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傳習錄:省察與克治

傳習錄:省察與克治

【原文】

一日,論為學工夫。先生曰:「教人為學,不可執一偏。初學時心猿意馬,拴縛不定,其所思慮,多是人慾一邊。故且教之靜坐,息思慮。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懸空靜守,如槁木死灰,亦無用。須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則無時而可間,如去盜賊,須有個掃除廓清之意。無事時,將好色、好貨、好名等私慾逐一追究搜尋出來,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復起,方始為快。常如貓之捕鼠,一眼看著,一耳聽著。才有一念萌動,即與克去。斬釘截鐵,不可姑容,與他方便。不可窩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實用功。方能掃除廓清,到得無私可克,自有端拱時在。雖曰『何思何慮』,非初學時事。初學必須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誠,只思一個天理,到得天理純全,便是『何思何慮』矣。」

【譯文】

一天,師生共同探討做學問的功夫。

先生說:「教人做學問,不可偏執一種教法。人在剛開始學習時,三心二意,神心不寧,所考慮的大多是私慾方面的事。因此,應該教他靜坐,藉以安定思緒。時間放長一點,是為了讓他心意略有安定。但若一味懸空守靜,槁木死灰一般,也沒有用。此時必須教他做省察克治的功夫。省察克治的功夫就沒間斷的時候,好比剷除盜賊,要有一個徹底杜絕的決心。無事時,將好色、貪財、慕名等私慾統統搜尋出來,一定要將病根拔去,使它永不複發,方算痛快,好比貓逮鼠,眼睛盯著,耳朵聽著。摒棄一切私心雜念,態度堅決,不給老鼠喘息的機會。既不讓老鼠躲藏,也不讓它逃脫,這才是真功夫。如此才能掃盡心中的私慾,達到徹底乾淨利落的地步,自然能做到端身拱手。所謂『何思何慮』,並非始學之事。始學時必須思考省察克治的功夫,亦即思誠,只想一個天理,等到天理完全純正時,也就是『何思何慮』了。」

評 析

王陽明所提供的的功夫步驟是:靜坐、省察、克治、天理純全。陽明指出:省察克治即思誠。

《禮記·學記》中說:「精通熔煉銅鐵修補器具的人的兒子,一定會先練習縫綴皮襖;善於制弓的人的兒子,一定會先練慣用柳條編簸箕;開始讓馬駒駕車與熟練的馬駕車相反,要把馬駒系在車後。道德高尚的人明察這三件事,即可立志於學問了。」這裡的三個比喻說明:為學必須從簡易入手,循序漸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夢回大道 的精彩文章:

2018接財神招財納祥、拜太歲祈福禳災解厄大法會!
戊戌年祈福消災拜太歲,初五接財神補財庫。保佑一年平安順遂,財源廣進

TAG:夢回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