有公私商旅都依靠通濟渠,向南從揚州由瓜洲入江,循江南運河經潤州(今江蘇鎮江)、常州、蘇州最終可至杭州;由儀征入江,溯江西上,直通洪州(南昌)、鄂州(武昌)。向北沿山陽瀆則經楚州(今江蘇淮安)可達中原。陸路方面,揚州到江南的驛路,經過潤州、常州、蘇州,進而到達杭州、福州。長安到廣州的大道,也要通過揚州的驛路。這樣一來,揚州便成了南北水陸轉運的重要中心,南方各地運往中原的物品都必須在這裡集中,然後沿運河北上,這就形成了當地繁榮而又繁忙的熱鬧景象,所謂「廣陵當南北大沖,百貨所集」,成為一座商業大都會。

揚州的黃金時代有多繁華?李白一首詩引無數人嚮往,之後地位跌落

唐代馬球紋銅鏡,現藏揚州博物館

揚州的黃金時代有多繁華?李白一首詩引無數人嚮往,之後地位跌落

唐代雙獅方銅鏡,現藏揚州博物館

在絢麗多姿的城市生活中,唐代揚州最鮮明的特色,是其生活色彩的多樣性和國際性。域外的商人給揚州帶來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廣闊的城市生活畫卷:吃有山珍海味美酒佳肴,胡酒胡食亦搬上了普通人家的酒桌;有的店肆為了招攬顧客,也用胡姬服務。住有樓閣台宇,十里珠簾。僅一廣陵藥商張公,其家就「門庭宏壯,儐從璀璨,狀若貴人」,可見其生活豪華。他一次平常的設宴款待朋友,便需雜伎女樂彈奏佐歡;若是想超度極樂世界,亦有各種宗教寺院,大明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座。

此寺位於現揚州市區西北郊,因初建於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間(457-464年)而得名。隋朝仁壽元年(601),皇帝楊堅為慶賀其生日,下詔於全國建塔30座供養佛骨,大明寺建「棲靈塔」,塔高九層,宏偉壯觀,被譽為「中國之尤峻特者」,是遊人必登之處。李白當然不曾錯過此處勝景,並留下了著名的《秋日登揚州西靈塔》。「寶塔凌蒼蒼,登攀覽四荒……」全詩氣勢磅礴,讀之使人如臨塔頂,有一種登高臨空昂首天外之感。可惜百年之後(843年),這座九層寶塔竟遭大火焚毀,實為憾事(今之「棲靈塔」為1996年春新建)。唯塔雖毀於一旦,而詩垂於千載,讀李白此詩,恍如置身其上,謂其不毀也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文人與麵食:周作人鄙視北方人吃得糙,梁實秋筆下的炸醬麵拉仇恨
里根時期的「新冷戰」:蘇聯耍了花招,美國必須先硬起來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