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友諒堅決反元,最後為何沒有好結局?

陳友諒堅決反元,最後為何沒有好結局?

陳友諒和朱元璋也是史上一對解不開的冤家。陳友諒出生在貧苦人家,從小就經歷了很多的磨難。非常看不上那些時常打壓百姓的官吏,也非常的討厭他們。在反元這件事情上他做了非常多的事情。

他的確也取得了很多成果,每每帶領人馬攻克一個地方的時候,他最擅長的就是將壞人給煮了。只有這樣他才覺得好。他的這種做法在當時也是不被很多人認同的,那些官員們但凡是看到他都會感覺很不自在。

他一直都在堅持著抗元,他在指揮安慶戰役的時候曾經也用了很多的辦法。當時駐守在這個地方的人名字叫做余闕。他一直都是得到元朝廷的重用的,也是塊很難啃的硬骨頭,可是陳友諒偏要去挑戰他。

在他看來,人生往往都是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朱元璋對這個人的評價很高,他認為如果元的大臣們都能夠是這個樣子的話,那麼元朝也就不會亂了。為了攻打安慶,陳友諒做了很多的努力,失敗了很多次。

同時也因為這場戰鬥付出了很多的代價,當時兩軍之間是在沙漠洲這裡進行戰鬥的。余闕非常的勇猛,帶領自己的手下們親自作戰。即便是很危險的時候他同樣也會沖在前面,陳友諒的損失非常大。

十三員大將幾乎全是被他給滅掉的,這場戰鬥一直打了很多年,最後陳友諒雖然損失了很多的東西,但是也贏得了戰爭的勝利。而余闕呢?因為覺得自己這樣是很對不起自己的上司的,自己覺得不好意思生活下去所以就自殺了。

他的家人們因為看到他已經去世了,紛紛投井而死,全家人都獲得了個很好的名聲。陳友諒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為反元做出了那麼大的犧牲,但是人們認為是他逼死了忠烈。他也沒有得到什麼實質性的好處。

最終朱元璋當上了皇上,這個時候最應該處理好的就是和前朝的關係,如果處罰得太重的話就會給百姓留下一個很殘暴的印象。所以他對余闕等那些已經殉國的人就大加表彰,凡是那些做過官而又還活著的官員就處罰或者是殺害,自古以來,朝代的更替都是一件非常殘忍的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圈 的精彩文章:

哪個朝代限時辦案,最終導致三個無辜之人死亡?
火柴在哪個時期是進貢品,只有貴族才能買得起?

TAG:歷史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