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呆了!這種灸法傻子都會用,卻可以溝通任督二脈,既治病、又瘦身、還養顏!
| 點擊上方藍字或長按右邊二維碼加關注 |
坐灸是用艾熏臀部會陰區,艾煙里的精油物質能充分接觸人體,讓藥力直達病灶,通經活絡,調理內部細胞環境,調和氣血改善機體功能,增強免疫力。
不僅能改善子宮卵巢、陰道、尿道、前列腺等部位的營養狀況及功能,又能消除各種婦科炎症、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礙,痔瘡等帶來的痛苦,還能美容祛斑養顏!
坐灸
溝通任督二脈,快速補充陽氣!
坐熏方法很簡單,不用找穴位,把艾條點燃放在帶孔的椅子下,就可以熏灸到會陰部的長強穴和會陰穴,而這兩個穴位都是功效強大的穴位,如果同時灸百會穴,效果會更明顯。
方法:坐灸時,把點人的艾條在放在帶孔的凳子下,調整好距離後,用被子包圍住裸露下半身,或穿著短內褲坐灸就可以了,因為艾煙是往上走的,裡面含有的精油物質能充分接觸皮膚,產生效果。
會陰穴
是任脈的重要穴,人體正中央線行,是清濕熱、回陽、醒神、調經健腎、大驚鎮靜的大穴;
長強穴
是督脈的起始穴,有強壯全身陽氣的功能,又是督脈的絡穴(即幫助陰經和陽經互相溝通)的聯絡穴。
督脈通過長強穴聯絡任脈的會陰穴,由此可見此二穴溝通任督二脈,也就因其特殊的位置,決定它調節身體健康的
重要
功能。坐灸或站樁式熏灸此二穴,快速補充陽氣的功效不可思議,很快就全身發熱冒汗,排出寒濕等病邪!
坐灸治病的同時還能瘦身養顏!
中醫學有「
病在上則治在下」
的說法,坐灸就是適合於這種理論的療法,皮膚不好、肥胖的女性使用時,能夠改善生理而自然地減肥、皮膚也變的光滑。
坐灸——能防病,可瘦身,會養顏!
1、改善血液循環:
艾灸能夠溫暖寒冷的下腹部和改善血液循環,所以能夠使用於月經痛、月經不調、帶下等女性疾患。同時能夠改善腸壁的血液循環,所以具有消除便秘和宿便的功效。2、緩解痛症:
改善下腹部的血液循環和促進淋巴液循環,緩解月經痛、下腹部痛、腰痛、神經痛等並能夠讓腸子舒服。3、殺菌作用:
強的殺菌力將直接影響患部而時常能夠保持清潔,有助於改善女性疾患(陰部瘙癢、帶下、外陰部臭味)、肛門疾患(痔瘡、痔漏、脫肛)等。4、美容作用:
能夠清潔皮膚並保持適當和供應生育皮膚絕對條件的水分、油分、溫度,所以能夠長時間保持皮膚的濕潤和富有彈性、化妝的效果也好。5、消炎作用:
消除炎症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肛門疾患、前列腺疾患等。6、收縮作用:
使用於產後時有助於生育所導致的子宮及陰道的收縮。
充分接觸艾煙,發揮最大威力!
現代人的體質,大多屬於下焦部位寒濕氣重的,而這種體制容易導致多種男女科的難治病。
男女生殖器周圍除了任督二脈經過外,還有沖脈也是經過會陰區,此外,還有肝經,膽經,腎經和膀胱經都分布在生殖器周圍。
也正因為這個部位的重要性,所以灸法大師周楣聲教授在其《灸繩》里,用很大篇幅介紹肛灸。
周教授
認為艾煙的藥力和火力能直接進入體內,能發揮更強力的功效。而一般間接灸是刺激體表皮膚,微信搜索經絡艾灸大全,
直接灸比間接灸深入,但他認為此法艾煙和艾火通過孔穴進入體內,更能發揮灸法的威力!當然,周老研究的肛灸艾灸術操作需要專業人員慎重才可實施!
女人不懂坐灸是一生的遺憾!
坐灸療法由於在治療時沒有任何痛症和副作用,沒有複發的可能性而出眾。
特別是孕婦有痛症或出血時作為應急措施使用坐灸療法就可以獲得較大的效果,生育位置能夠消除痛症和出血。
人類身體內最重要的是生殖器、而女性的生殖器屬於凹陷型而與男性相比感染細菌的比例高。坐灸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一、適合坐灸的人:
1.生育後的女性、害怕上廁所的人
2.月經前後希望清潔的人
3.需要經常換內衣的女性
4.希望更加有效和簡便地使用座式洗浴的人
5.臉部太乾燥或油脂過多而油亮的人
6.月經痛、月經不調而辛苦的人
7.經常產生黑痣、粉刺等皮膚疾患的人
8.便秘和腹部肥胖而辛苦的人
9 . 有婦科病或男科病的人
二、坐灸注意事項 :
1.坐灸時艾條選擇很重要,因為會陰部皮膚嬌嫩敏感,所以不要用新艾來坐灸,越陳的艾條月越溫和,後勁越強,效果才會好。
2.不太建議用電子坐灸儀器,要記住坐灸時艾煙是最重要的,沒有艾煙里的精油物質,效果大打折扣。
3.一般用帶孔的椅子就可以坐灸,不用購買專門的坐灸器也一樣有效。
椅子下固定艾條燃燒,艾煙通過孔對會陰進行熏灸
4.不建議在寒濕氣重的地方進行,不只是坐灸,就是平常的艾灸也一樣!
有位灸友很有想法——
把條點燃然後放在抽水馬桶里坐灸,看似很好很方便,其實大大的錯了。
因為浴室寒氣、濕氣重,並且艾絨吸濕氣,容易潮濕!艾灸時人體毛孔打開了,寒氣、濕氣不就全都入了經絡嗎?得不償失!今天就有位灸友問可不可以在浴室艾灸,所以這裡就特地提一下。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昨日分享:
艾灸治療前列腺炎,三個穴位搞定
一篇在手,艾灸不愁,最全灸法處方送給您~
艾灸的這些鐵規,您都知道嗎?
更多疾病治療方法請關注公眾號點擊疾病查找,不定期更新
新手必讀、
排病反應
、
3000種疾病取穴
、穴位查詢
、
視頻學習
、
獨穴炙法
、
艾灰、
配穴全集
、
取穴處方
艾炙保健、冬病夏治、三伏養生
?
男女科
腺肌症
、
月子病
、閉經
、
月經不調
、
痛經、婦科病
巧克力囊腫
、
多囊卵巢
、
子宮肌瘤、
早衰
、
輸卵管
男不育、
白帶
、乳腺疾病、備孕、卵巢保養
、
宮寒
升下垂臉
、
祛痘
、
黃褐斑
、
美容
、
臀部排毒
、
不孕
卵巢囊腫
、
陽瘺
、
早泄、
前列腺、
毛囊炎
子宮內膜異位
?
其他疾病
失眠
、
鼻炎
、
感冒
、
風疹
、
落枕
、
關節炎
、
禽流感
痛風
、
祛濕
、
腰間盤突出
、
神經痛
、
強直性脊柱炎
牙痛
、
過敏、
腰腿疼痛
、
小兒艾炙
、
扁桃體
、
咳嗽
帶狀皰疹
、
老人艾炙
、
白髮變黑、
老花眼
、
富貴包
手麻
、
腫瘤
、
自汗
、
體虛
、
耳病
、
甲狀腺
、
高血壓
咽喉疾病
、
頸椎痛
、
胃下垂、胃寒、胃炎、結腸炎
胃潰瘍、脾胃虛寒、
腰疼
、
腺樣體肥大、
氣血不足
濕疹
、
舒肝解郁
、
退燒
、
癌症
、
白癜風、
靜脈曲張
盜汗
、
腦梗
、
撞傷
、、
腎陽虛
、
骨質增生
、
節氣炙
化痰
、
中風
、
糖尿病
、
高血脂
、、
三伏養生
、
腳氣
頸椎病
、
消炎
、
皮膚癢
、
咽炎、
陰虛
、
浮腫
、
偏癱
骨刺
、
心悸
、
水腫
、
高血糖、
尿失禁
、
鼻竇炎
防寒
艾炙療法
長蛇灸
、
核桃灸
、黃豆灸、
隔姜灸
、
威靈仙炙
隔物炙
、
火柴灸、
督脈炙
、
隔蒜炙
、
蓖麻仁炙
葯捻炙
、
隔鹽炙、
桑枝炙
、
桃枝炙
、
白芥子炙
鼠糞炙
、
燈火炙、
葯錠炙
、
藥線炙
、吳茱萸炙
敷藥炙
、
毛莨炙
、
斑蝥炙
、
甘遂炙
、
巴豆霜炙
蠟炙
、
隔附子餅炙
、
水炙
、
冷炙
、
旱蓮草炙
⊙版權聲明:文章及圖片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免責聲明:本平台偏方和中醫食療、經絡養生知識僅為分享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或使用.


TAG:經絡艾灸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