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老年人體檢項目該做啥?專家一次性給你講明白

老年人體檢項目該做啥?專家一次性給你講明白

每年開春後,是各大醫院、體檢機構最為忙碌的時候,大家都想趁春節後進行身體維修,尤其是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全身的器官的功能和結構不可避免的會發生退化,很多疾病也因此「趁虛而入」,一旦忽視將帶來嚴重的後果,因此老年人做好體檢尤為重要。

面對五花八門的體檢套餐,老年人應該如何選擇體檢項目?浙江醫院健康管理與宣傳中心張偉娟主任表示,除了常規的一些體檢項目外,老年人體檢最好也做一些「加餐」,將更有效率。

60歲以上的老年人體檢3-4個月做一次?

由於衰老帶來的身體機能下降,有不少觀點認為老年人的體檢頻率要比正常人多,最好3-4個月體檢一次,這種說法是否可靠?

張偉娟表示,大家常說的健康體檢,針對的是健康人群,或身患疾病,病情較為穩定的情況,如果是這種,保持一年一次的頻率比較好。

如果老年人是因為患有某種疾病或者器官出現了特殊癥狀,需要體檢,則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此外,對於服用某些藥物,需要定期進行監測的,都需主治醫生幫忙。比如對於服用降血脂藥物的患者,1-3個月就要複查肝功能。

之所以不建議頻繁進行體檢,主要是體檢項目中往往包含射線,一旦短期內接受多次影像學監測,對身體反而帶來傷害。

常規要做什麼項目?

常規的體檢項目,一般包括體格檢查、功能檢查和實驗室檢查。

體格檢查包括內科、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以及婦科等查體檢查,

功能檢查則包括心電圖、胸片或者胸部低劑量CT掃描、B超(包括肝、膽、脾、腎和生殖系統甲狀腺、乳腺等等)等影像學檢查。

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尿、便三大常規及生化、免疫、基因檢查等等。

其餘還有特殊檢查項目,譬如骨密度、胃腸鏡等等。

需要增加哪些檢查?

除了常規的檢查項目,老年人由於年齡因素帶來其它疾病發生的風險也不能忽視,但這種「加餐」的項目一定要有針對性。

有心臟疾病的老人:增加頸動脈超聲、心臟超聲、血粘度以及冠脈CT等。

有高血壓的老人:可增加動態血壓、動脈血管彈性檢查、OCT等。

有慢性肺部疾病老人:增加肺功能檢查。

有糖尿病的老人:增加餐後血糖、胰島素測定、肌電圖、下肢血管B超等。

有甲狀腺疾病老人:增加甲狀腺功能和抗體的測定。

中老年人可重點將以下檢查項目納入「補充清單」

對於50歲以上的人群,心血管疾病和腫瘤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增加必要的腫瘤篩查也很重要。

對於老年男性來說,若沒有做過胃腸鏡檢查,可以考慮做一次,此外大便檢查也能夠幫助發現早期消化道疾病,因此切勿忽視。

建議45歲以上的男性增加低劑量螺旋CT檢查,來篩查發現早期肺癌,此外,一些針對性強的腫瘤標誌物檢測也要加上。

對於女性來說,預防乳腺癌可先考慮乳腺B超,對於高危人群,則可考慮進行鉬靶檢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9健康網 的精彩文章:

這種胸痛一定要及時上醫院!否則你就是在賭命
三餐到底該在什麼時候吃?最科學的答案來了

TAG:39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