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相信 虛擬現實將迎來又一次偉大的飛躍
虛擬現實(VR)的普及道路是相當曲折的。在上世紀90年代,VR曾經是一個讓美國各大商場頭疼的新奇事物,比如任天堂推出的Virtual Boy。而這葬送了VR成功打入主流市場的機會長達20年之久。直到最近幾年間,像Facebook和HTC這樣的大公司開始進入VR領域,用現代的技術來達成人們最初對VR的期望,並且開始向軟體開發者們寄出原型設備,鼓勵VR內容的開發。
Virtual Boy
當這些設備進入科技媒體編輯手中時,其帶來的衝擊和首次體驗時的興奮感,導致一系列的誇張的文章湧現出來,宣稱其為「Next Big Thing」。這種瘋狂的讚譽隨著2015年著名的《時代》雜誌封面故事「為什麼虛擬現實將會改變世界」而達到了頂峰。當時《時代》雜誌的文章將VR行業的先驅比作是手機的早期用戶,並且宣稱「虛擬現實將會是最終的平台」。
2015年8月17日的《時代》雜誌封面
這種潮流對Fast Company的高級編輯Daniel Terdiman來說,大眾對VR的熱情讓他感到似曾相識,但他認為這對於VR這種充滿未來感的技術來說,是十分必然的。「要加入這個熱潮,並且無休止地進行討論是非常簡單的,」Terdiman說道。「我當然也是其中的一員。」
但當消費級的VR設備終於在2016年上市時,它們並沒有成為科技愛好者們所設想的那種立刻就能改變世界的產品。大部分的主流VR頭顯廠商都不對外公布確切的硬體銷量數據,但市場分析推測,基本上每一款的銷量大約在數十萬台或上百萬台的量級。很明顯,這無法與其他消費級電子設備,比如手機或遊戲主機動輒成百上千萬台的銷量相比。
主流VR設備之一:HTC Vive
公眾之所以不願意加入VR熱潮,源於首批進入市場的VR設備存在的主要問題。雖然有一些很基礎的,價格低廉的頭顯可以實現類似的功能,比如只需一台手機就能使用的VR眼鏡。但真正具有沉浸感和互動性的VR頭顯需要花費數百美元,並且需要一台價格甚至超過1000美元的強大的PC來驅動。VR設備的安裝也很繁瑣,高端的體驗需要用戶清理出家中數平米的空間,架設起感測器和運動控制器,並且體驗全程還會被線纜束縛。很明顯,大眾還沒有準備好接受這種VR體驗。
VR在市場上的發展情況很好地印證了Gartner的技術成熟度曲線,該模型通常用來描述和預測消費者們對新技術的反應。在該模型中,新技術在最初會遇到參與度和熱情的上升,而之後則是一個「幻覺破滅期」,這時其狀態不會立刻跟上媒體宣傳中的狀態,從那時起,隨著新技術的逐漸成熟,消費者的興趣會慢慢的逐步上升,公眾也開始對其越來越熟悉。
Gartner技術成熟度曲線
根據Cognito Comics的創始人Daniel Burwen的說法,VR的潛力和目前的市場現狀之間還存在著非常大的差距。「當你必須要在頭上佩戴某個設備時,這與我們一直在做的,比如單純的觀看一塊屏幕相比,是完全不同的命題,」他說道。「佩戴一個VR頭顯,並且把你所有的外圍視覺全部遮擋起來,這並不是我們通常會做的事。」
但對於虛擬現實的未來,很明顯,希望是仍然存在的。行業內的觀察者們對接下來幾年非常樂觀,他們認為接下來幾年將會是消費級VR的第二波的開端。在這一階段,由於目前VR設備的幾個主要問題能夠得到顯著改善,VR將能夠大規模打入大眾消費市場。
VR一體機
Unity的VR/AR戰略總監Tony Parisi預測道,VR將會受益於即將大批進入市場的VR一體機類設備。這些VR一體機無需依賴笨重的電腦,也不會限制用戶手機的品牌,能夠大幅提升消費者們的興趣。「你只需花費幾百美元就能獲得一個很好的消費級VR體驗,」Parisi說道。「這樣一來你就可以擁有一台價格可接受,同時也便於攜帶的VR設備。」
價格低廉,且具備大量優質VR內容的Oculus Go即將在今年年初進入市場,而HTC打造的Vive Focus一體機也已經在中國市場開始出貨,並且極有可能,也將會面向全球發售。
此外,VR還會面臨一個市場方面的大問題,那就是缺乏吸引公眾的殺手級應用。除了幾款VR遊戲和應用,因其對VR技術的新奇玩法而著名(比如由Owlchemy Labs開發,與HTC Vive捆綁的Job Simulator)以外,還沒有足夠多表現突出的VR體驗,來慫恿大多數的消費者花費可觀的金錢,購買完整的VR系統。「這就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Terdiman說道。「消費者和開發者都在猶豫,是否要全部投入其中,來參與這個目前尚未成為真正主流的技術。」
Job Simulator
可以預見的是,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中間件和其他軟體工具的進步將會讓VR遊戲和應用的價格更低,開發起來更加快速且節約成本。開發者們已經在最近兩年間開發了一些VR內容,並且通過把這些內容推向市場,已經分辨出了VR這種媒介的優勢和劣勢,以及開發中需要避免的問題。而這些經驗將會被用到下一批VR體驗的開發過程中。這個已經開始逐步完善的軟體生態系統,與下一波VR設備互相配合,更有可能催生出真正的殺手級VR應用,來抓住大眾的注意力。
在Burwen看來,在即將到來的第二波VR潮流中,還有另一個存在潛力的因素,或許會是來自好萊塢娛樂行業巨頭們對VR的關注。比如把流行的IP與虛擬現實相結合,可以給VR這個新媒介新的助力,來吸引更廣泛的關注。「如果你喜歡一個著名的電視劇或電影,或者喜歡某個網路名人,當他們進入到VR中時,會給人們一個新的理由來關注VR。」Burwen說。
主流VR設備之一:Oculus Rift
所以,如果這第二波VR能夠像行業內的觀察者們所預計的那樣,那麼在接下來的兩年,當你的長輩讓你在家中安裝VR設備,並且和你一起體驗VR時,你也不會感到驚訝。
編譯自The Austin Chronicle
VR平台 | VR網公眾號


※您好,VR銷售了解一下? | VR網
※警務新模式 VR技術正在重塑並拉近警民關係
TAG:VR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