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消渴症與糖尿病
糖尿病給人們帶來的困擾是極大的,只要被發現血糖升高,就會被要求終生服用降糖葯,或者注射胰島素,同時被要求節食。長期服用降糖葯或者注射胰島素,大多數人後期仍會出現糖尿病併發症,會出現即使服用大劑量降糖藥物,或注射胰島素,血糖指標卻居高不下無法控制。
中醫所述的消渴病,和糖尿病相似,中醫認為消渴有三焦之分:
1 上焦受病,多飲水而少食,大便如常,或小便清利。知其燥在上焦,又謂之鬲消病也(上消)。
2 中焦受病,渴而飲食多,小便黃,熱能消谷。知其熱在中焦,屬於胃也,又謂之消中 (中消)。
3 下焦受病,初發小便淋如膏油之狀,小便濁而有脂,甚至面色黧黑,形瘦而耳焦。知其病在下焦,屬於腎也,又名腎消(下消)。
治法:治消渴養肺降火生血為主。
大法:用黃連,黃芩,梔子,石膏以瀉火;天冬,麥冬,五味子以潤燥;當歸,地黃,芍藥以生血;黃柏,知母,人蔘,枸杞子以補腎水之源;天花粉,葛根以止渴。禁服:半夏,蒼朮,生薑,大料厚味。
上消:肺也,舍上亦裂,多飲水而食少,大小便如常。治宜以白虎加人蔘湯主之,以蘭香葉,白葵花,黃柏,知母,升麻,引清氣上升而渴自止。
白虎加人蔘湯: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人蔘。
中消:胃也,多飲食而小便黃,善食而瘦,大便硬,小便數。以調胃承氣湯,三黃丸之類主之,黃芩,石膏主之。
調胃承氣湯:大黃,甘草,芒硝。
三黃丸:大黃,黃芩,黃檗。
下消:腎也,小便淋濁,如膠油之狀,煩躁引火,小便如膏,腎水竭也。宜六味地黃丸之類。
中醫認為消渴發病在三焦,即在肺,胃,腎,依次稱為上中下三焦,同時也被稱為上中下三消。輕者病發在一焦,重者或在兩焦或三焦具有,按照其脈象分焦施治,消渴病會得到有效治療。中醫認為消渴病是人體內火盛燥熱而引發的,與糖尿病的起因和脈象相吻合,由此,治療糖尿病要從調整臟腑入手,以治療消渴病之法辨症施治。
糖尿病初期會出現口乾口渴,甚至晚上乾渴的需要喝水,腿軟無力或腿沉,嘴角發澀發粘,突然消瘦,小便改變等癥狀。在身體出現以上癥狀時,如能及時按照脈象服藥治療,可以阻斷病情發展,防止糖尿病的發生,保持身體健康。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階段檢驗血糖指標一般都還在正常值範圍,容易被誤導而貽誤最佳治療時機。
實踐證明:已經被確診為糖尿病和糖尿病後期出現併發症的患者,按照脈象辨症施治,均可以有效地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壽命。
實踐證明:因糖尿病過度節食,會導致身體臟腑器官和氣血失養而傷害身體,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患者只需注意少吃甜食和厚味食品,無需刻意節食,按照正常人飲食習慣,各類食品都吃,更有利身體健康。


※別嫌它丑,卻是高血糖的「福音」,喝水時放一點,糖尿病不來找
※這些天然的降糖食物!每天堅持吃點,糖尿病不攻自破
TAG: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