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給學生髮「紅包」,師生互動也講究創意

給學生髮「紅包」,師生互動也講究創意

又逢高校開學季,而福州大學至誠學院2015級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系的學生,今年開學得到了一份意外的驚喜。該系《數控技術》任課教師陳飛為每位同學發了一個紅包。這些紅包中,除了部分是面值1元到10元不等的零錢外,其他紅包均為「學期福利券」,有「遲到一次抵用券」「作業免交一次抵用券」「考研經驗交流券」「陪打球體驗券」等,券下還特別標註了「本學期內有效」。有學生收到紅包後在朋友圈留言:「老師真會玩。」

據陳老師介紹,他是從2015年開始在開學第一節課上發紅包的,今年已是第四個年頭了。這麼做是受到了微信搶紅包的啟發,他希望以更貼近學生生活的方式發紅包,就想到了「學期福利券」。在他的設計中,遲到和作業免交一次抵用券占的比例最高,考研交流佔得最少。在我看來,這位是真懂學生的老師。因為大學裡修課,學生最頭疼的恐怕就是出勤和作業的問題。老師一上來就在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上「派糖」,學生和老師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

當然,老師給「免死金牌」,不等於學生一定要用。有學生就說,作業肯定是要交的,誰都不想掛科,也不希望這些券被用到。毋寧說這些好玩接地氣的代用券,象徵性高於實用性,它是師生之間密切聯繫、有效互動的一種方式。就拿考勤來說,大學裡崇尚自由,但太自由了,老師就怕學生不來上課,而有些學生又出於各種各樣的考慮和理由逃課。這幾年,各高校乾脆發明了各種治逃課的「點名神器」,有點名軟體、刷指紋、身份證式考勤牌等。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治理逃課的效果很一般。

其實,對付逃課、不交作業,點名神器或抵用券紅包,都不是治本之策。既需要嚴格的教學管理守則,又需要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當然,還離不開教師百分之百的投入。別小看陳老師發的這麼一張券,大學跟小學中學不一樣,老師講授一門課,面對的往往是全系甚至全校的學生。在講課之外花時間跟學生交流(更別說陪打球、交流考研經驗),對每一位老師來講,都是很大的負擔。高校教師往往因為需要兼顧教學和科研,我上大學的時候,有些課的老師下了課拍拍屁股走人,一學期下來,課外跟學生沒說過一句話的老師大有人在。陳老師發這些紅包,可以說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卻讓他的學生,以及我們這些過來人心生暖意,由衷欽佩。

當然,不是說所有的老師都要以類似創意來吸引學生、與學生互動。我記得上大學時,一些受歡迎的教授,有的是因為人格風骨,有些是因為學問魅力,有的純粹因為口才好,上課時總是座無虛席。為人師表也好,教學方法也好,都不必千人一面。充分尊重教師的多元創意和探索精神,我們才可能迎來一個尊重個性、百花齊放的大學教育。 果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都市報 的精彩文章:

美國「萬年鍾」開始安裝
新的一年,從趕海開始

TAG:南方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