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帶好紙巾,這部十幾年前的紀錄片值得每個留學黨觀看

帶好紙巾,這部十幾年前的紀錄片值得每個留學黨觀看

對於留學黨來說,遠方的父母是怎樣的存在呢?

是嘮嘮叨叨不勝其煩的「叮囑機」,

還是隨時能呼叫幫忙的「萬事通」?

相信很多留學生朋友和洋光君一樣想知道,我們不在父母身邊的日子裡,他們到底過著怎樣的生活?

最近,洋光君偶然看到一部2006年上映的紀錄片——《含淚活著》,縱然十幾年過去,我仍然為故事中那對為了送女兒出國留學,而做出常人不可想像的犧牲的父母感到動容。上下兩集一個半小時的影片,賺足了我這個陌生人的眼淚。

片中講述的是中國人丁尚彪為了能讓家人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讓女兒出國留學接受優質的高等教育,獨自在日本奮鬥15年的故事。

起初,從安徽農村插隊多年終於回到上海的丁尚彪,為了尋求讀書的機會,決定自費去日本留學。四處舉債但滿懷希望的他到了日本的學校卻陷入絕望,原來這只是北海道阿寒町一個偏遠沒落的區域,在這裡,不僅生活不便,更重要的是,幾乎無法找到工作養活自己,更勿論國內沉重的債務。

無奈之下,丁尚彪準備轉學到東京,並開始了一場深夜逃亡,而等他逃到了東京卻發現轉學申請沒有通過,這也意味著他從此失去了在日本合法居留的身份。也就是說,如果要留在日本,就要整天擔驚受怕打黑工,如果選擇回國,也就無法再回來日本。

然而,生活已經把丁尚彪逼得無路可逃,為了還債,為了讓妻子女兒過得更好,於是他在東京開始了日復一日辛勞打工的生活,一年年過去,他心中逐漸堅定了一個信念——

一定要在日本努力賺錢,把女兒送到國際一流的大學讀書,這是女兒的夢想,也是他自己未能實現的心愿。

丁尚彪的女兒丁晽,從在上海送別爸爸時的小學生,到即將畢業的高三生,近八年間,再沒見過爸爸。在母女二人相依為命的日子裡,擁仄的小房間和極勤儉的生活,就是她們的全部。當母女倆看到攝製組帶回的老丁在日本的錄像,兩人淚如雨下。

女兒很爭氣,成功被美國名校紐約州立大學錄取,伴隨著父母親難以言表的喜悅的,是媽媽對女兒、女兒對媽媽深深的不舍和擔心。

在曾經送走丈夫的機場送別女兒,母親的心中可謂五味雜陳。當著女兒的面極力隱忍,可等女兒轉身之後,母親已經泣不成聲。

GIF

女兒考上名校,大家都覺得老丁終於要苦盡甘來了,但實際上,這是他在日本又一次艱苦的開始。為了承擔起女兒留學美國的費用,老丁從一開始的兩份工打到了三份,衰老的速度幾乎肉眼可見,他繼續堅持了整整七年時間,直到女兒博士畢業。

女兒出發去美國,要經過東京轉機,在這裡,丁晽見到了別離八年的父親。五年之後,經歷了十一次拒簽終於拿到美國簽證的母親,也通過同樣的轉機路線,在赴美中途來到東京,見到了闊別十三年的丈夫。

GIF

由於沒有身份證明,老丁不能送她們到機場,只能在前一站下車,於是分別顯得更加殘忍無奈。而就在這些寶貴到要以小時計算的相聚里,我們看到的,是他們彼此之間隱忍著的深厚的思念和掛懷——假裝很開心,假裝無所謂。

好在,這個故事有了一個光明溫暖的結尾,像老丁和妻子給女兒起的名字一樣,他們的家庭終於在分散異國十幾年後,迎來希望,終得團圓。

老丁在女兒博士畢業後,也就是他離開祖國的第十五年,第一次來到成田機場,坐上了回國的飛機。離開日本前,他特意去到他當年到達日本的第一站阿寒町,在荒棄的教室前深深鞠躬。這個地方改寫了他的命運,他在日本辛苦了十五年,仍然感謝這個他曾逃離的日本語學校。

女兒在美國獲得了醫學博士學位,實現了從小就堅定的做醫生的夢想,故事的最後,丁晽在美國結婚,老丁全家到美國定居。這個有關留學、有關父母之愛、有關夢想的真實故事,就這樣帶著觀眾的眼淚結束了。

洋光君能想到的評價是:

偉大、動人、不可思議。

那種父母對女兒的支持、那種家人間彼此的愛意如此深厚綿長,就像老丁在日本出租屋門框上掛了十幾年都沒捨得摘下的女兒照片,就像十三年後重逢要特意為妻子換上的結婚時的紅枕套。

也許今天的我們出國留學不再像世紀之初那樣艱難,我們的父母也不用像老丁一樣在異國他鄉孤苦奮鬥,可是我相信,父母的不易一樣沉重。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擁有更美好的未來,父母在高昂的留學費用面前,不得不省吃儉用、拚命工作。

在外人看來,自己的孩子在國外讀書,自然會收到很多艷羨的目光,而這看似風光的背後,壓力與辛酸恐怕只能由他們自己默默承受。而我們作為子女,能做的,也不過只是更努力地學習,更積極的生活,用實際行動回報他們——儘管,像丁晽說的,「也只能這樣子,別的我也沒有什麼報答他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洋光在線 的精彩文章:

想去死海體驗漂浮看報紙順便去世界上智商最高的國家做個高含金量的暑期科研嗎?

TAG:洋光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