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航母早已問世的年代,日本為何還要建造「大和級」戰列艦?

航母早已問世的年代,日本為何還要建造「大和級」戰列艦?

「大和號」戰列艦是日本在二戰前建造的巨型戰列艦,其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一直被日本軍方視為國寶級軍艦,輕易不願使用。但令人尷尬的是,在整個二次世界大戰中,大和號基本上沒有發揮它應有的價值,更是被日本史學家稱為和埃及金字塔、中國萬里長城並稱的「世界三大無用武之物」。我們不禁要問,日本人難道是傻子嗎?在那個航母早已問世的年代,為什麼還要花那麼大的人力物力來建造「大和級」戰列艦呢?

說實話,日本人還真不是傻子。對於當時世界各國海軍來說,戰列艦是一個艦隊的核心這一觀念早已經根深蒂固了,大炮巨艦的思維是各國海軍的主流思想,日本要造就造火力最猛,噸位最大的戰列艦,他要最求一種極致,所以就把「大和號」、「武藏號」給建造出來了。而航母當時並不是海軍艦隊的核心,就算像山本五十六這樣有前瞻性的日本軍官,雖然已經認識到了航母在海軍中的重要性,但你讓他放棄戰列艦,他也是萬萬做不到的。

我們都知道,航母走上歷史舞台的中央是在二戰時期,但真正讓世人知道航母的時代已經來臨,卻是在「珍珠港事件」爆發之後,而在這之前,誰也不知道,也不曾想過,戰列艦的時代已經終結了。

日本偷襲珍珠港用航母作為主力,並不是日本人認識到航母已經取代戰列艦的地位了,而是珍珠港特有的地形決定了日本想要達到偷襲的效果,就不得不使用航母來作為這場戰役的主角。因為珍珠港的地形比較狹窄,不允許日本把他的戰列艦開進港口內一炮一炮的擊沉美軍艦隻。要是把戰艦開進珍珠港,不但不能起到偷襲的效果,他的戰列艦在港內也展不開。只有航母上的飛機可以無視地形的障礙,輕易的攻擊美軍艦艇。

此戰過後,世人才終於明白,航母才是艦隊的核心組成部分,戰列艦已經不再適合當時海軍的需要了。而後進行的「珊瑚海海戰」更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超視距海戰,從而讓戰列艦的地位更加的尷尬起來,「大和」、「武藏」號也只能成為海上「旅館」了。不得不說的是,日本在珍珠港把美國的幾艘主力戰列艦炸沉之後,反而從側面幫助了美軍,讓美軍完全放下了戰列艦的「包袱」,一心一意的發展其航母,最終在太平洋上建立起了一支強大的海軍艦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折戟沉沙事事休 的精彩文章:

張作霖死後,東北繼承人除了張學良還有第二種選擇嗎?
為何大陸在台灣人的眼中就是貧窮和落後的代名詞?

TAG:折戟沉沙事事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