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放棄半隱選擇出仕的話,將會導致四種結局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放棄半隱選擇出仕的話,將會導致四種結局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若放棄「半隱」選擇出仕,只會有四種結局,鄔思道親口說出了其中三種!

結局一:往小了說,有傷雍正皇帝的聖德;往大了說,直接威脅清王朝的統治秩序。

1,鄔思道是殘疾之人,歷朝歷代哪有個「瘸子」居於廟堂之上的(這句話是鄔思道在劇中的台詞),雍正如果啟用鄔思道,雖至公也不公,雖無私也有私。豈不有傷聖德?

2,那麼鄔思道口中的聖德做何解呢? 聖德者,猶言至高無上的道德,亦用來稱謂帝德。

3,聖德有多重要呢?首先,引用司馬光《資治通鑒》第一部分,第一卷《周記》開頭的一句話,臣光曰:臣聞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何謂禮?紀綱是也;何謂分?君臣是也;何謂名?公、侯、卿、大夫是也。翻譯成白話的簡單意思就是:皇帝的職責是維護綱紀,維護綱紀中最重要的一條是維護名分,維護名分中最重要的一條是維護國家官爵的合法合理性。禮即德,德即是秩序,秩序即是綱紀。周朝滅亡就源於失德,而後導致禮教崩壞,以致秩序崩塌。因此,聖德最重要的就是履行天子之職!維護綱紀,尊崇禮教,守衛秩序。

4,官爵名分作為維護封建統治秩序的名器,作用類似於皇帝玉璽,兵符等。這個要是亂了,那麼統治秩序也就亂了。因此啟用鄔思道,往小了說是有傷皇帝聖德,往大了說,這是破壞國家官爵的合理合法性,歷朝歷代哪有個「瘸子」居於廟堂之上的!


1,鄔思道原是康熙朝的犯罪之人,是先朝的欽犯,此事在《雍正王朝》小說版有詳細說明。

2,雍正如今剛剛克成大統,就啟用先朝欽犯,到底是先帝朝抓鄔思道抓錯了呢,還是雍正如今用人用錯了?後者還好說,前者可不是鬧著玩的,玷污聖祖的名聲,雍正的皇位可就坐不穩了。


1,鄔思道雖然小有才氣,卻是以陰謀為主體,作為皇帝,要行的是光明正大之道,用的自然是正大光明之臣。

2,鄔思道在雍邸十多年,雍正每每言聽計從,現如今,雍正克成大統,鄔思道也就如同熬幹了的藥渣,何堪再用?

3,何堪再用的意思不是說鄔思道沒有用處,而是指鄔思道於光明正大之道的用處不大。相反,即使之後協助田文鏡查辦諾敏案,年羹堯西北大捷,但鄔思道的陰謀之道對於雍正的光明正大之道來說依舊是個威脅的存在。

1,與尋常百姓交往,共患難難,共享樂易,與天子交往,共患難易,共享樂難!

2,伴君如伴虎,雍正尚未登基的時候,還能在其身邊輔佐,幫助出謀劃策,一旦雍正克成大統,身邊如果有人想與他同享勝利的果實的話,那麼結局無外乎:飛鳥盡,良弓藏。

3,鄔思道是有脾氣的,甚至還有些書生意氣以及自命不凡,這是紹興師爺的通病。記得太子刑部冤案之時,鄔思道就曾負氣出走,僅僅是因為自己誤解了雍正不聽自己的建議,跑去康熙面前接了差事(雍正其實是換種方式拒絕康熙)。雍正請他做世子老師,他又十分倔犟,非等雍正為其舉行隆重的拜師大禮。正所謂:能力有多大,脾氣就有多大!

鄔思道發脾氣

《雍正王朝劇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視劇劇評道長 的精彩文章:

《雍正王朝》中的十侍衛事件,其實是年羹堯和雍正之間的一場較量

TAG:影視劇劇評道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