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國高超聲速飛行器性能先進,為何卻採用中國的「錢學森彈道」?

美國高超聲速飛行器性能先進,為何卻採用中國的「錢學森彈道」?

原標題:美國高超聲速飛行器性能先進,為何卻採用中國的「錢學森彈道」?


作者:摩達克、虹攝庫爾斯克


近年來,美俄中三國頻頻爆出高超聲速武器試驗新聞,美國有HTV-2、X-51A,俄羅斯有GELA、4202,我國有WU-14(美國代號)。

一般來說,高超聲速是指飛行速度大於馬赫數5的飛行器。為了與傳統高速飛行器,比如火箭等相區別,判斷高超聲速飛行器有四項指標:是否具有飛行全程可控性、是否彈道位於臨近空間而非太空、是否採用類飛行器氣動布局、是否飛行馬赫數大於5?



圖片:採用衝壓發動機和火箭發動機結合的中國早期超聲速飛行器實驗體想像圖。


高超聲速飛行器概念由來已久。

早在1883年,奧地利科學家歐根·桑格爾就提出了在臨近空間使用火箭助推滑翔飛行器製造環球轟炸機的方案。


桑格爾提出了第一個「高超聲速彈道」,以他的名字命名為「桑格爾彈道」!


其特點是用火箭將飛行器投送至太空以獲得一定的速度矢量,在大氣層和太空的交界處利用重力和空氣升力的聯合作用下,以「打水漂」的方式實現洲際飛行和突防。二戰中,德國採納了「桑格爾彈道」,開始設計自己的超聲速洲際轟炸機。不過這種帝國黑科技最終沒有成功。



而在另一方面,當時作為世界頂尖火箭控制學專家的中國科學家錢學森,則設計了另外一種更為科學、易於實現的彈道——「錢學森彈道」。

「錢學森彈道」取消了「桑格爾彈道」中提出的在太空與大氣層交界面「打水漂」的不切實際設想,而是讓火箭助推器先將飛行器推出大氣層,而後在重力的作用下重返臨近空間,利用自身操控翼面產生的「激波浮力」滑翔於臨空空間。




「錢學森彈道」為高超聲速武器的試驗奠定了理論基礎。這也是為什麼美國人始終不願意錢老回到中國原因之一,一名世界頂尖科學家能夠起到的作用,確實是好幾個師的兵力都不能比擬的!


此後,無論是美國還是俄羅斯,或者是現在的中國,基本上所有的高超聲速飛行器都都採用了「錢學森彈道」。


錢老為中國的高超聲速飛行器研製打下了厚厚的基礎。中國目前也已經開始了高超聲速飛行器的實用化研製,已經先後進行了7次飛行試驗。


雖然我們在研製過程中還遇到了這樣那樣的問題,但相信有錢老在天之靈的關懷,我們只要堅持久久為功的理念,夯實基礎,解決問題,一定能夠突破高超聲速飛行器的諸多瓶頸,使其成為真正的國之利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虹攝庫爾斯克 的精彩文章:

一國用中國模塊化火箭炮齊射,場面火爆比我軍自用型更強
中國大疆無人機對手來了,俄羅斯微型攔截導彈便宜量又多

TAG:虹攝庫爾斯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