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該是得到上將的人,胡志明為何出手阻攔,最後有花落誰家?
1955年,很多人都自發的開始主動申請降銜,比如徐立清,孫毅,許光達等人。只不過這些人都只是做做面子情,申請了「降銜」。不像這個實心眼的人,傻的直接就申請「辭銜」。明明原本該是授予上將的榮耀,卻主動向軍委申請,把軍銜讓給了另一個人,而自己什麼都不要,沒錯,這個大公無私的人就是陳漫遠。
早在1953年的時候,就有一份由全國各大軍區向軍委推薦授銜名單,其中廣西軍區報記錄著:一名大將:張雲逸,兩名上將:李天佑、陳漫遠。然而在當時廣西軍區內,李天佑是整個軍區的司令,張雲逸也個是政委,陳漫遠則是副政委,兼代理省委第一書記和省政府主席。每個人手裡都有著不小的功績。
那麼陳漫遠把自己的上將軍銜到底讓給了誰?為什麼呢?
上世紀50年代,越南和法國開戰,中國出於人道主義,派出了以韋國清為首的中國軍事顧問團,協助越南。韋國清和陳漫遠同是廣西人,作為兩項,兩人在交往中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
一次,胡志明在採訪中國時,挺熟哦中國片正好在舉行軍隊的授銜儀式,就問毛主席:韋國清同治為取得奠邊府大捷立下了大功,應該被授予上將軍銜的。
其實以韋國清的級別,被授予上將軍銜也不是不可以的。但是因為推薦授銜名單的時候,他本人正好在越南,不在軍區任職,說以陰差陽錯的就這麼擦肩而過了。毛主席又不太好乾預這些事情,就把胡志明的問題直接推給了陳漫遠,陳漫遠拿著主席發過來的電報,看了看,便決定退出上將的競爭,直接讓給了韋國清。
所有人都大吃一驚,有人就問他:被人有功,你也有啊!一輩子就這麼一次機會錯過太可惜了,但陳卻說:這玩意很重要嗎?沒有了他我就不能為人民服務了?看看毛主席,人家可是公認的大元帥,不也照樣辭掉了軍銜?向他學習總沒錯。
雖然陳漫遠主動辭掉了軍銜,但國家沒有忘記他,當時還有另一種做法:就是有些個別人,由於種種原因不實際授軍銜,但可以評軍銜啊!只要評上了,就會承認你是上將,只是沒有把文憑拿到手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