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男人怎樣進化才配得上新女性?

中國男人怎樣進化才配得上新女性?

1

我在很多篇文章里說過,當下男女的主要矛盾是日益覺醒的女性,和還停留在舊思維的男性之間的矛盾

越來越多的女人選擇單身,或者結婚沒多久後選擇離婚,並不是她們不渴望家庭不渴望愛,而是男性的進化還遠遠沒跟上女性的腳步。當沒遇到一個能夠懂得和欣賞自己的人的時候,還不如單身舒服。

當男性都認為當代女性被物化,物質要求很高的時候,恰恰忽略了一點,女性在情感方面遠遠比男性感性和盲目。「金錢財富是女人所渴求的,但不如高水平的熱情和忠誠重要,長相排在第三位。」(《親密關係》)

著名性學家潘綏銘說:現在男女的交往問題,不在於女性,而在於男性。隨著獨生子女的成長,一批有自我意識且思想充滿魅力的新女性成長起來。我們的男性還在用過去的傳統眼光去看女性,他們沒辦法控制這些女性,所以充滿了自卑。

很多讀者以為我是女性,其實我是男性。在一次測試中,說我有57%的女性基因。不管測試是否準確,但我自己確實更偏愛女性。我相信女性世界是一個比男性更柔軟更美好更感性的世界。

史鐵生說:「我從小到大總相信真理在女人一邊。不是以為,是相信。這信心,可能是因為母親,也可能是因為愛情。無論因為母親還是因為愛情,終歸都是因為藝術。女人的心緒、情懷、和魂牽夢繞的眺望,本身就是藝術之所在。」

2

男人身上擁有女性的基因,並不是說男人變得女性化,而是男人更了解女人,更了解兩性關係,更好處理婚姻內的問題。

《親密關係》一書中說,一個人最好的狀態是「雙性化」的

在我們傳統的思維里,男性都應該是剽悍,女性都應該溫柔。但這本書里,給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

在很多人看來,「男子氣」和「女人味」不可能同時並存。實際上,這兩者是可以並存的。一個男人,他可以既自信又熱情,既敏感又獨立。

雙性化的人可能是這樣一個人,在職場激烈的工資談判中能有效、強悍地捍衛自己的利益,但回家後又能細膩、溫柔地安慰剛剛失去寵物的孩子。

男人既可以在職場上的戰士,也可以是妻子身邊的欣賞者,還可以是孩子面前溫柔的父親,也可以是幹家務的好手。對於當代男性來說,這些特質並不矛盾。

在中國傳統的思維里,男人是不帶孩子,不下廚房,不做家務,只需要在外面賺錢即可,回到家便可以做一個大爺的角色。甚至很多母親也是這樣教育自己的兒子的。但這樣的傳統思維,其實並不利於男性的成長——

屈從於傳統的性別角色對男人是一種傷害,剝奪了他們本可稱為更好丈夫的技能。

——《親密關係》

從選擇伴侶的角度來說,大多數人喜歡雙性化的戀人或配偶,而不是完全男子氣或女人味的戀人或配偶。

所以,如果男人不進化,而女人一直在進化的話,男女之間的隔閡會越來越深,男性跟不上新女性的步伐,註定會讓更多女性選擇獨身。

3

我至今都認為很多男人並不適合婚姻。這種不適合併不是說他不能賺錢,沒有性能力,或者不能養家,而是他缺乏對女性的了解、關愛、柔情,僅僅是把女性當做一個傳宗接代的生育機器,或者他身邊的附屬。

在我以前的文章情慾的憂傷,女人比男人更懂里有過這樣的留言:不少中國男人,不去了解和理解女人,在婚姻里,從來就沒有真的成熟過,作為那樣男人的妻子,是多麼的悲哀。

如果女性在婚姻里遇到幾類男人,註定是痛苦的事。

從來沒有成熟過的寶媽男

接到過讀者來信,說自己遇上媽寶男的經歷。每次兩個人發生口角或者矛盾,男人從來都不會從自己的身上尋找原因,而是躲回到媽媽家,估摸妻子的氣消了,然後又回來。

而他所有的意見都是聽從媽媽的,他從參加工作第一天起,就沒獨立在外面住過,一直和媽媽住在一起,工資全部上繳給媽媽,就算和她結婚後,還是媽媽的意見為主,媽媽那邊永遠都是對的。

嫁給這種男的痛苦就在於,你很難有一個成熟對等的關係,你是在和一個在男人眼裡至高無上的權威鬥爭,而這權威就算是愚昧的,他也會無條件的遵從,因為他從來沒有過自我。

控制型的男人

一位讀者曾經來信說,無論到了哪裡都被老公控制,就算出去和同學聚會,也需要報備行蹤,要不就直接跟蹤過來,而在經濟上更是掌控得嚴,家用方面從來不會給予她多餘日常開銷的錢。無論從物質還是精神都需要在他的控制之列。

不斷貶損你的男人

我遇到過這種在婚姻中一直處於低自尊的女人。她出去找了份工作,因為被老闆騷擾,想辭職回家,被老公批評,說是她的原因才讓老闆起了歹念。

她後來辭職,專心帶孩子,在教育上給孩子一些指導也會被男人鄙視,說不用教孩子那麼多文藝東西,一樣可以在這社會很好生活。其實她很優秀,有時在婚姻里就是這麼不公平。她沒有任何過錯,卻成了糟糕婚姻關係的犧牲品。

如果不能從他人那裡獲得足夠的接納和欣賞,長期處在低自尊的人就會形成負面的自我評價。

——《親密關係》

那些一直認為自己是正確的男人

這種男人的邏輯是,他從來沒有錯的時候,家庭出了任何的問題,都是女方的錯,教育孩子也好,做個菜也罷,只要不合他的意圖,就是批評和辱罵,因為在無比正確的他眼裡,是不允許犯錯的。

「那些聲稱自己一直正確的人,毫無疑問是招搖過市的江湖騙子,謹慎的科學家不會這樣做,他們只會努力使自己不斷接近真理。」

——《親密關係》

GIF

4

就男女關係來說,相處時間最長的當然是婚姻。男性如果進化不好,會讓女性在婚姻里的痛苦加倍。而男人越了解女性,婚姻就越容易幸福。

那些能準確辨別婦女真正氣急和愁苦心境的男士,其婚姻往往更為美滿。

——《親密關係》

婚姻說到底是一種合作關係,而不是從屬關係,是兩個有著感情基礎的人,合作起來建立一個家庭,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說:

合作任務中,是不可能讓一個人接受從屬位置的。如果一方想要支配,並強迫另一方服從,兩個人就無法和諧地生活在一起。現在很多男人,甚至很多女人都認為男性就該居於統治和主宰地位,扮演領袖角色,成為主人。這就是我們現在有如此眾多不幸婚姻的原因。沒人能夠不帶怒氣和怨恨地忍受卑下的地位。合作者之間應該是平等的,只有平等了,才能找到克服困難的途徑。比如說,他們會在生兒育女的問題上達成一致。他們在教育問題上也能取得共識,在婚姻出現問題時會努力解決,因為他們知道不幸的婚姻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自卑與超越》

彼此分擔的家庭,更容易幸福。從來沒有說誰就是天生的必須帶孩子做家務。男女都是可以參與到這些事務中來。

共同分擔家務勞動的夫妻比家務分配不公平的夫妻對婚姻更加滿足。性別角色更想像的夫妻——而非相異,就如傳統的觀點所認為的那樣——比那些處事風格和才幹能力上相差很大的夫妻婚姻更幸福。大男子主義的丈夫和女人味十足的妻子彼此感受到的理解更少、情義更少,久而久之在婚姻中體驗到的愛戀和滿足也越來越少。

——《親密關係》

5

對於現代男性來說,要跟上女性成長的步伐,必須認識到一下幾點:

第一, 充分的尊重女性,首先把她作為一個人來尊重,然後才是性別的差異。不把女性當做男性附屬品或者附庸。

第二,給予婚姻女性適當的自由。在婚姻里,相比女性來說,男性擁有更多的自由,有了孩子以後更是如此,這個毋庸置疑。如果懂得分擔和體貼的男性,應該知道怎樣分擔帶孩子的責任和家務,給予女性和她朋友交流,甚至獨自出去旅遊的機會。而不是把女性死死地捆綁在家庭和孩子當中。

第三,對女性發自內心的欣賞,而不是佔有。女性的美和溫柔都是值得欣賞,欣賞本身就是一種尊重,而不是想著去怎麼佔有。因為在這個社會來說,誰都不可能佔有誰一輩子,那也就不能因為某一天,你追到了你欣賞的女人,然後就覺得一直佔有她,甚至會成為你日後的談資。

第四, 一個家庭分工合作不同,就算女人在家全職帶孩子,也應該給予足夠的尊重,而不能認為她是沒有生產能力,是等著你來施捨的女人。

需要特彆強調的一個重點在於,即便父親是家庭的主要經濟支柱,這也是夫妻共同的收穫。他絕不可擺出一副施予者的模樣,把家庭中所有他人都變成接受者。對於和諧的婚姻來說,真相是,他去賺錢只不過是家庭勞動分工的結果。許多父親利用他們的經濟地位來作為統治家庭的理由。家庭中不應該存在統治,任何可能導致不平等感的事情都應當避免。

——阿德勒《自卑與超越》

我一直認為兩性關係合作大於對立,而合作需要男性更大的付出和改進。

男女之間的親密關係本來就是很美好的事,如果男人懂得理解和欣賞女人,身心交融和彼此低語親昵愛撫,相擁睡眠等等,都是有利於兩性生活更和諧和滿足。

而男女之間的親密關係有利於各自的健康長壽。

「如果我們的生命缺乏親密感情,我們就很容易迷失人生方向,患上疾病和心理障礙。眾所周知,衣食住行乃生活必須,但歸屬需要卻表明親密感情也是美好生活所必須的。」

——《親密關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火養讀書 的精彩文章:

那些常常感慨自己運氣好的人都長什麼樣?

TAG:火養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