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以人名命名的5大城市,看看你都知道幾個?
第一個:禹州市
堯舜時期,禹州稱夏,是夏部族聚居與活動的中心。大禹為夏部族首領, 是黃帝的玄孫。禹在夏邑(今禹州市)即天子位,並用自己的封號「夏」為天下之號,稱「夏朝 」。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中原地區諸夏民族為主體,容納吸收周邊夷夏各部族共同創立的多民族統一的大國。它「咸有九州」,「協和萬邦」,是我國從原始社會進入奴隸制社會的第一朝代,被稱為「華夏第一國」。
大禹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帝王,後人稱之為伯禹、夏禹、神禹。禹州就是因為大禹初封於此,故稱「大禹之州」。後因夏王朝創立並建都於此,又稱「夏都」或「華夏第一都。」
第二個:黃驊市
黃驊是一座以英雄黃驊名字命名的城市,1945年,為紀念抗日戰爭犧牲於縣內的黃驊(原115師教導六旅副旅長兼冀魯邊軍區副司令員)烈士而易名黃驊縣。1989年撤縣建市。
黃驊1938年任冀魯豫軍區司令員,1941年調任渤海軍區副司令員。他智勇雙全,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靈活運用「集中優勢兵力,打擊其一點」的方針,取得了很大勝利。1943年6月遭叛徒行刺遇難。
第三個:茂名市
據明萬曆《高州府志》記載:西晉末,永嘉年間,今高州地內有個潘茂名的人,他入山遇著道士下棋。道士欣賞他的對答和相貌,教他予黃精不死的丹方。
他便在東山採藥煉丹,而後升仙於西山(觀山)之上。解放前,高州城文明門外冼太廟門前尚有他用的石船及其丹灶古迹,今該廟內還有一塊生長著少許苔蘚的石船破石存在,作為傳說中的潘仙遺迹的歷史見證
後人為了紀念潘茂名為民滅病除害和用石船救水災居民的歷史功績,就把他住過的山叫做潘山,把他煉丹所在地叫潘仙坡,把潘仙坡附近一帶地方稱作茂名。
第四個:尚志市
尚志市原名「珠河」,以其境內烏珠河(今烏吉密河)命名。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為紀念為國捐軀的東北抗聯將領趙尚志,1946年11月,珠河縣第一次農工代表大會通過決議,將珠河縣改稱尚志縣。
第五個:中山市
中山古稱香山。據宋《太平環宇記》載:東莞縣香山在「縣南隔海三百里,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香山在漢代屬番禺縣地。晉以後為東官郡地。唐代為東莞縣地。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設香山縣,並「割南海、番禺、新會三縣濱海地益之」,隸屬廣州。民國後直屬廣東省。
香山縣翠亨村是孫中山的故鄉。民國14年(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同年4月15日,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府決定,將香山縣易名中山縣,以示紀念這位偉大民主革命先行者。
你還知道我國有哪些用人物名字命名的城市呢


※人類史上被毀的5大最牛建築,中國兩個入榜,最後一個太可惜了!
※京城白雲觀里有三件「異物」,每一件都大有來頭,你都知道嗎?
TAG:大熊的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