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航天大國中,只有我國還沒有航天法

在航天大國中,只有我國還沒有航天法

2017年9月19日,第三屆中國航空科學技術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吳偉仁院士作為航天專家、應邀做精彩開場報告,報告題目為《中國航天的發展與展望》。《衛星與網路》記者記錄並編輯整理該實錄,將吳院士的研究成果分享與各位讀者。

航天一般指距離地面100公里以上大氣層外空間活動的總稱,主要包括空間技術、空間科學和空間應用三大領域。航空與航天的區別在於,航空一般是在距離地面20公里以內的稠密大氣層進行的活動。距離地面20-100公里範圍內,稱為臨近空間。

航天的產品包括彈、箭、星、船、器五大類,也就是導彈、火箭、衛星、飛船和探測器。我們一般把探測器定義為,不在地球軌道上繞行、而是飛往其它星球,或是在其它星球著陸的航天器。

航天是全世界最具挑戰性和廣泛帶動性的高新技術領域之一,具有「四高一長」的特點,分別是高技術、高投入、高風險、高效益和長周期。

航天的意義:航天已經成為全面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基石,是推動科學技術進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國家意志和綜合國力的集中體現,是大國博弈的戰略高地。

一  世界航天發展態勢

現在意義上的航天,從上世紀初葉齊奧爾科夫斯基提出了著名的火箭理論開始,經歷了初創於二戰、加速於冷戰、壯大於當代的三個發展階段。二戰時期德國率先研製成功V-2導彈,開創了從理論研究到工程實踐的先河。冷戰時期美蘇爭霸,開展了激烈的太空競賽——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1961年4月12日,蘇聯宇航員加加林第一個進入太空,環繞地球飛行一個半小時;1969年7月20日,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登陸月球,邁出了人類在地外天體行走的第一步。

近幾十年來,航天技術突飛猛進,深刻地改變了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全球共有12個國家具備航天發射能力,50多個國家擁有自己的衛星,先後有8000多顆衛星被發射成功,目前在軌正常運行的有1400多顆衛星。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在使用空間服務。250多名宇航員曾經在太空生活和工作,21名宇航員獻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主要是美國和蘇聯的宇航員)。人類已經把生存和生活的空間,擴展到大氣層以外,探索的觸角已經延伸到太陽系八大行星。

當前,世界航天已經形成了美國、俄羅斯、歐洲為第一梯隊,中國、日本、印度為第二梯隊,其他航天國家為第三梯隊的發展格局。

美國擁有全面領先,保持絕對優勢,而且發展勢頭未減,並用顛覆性技術,推動快速發展的態勢。俄羅斯創造了歐洲世界第一,具有規模龐大的航天工業體系,目前正在重整旗鼓,力圖重返世界領先地位。歐洲以德國、法國為核心,多國聯合、獨立發展,並主要與美國合作,在運載火箭、對地觀測、空間科學等領域具有獨特的優勢。日本主要通過以民掩軍的方式發展軍事航天,衛星應用或深空探索都處於國際先進水平,潛力巨大。印度雄心勃勃,發展迅猛。將我國視為主要的競爭對手,利用寬鬆有利的國際環境,在對地觀測、深空探索領域都進展順利。印度2014年發射了第一個火星探索器,成為火星探測領域的亞洲第一。

中國堅持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形成了完整配套的航天工業體系和種類齊全的產品體系,部分領域已經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從發展水平、發展能力和發展環境三個方面進行綜合比較,中國處於第二梯隊的前列,與歐洲的水平非常接近。

世界航天發展總體來說,呈現以下四個特點:

(一)高度重視航天重大戰略地位。

1、戰略優先。

世界主要國家都高度重視航天發展,美國前總統肯尼迪曾經提出:「誰控制了宇宙,誰就控制了地球。誰控制了空間,誰就控制了戰爭的主動權。」美國歷屆政府,都將確保美國在太空領域的領導地位和全球領先優勢作為國家戰略核心之一。

2、統一領導。

建立了總統或者總理的最高決策、統一領導的管理體制。明確劃分各個部門職責和許可權。

3、規劃引領。

鑒於航天產品研製周期長,需要超前部署,制定未來二十年乃至三十年的總體規劃,分步實施。避免一事一議。如美國歷屆總統均制定目標長遠的國家航天政策和重大戰略規劃。

4、法制保障。

已經有29個國家頒布了《航天法》,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對航天活動規範提供了法制保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研究社 的精彩文章:

亨利·基辛格的成功秘訣
改革開放改變了中國,也改變了世界

TAG:娛樂研究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