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誠勿擾》國外躥紅:每個人的細碎情緒都需要被滿足
這是一檔真實有趣、妙語連珠的中國節目!
這檔相親綜藝節目每輪由1名單身男子與24名單身女性進行,因為嘉賓發言坦誠,正在贏得西方國家觀眾的青睞。
——《每日郵報》
01
這兩天,《非誠勿擾》在國外火了。
相對當地綜藝節目的浮誇、做作和喋喋不休的自說自話,這檔中國綜藝節目是如此「接地氣」。
熱心的外國網友自發組成「字幕組」進行翻譯,並將節目嘉賓吐槽的各種「金句」發在了推特上:
在社交媒體上,每個人都在扮演最完美的自己,過著假面人生。照片不P一下都不好意思發出去。
相反,這檔節目的嘉賓各個現實、直言不諱、語出驚人,相對英國相親節目《Take Me Out》來說,實為一股清流。
如今,在女生宿舍樓下擺放心形蠟燭的求愛行為,已經顯得過時,或許還比不過一句「如果你的前男友和你的現男友同時掉進水裡,你是否願意讓我做你男朋友?」更能撩動人心。
「撩」這個自帶曖昧氣息的動詞,其實折射出當今大眾心理的一個側面:越來越多微小、細碎的情緒需要被滿足。
02
比起成績,留學生的情緒更應該被關注。
@Y同學:
中學時期便前往加拿大讀書。她坦言,當初自己遇事受挫時很容易鑽牛角尖,一旦事情無法達到自己預期的結果,就會萬分沮喪。那時,自己年紀太小,不懂得如何發泄情緒,更談不上管理情緒。「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狀態。當時和我同齡的一些留學生中,就有因無法及時排遣負面情緒,最後發展成抑鬱症,甚至自殺的。」
@C同學:
就讀於泰國東方大學。他認為,許多低齡留學生居住在寄宿家庭中,陌生的生活環境和溝通能力的缺乏,讓他們無法儘快融入當地文化,從而增加了抑鬱和自殺的可能性。
@L同學:
回憶起那段留學時光不禁慨嘆「壓力很大」。她說同去攻讀碩士學位的共四名同學,每個人都覺得很焦慮,只能硬扛。
近年來,有關留學生自殺的新聞時不時就會出現在各媒體頭條,越是名校問題越重。
原因無非以下幾點:
越是名校,淘汰率越高、功課難度越大、競爭越強,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也更高,在這樣的高標準下,不能按時畢業的留學生也不在少數;
海外名校普遍學費高昂,給留學生造成較重的經濟負擔。
此外,不少留學生表示:
無論是就讀名校還是普通院校,都會受到來自課業、生活、情感、社交等方面的壓力。這些因素的疊加,會讓留學生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如果心理承受能力較差,處理不好個人情緒,不及時做心理疏導,就容易出現抑鬱甚至是自殺的極端行為。
03
留學前,做好這些準備:
留學要是自願的,父母不應該過多強迫。
留學是個辛苦的過程,只有在心理上準備好了,出國後才有克服困難的覺悟。父母應該多和孩子交流,確定其出國的意願,選擇合適的時間,事先制訂好計劃。
別太急。
很多家長都希望能早點送自己的孩子出國,覺得出去越早,越容易融入當地生活。小孩的學習能力雖然很強,但過早離開父母也容易影響孩子性格的發展和價值觀的成熟。
外向的孩子更適合留學。
外向、樂觀的孩子能更快度過留學初 期的孤獨和苦悶,也能讓他們交到更多朋友。此外,西方文化更為開放,樂觀健談的孩子更容易被西方文化接納,可以減少文化上的隔閡。
雖然國外的環境和教育條件比較好,但不代表留學生活就一定過得輕鬆。
在國內的親戚朋友應給予留學生更多的關心和問候,不要施以壓力。要及時了解他們在思想上、生活上遇到的問題,讓留學生的心理狀態更陽光一些。
此外,留學生也需要更好地歷練自己,留學生活才能更精彩。
由我們舉辦的
《2018年國際中小學留學展》明天要開幕啦
還沒上船的同學或家長抓緊時間


※US News教育專家指出留學生選校時的三個常見錯誤
※普林斯頓教授揭秘中國學生在美國留學申請過程中存在的致命失誤
TAG:留學監理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