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妝容 > 這些大熒幕上的女性,教會你真正的美,是「獨立」

這些大熒幕上的女性,教會你真正的美,是「獨立」

原標題:這些大熒幕上的女性,教會你真正的美,是「獨立」


「女王節」「女神節」「蝴蝶節」……如今各路宣傳文案為了避開「婦女」這個部分人聽起來有點「過時」的稱謂,也算是費勁了心思。


這讓作勢君回想起剛頒完的奧斯卡,新科影后Frances McDormand大概就會被等同於傳統的「工作婦女」形象,她瘦削單薄,一頭幹練短髮,臉上不乏皺紋。可她當晚的發言,卻足以呈現出這個辭彙的真正力量。


她在依循慣例感謝過工作夥伴和家人之後,突然停了下來……


然後她提議,當晚所有在現場的被提名的女電影人們都起立。



在全場都洋溢著熱烈掌聲的時候,她沒有去借題發揮、大談好萊塢熱門的「性騷擾」醜聞,而是藉此向整個電影行業大聲呼籲女性電影人應該獲得平等的工作權利和機會。


之後的媒體採訪環節,記者們當然要連番追問她這非同尋常的獲獎感言,而向來洒脫率性的「科恩嫂」則解釋這個發言並不是她即興而至,她渴望更多更好的工作機會。「不行,不能慢慢來,因為女性們不能再等了。」



是啊,女性不能再等了。


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今天全網上下的姑娘們都在慶祝的三月八日,原名是國際勞動婦女節(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英文直譯是「國際工作女性日」。從1909年3月8號1500名美國芝加哥工作女性以「麵包和玫瑰」為口號,走上街頭要求實現8小時工作制等一系列社會福利開始,距今已有109年了。


在Jodie Foster和Jennifer Lawrence宣布本屆奧斯卡「最佳女主」歸屬之前,她們意味深長地說每年獲得影后的演員不管在角色內還是生活中,都展現出了「女性的力量」,而「今天是好萊塢新的一天」。


這次拿到「最佳外語片」獎的智利電影《普通女人》,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片頭那個由於戀人倏然離世陷入萬分悲痛的女主,怎麼看,怎麼都是個「普通女人」。


但實際上她是一位「跨性別者」。由於「女人」的身份不被當地社會認同,她遭到從戀人兒子到法醫的各種刁難與欺辱,甚至無法獲得應有的權利和尊重。


「跨性別」似乎是這部電影的核心矛盾,社會對她的偏見、她對自己的認知貫穿了電影的始終,也像是在說明女主、同樣是跨性別者Daniela Vega的個人成長之路。



影片中有一幕,苦悶無依的女主來到夜店,在自己的想像中化身為一位閃耀的舞台明星,瀟洒地翩翩起舞,甚至擁有了展翅飛翔的能力。


可拋開這些華麗又短暫的幻想,她其實只想做一個能擁有社會身份的「普通女人」而已。



這種身份的「對抗」,和奧斯卡的另外一部大熱影片《伯德小姐》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這次的主角是徹徹底底的女性——渴望大城市的高中女生,和為了養家要兼兩份工的醫生母親。


要知道在青春期必經的陣痛里,兩代人之間「此處」與「遠方」的思維矛盾根本不可調和。母親希望她能夠本分待在本地念書,找個像樣的工作;Lady Bird卻有一顆不安於現狀的心,她眼看著一事無成的老哥老姐、滿是牢騷念叨的老媽、患上抑鬱症的老爸……身處這樣負能量的環境中,總有一種逃離的情緒在暗中作祟。


儘管電影中描繪的初戀場景也很引人共鳴,但《伯德小姐》更多的矛盾來自於自身:中二少女抗拒著貧窮的家庭、無趣的家鄉甚至普普通通的自己,於是她把自己叫做Lady Bird,對富二代姐妹撒謊自己住在富人區,讓送自己上學的父親提前幾個街區折返。


起初她的內心當中充滿自卑,才渴望自己能像一隻小鳥(bird),飛離這個並不完美的原生家庭。



可當她真的如願拿到獎學金,申請了貸款來到燈紅酒綠的紐約之後,卻在不一樣的生活里懷念起以前的自己。



家,無論再遠,都是自己內心中最柔軟的牽絆。


或許有人會覺得,青春片《伯德小姐》不就是講述了一個青春期少女的故事嗎?憑什麼在奧斯卡同時入圍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最佳女配還有最佳原創劇本五項大獎?而且它的導演和編劇都是同一個人——年僅35歲的女演員Greta Gerwig。


這也印證了「科恩嫂」那段慷慨激昂的獲獎發言:女電影人們開始登上更廣袤的舞台,而她們也不再局限於某一個身份,而是希望把自己的才華施展到更多領域上。


這次被提名了奧斯卡影后的Margot Robbie也是其中一位。


入圍是因為《我,花樣女王》這部真人傳記電影,在裡面她扮演的是美國首位完成高難度三周半跳的花樣滑冰冬奧選手Tonya Harding。



同時Tonya也是美國體壇最大的醜聞製造者——在1994年利勒哈默爾冬奧會前,她的前夫打斷了她競爭對手Nancy Kerrigan的膝蓋,賽後Tonya Harding因為包庇罪而鋃鐺入獄,同時被判處終身禁賽。



影片告訴我們,這出醜聞的發生,和Tonya的原生家庭不無關係。她的母親滿口髒話,對她漠不關心甚至施以暴力,於是她也曾粗魯而蠻不講理;她以為自己能靠著自己的天賦在花滑界闖出一番天地,但輿論卻在議論她的出身粗鄙,形象也並不完美,不能代表美國樹立起良好的形象。


於是她因為一句「你真漂亮」就以為有人能透過她邋遢的外表看進她的心裡,抱著「遇見真愛」的希望早早地進入婚姻,卻掉進了家暴的陰雲里。



這名「傳奇」的花滑選手在失去比賽資格之後,轉做了拳擊手,卻也沒有能夠持續多久。


影片前半部分,Tonya有多輝煌成功,結尾時她就有多落魄失敗。


有人覺得這部電影是在給花滑史上的醜聞製造者「洗白」,但它毫無遮掩的刻畫反倒向眾人展示了什麼叫做「夢醒時分」。



像《我,花樣女王》、《伯德小姐》、《茉莉的牌局》乃至為「科恩嫂」封后的《三塊廣告牌》這種以女性角色命運為主題的片子,在本屆奧斯卡上大放異彩,每一部的好品質都值得反覆推敲、耐人尋味。


而為了演好花滑選手Tonya Harding,如今在香奈兒新任大使、 穿著禮服性感美艷的「小丑女「Margot Robbie,當時不但為戲增肥,而且片中大部分時候都素顏上陣。



其實整部電影本來也是Margot Robbie的一手促成才得以成事的:她看中了這個真實事件改編的劇本,並且以「製片人」的身份將它推動下去,而這麼做的原因其實是她在成立自己的製作公司後,一直想要拍攝以女性為主導的作品。


作勢君在前兩個月剛好讀過一篇同樣是奧斯卡入圍者——女演員Keira Knightley的訪談文章,她說自己之所以總是接歷史戲,是因為當代題材的作品裡幾乎沒有什麼好的女性角色,要麼就只能演誰的女朋友或者妻子。



即使從1999年她在《星球大戰前傳一》中出演替身開始算起,Keira Knightley的從影經歷也有快20年,在這漫長歲月里她塑造過很多好角色,但近些年現代戲產量是真的不多,算一算還要數到<Begin Again>上去(國內的譯名很爛,叫《再次出發之紐約遇上你》)。


這部片子復古的小清新穿搭和好聽的配樂在當時成為朋友圈和微博的刷屏之選,但它受歡迎的真正原因是告訴我們,一個有才女青年,在失去了曾經願意為之付出一切的愛情後,應該怎樣再次出發。



她可以短暫消極,但又能很快振作起來,在三五好友的幫助下,開始重新找回自己放下的音樂夢想。



她也可以洒脫,和心靈相通但已婚的製作人保持克制的友情,在發現跟前男友漸行漸遠後就徹底抽身走人。



很多人都說這部電影很治癒。因為它把一個悲哀的人生道理講得不令人心碎,而是充滿美好:曾經擁有的,已經不可能再重現了。我們要做的,就是Begin again。


Keira Knightley的美是淡雅的,她坦蕩的平胸、不算纖長的雙腿把棉麻質地的碎花衣服撐得分外好看,但更多時候我們都看她穿著束胸馬甲和傘狀襯裙,演繹幾十甚至幾百年前的愛恨。


她在訪談里說歷史題材作品總能讓她選擇一些很有啟發性的角色,也是沒錯的。


因為她要麼化身成Jane Austen筆下的Elizabeth,在十九世紀初的英國鄉村背景下,說出要為愛而嫁的話。



要麼她是《模仿遊戲》里聰明冷靜的Joan,在上世紀初就已經覺得兩個彼此獨立的人能夠精神相通就遠勝於其它。



製片公司和導演不是沒給她足夠的選擇空間,她就會說:「那我只客串一下好了,可以不收片酬。」在《加勒比海盜5》里她就這樣做了。



即使脫離那些角色本身,被叫成是「英倫玫瑰」的Keira Knightley依舊是很多人嚮往的女性典範。


即便愛情讓她甘之如飴,但她覺得女人該有自己的事業。她早早地便走進了婚姻,升格為人母,自己也在母親的身份里找到了新的感悟:「無論生活的當下有多美好,但即便災難帶走了身邊我所愛的一切,我還是能夠不假思索地獨立生活。」


儘管她平胸、還被媒體公開說成是「厭食症」,甚至從3歲到14歲都抗拒穿裙子,不像一般意義上的「女神」那樣無可挑剔,但她的這番「獨立論調」,顯然打動了在為香奈兒選角的老佛爺Karl Lagerfeld。


於是2013年時,她便出現在CHANEL百年紀念微電影《Once Upon a Time》之中。



這部不到20分鐘的微電影由Karl Lagerfeld親自執導拍攝,色調是復古的黑白。



作為主角的Keira Knightley自然而然扮演的是年輕的Coco Chanel女士,著重的是香奈兒女士從帽子開始,將自己對摩登女性的構想輻射到整個時尚界的傳奇經歷。



在<Once Upon a Time>的拍攝里,Keira Knightley也遇到了一些難題,比如實際拍攝要求她說法語,而來不及準備的她只會那麼兩三句……但成片出來的效果卻格外的好,也順便打消了人們「為什麼是她」的質疑。


因為這份精神共鳴,Keira Knightley一向備受老佛爺的寵愛,不僅早在2007年就擔任了品牌可可香水的代言人;


而且連她結婚時身上穿的「婚紗」,也是一件穿過好多次、從衣櫃中翻出來再利用的香奈兒小禮服。是不是夠酷?



當時間來到2018,她的沖奧影片《柯萊特》即將上映。這是法國傳奇女作家Sidonie-Gabrielle Colette的傳記電影,她在1900年代便公開了自己的同性取向,其中的曲折和顛沛,相信會極富戲劇性。除此之外,她還有其它兩部擔任女主角的電影,將在今年集中式地爆發。


作為香奈兒最長情的面孔之一,從2007年至今已有11年之久了,世界都在變,Keira Knightley也變了身份和外貌。只是在最新的可可小姐馥郁香水廣告,在曖昧來回間,她盡情享受著歡悅,卻依舊是那個聰明又冷靜的Keira Knightley。



短片中那種恣意純粹和開懷的氛圍,恰好勾勒出全新香奈兒可可小姐馥郁香水的女性受眾群體。


允許自己肆意狂歡,有足夠的經濟實力犒賞自己,但堅決要保持足夠的空間和獨立性。就像片尾不顧遠處窗台上呼喊的聲音,毅然走遠的Keira一樣。



這份氣息,就像一段戀愛。西西里柑橘與卡拉布里亞佛手柑彷彿是戀人初見的清新;之後果香慢慢滲透出玫瑰與茉莉混合的花香,逐漸馥郁;印度尼西亞廣藿香的出現,道出了幾分相處中的堅毅和清醒感;東加豆和馬達加斯加香草香精凝結成琥珀般雋永的味道,這時分餾版廣藿香乍現,像是在告訴你:無論你多沉醉其中,也要適時懂得抽離。



「你可以擁有我的一個香吻,但無法控制我的人生。」



都說「聞香識女人」,這樣的生活論調是洒脫自如的,香氣也是循序漸進的。


少時誰都喜歡柑橘調的鮮美怡人,然後隨著感情逐漸積累、愛意層層加深而偏愛花香的熾熱濃烈,再朝著事業狂奔打拚,起初覺得澀鼻的木質香調,也就漸漸因為它的爽朗通透而變成了職場姑娘們的欲罷不能。



而更多女性同時平衡著好幾重身份:面對愛人時,她們可以柔軟如花蕾;在追尋夢想時,她們颯氣十足,有著非一般的自信與果敢。



這樣的「可可小姐」式女性形象,最近正好引起了熱議,事發有因,是有網友腦洞出了一部都市女性劇《淑女的品格》,甚至連演員和人設都構思好了。




結果這個腦洞不僅收穫網友們一致叫好、轉發幾乎突破十萬,還讓被提到的演員陳數和曾黎本人親自轉發表態,「有點期待」「可以試試」。


先不論腦洞中的「不婚主義」是否太過激進,生活得是否過於烏托邦式,但實際上它的內核很直接,就是女性不用依附於男人、不用受制於男權社會,可以獨立地享受生活和友情。


無論是好萊塢電影工作者的發聲,渴望大熒幕前前後後的女性能夠挑起大梁;還是在日常生活中千千萬萬的姑娘們發自內心的共鳴,暗自幻想過著《淑女的品格》般理想化的生活;這些想法和力量在如今終於能夠化成實在的聲音被發出,都不是一件壞事。


因為即便女人都渴望美麗,可美麗總是有保質期。


只有夠獨立的女人,才永遠都耐人尋味。


點擊閱讀原文,你就能即刻擁有這款香奈兒可可小姐馥郁香水。留言告訴我你最愛的女性電影是哪一部,點贊最高五條打動我的留言,送出每人兩份香奈兒可可小姐馥郁香水體驗裝。節日快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勢 的精彩文章:

又一位中國新超模,被他家捧紅了
女明星紛紛化身「美妝博主」,但這樣東西她們大概不會主動曬....

TAG:作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