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周小川:金融創新不能有讓人一夜暴富的想法

周小川:金融創新不能有讓人一夜暴富的想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9日訊 今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就金融改革、防範金融風險、數字貨幣等熱點問題作出回應。其中,在談及關於比特幣、ICO(首次代幣融資)相關問題時,他表示,在考慮這些新技術的同時,在服務的方向上要清楚,我們不太喜歡那種創造一種可投機的產品,讓人家都有「一夜暴富」的幻想,這不是一件什麼好事,而是強調要服務實體經濟。

警告區塊鏈投機:不要幻想一夜暴富

近兩年比特幣ICO等虛擬貨幣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周小川表示,比特幣等分叉產品迅速擴展會對消費者產生不利影響,對金融穩定產生不可預測的作用。央行沒有認可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作為零售支付工具,目前不接受也不認可相關服務。周小川指出,未來對虛擬貨幣的監管是動態的,監管取決於技術發展程度,也取決於局部測試結果和評估情況,還有待觀察。

周小川在回答提問時表示,數字貨幣本質上是追求零售支付系統的快捷性和低成本,其發展有技術貨幣發展的必然性。但周小川明確,要注意金融穩定、防範風險,同時要保護消費者。在考慮新技術同時,要明確新技術的服務方向。

「我們不喜歡創造一個可投機的產品,讓人產生一夜暴富的幻想,而是要考慮如何服務實體經濟。」周小川直言,數字貨幣不僅要給消費者和市場帶來效率、低成本、安全、隱私保護,還要考慮大局,不能與現行金融秩序相衝突。

在談到比特幣時,周小川認為比特幣等產品迅速擴展會對金融穩定產生不可預測的作用。目前,數字貨幣在虛擬資產交易上的運用,不符合金融資產服務實體經濟的方向。

「穩步有序研發,強調服務實體經濟,降低成本,防止成為過度投機的產品。」周小川強調,如果有新技術立刻成為新金融產品或新交易板塊,那就該申請的要申請、該評估的要評估,「不慎重的東西先停一停,確實可靠了再進行」。

建言中國金融市場開放:可以膽子大一些 程度更高一些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有效地開放銀行卡清算市場,放開外資保險經紀公司經營範圍限制,放寬或取消銀行證券、基金管理、期貨、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等外資股比限制,統一中外資銀行的市場准入標準。

對於下一步金融業的對外開放央行有何打算,周小川回應稱,關於在市場准入方面的對外開放,應該說市場准入方面的對外開放也是準備很多年了。中國實際上從上世紀90年代後期在準備加入WTO的時候,就開始醞釀在市場准入方面擴大對外開放,當時有亞洲金融風波,這個步伐在一度情況下稍微慢了一些。隨後中國加入了WTO,在市場准入方面實現了一定程度的對外開放。實際上在加入WTO若干年後,我們也在準備,要進一步擴大開放,但是不巧後來又遇到了全球金融危機。現在,我們進入新的階段後,確實在市場准入方面對外開放可以膽子大一些,開放的程度更高一些。

他表示,另外,除了允許外面的機構在中國辦金融業務以外,對外開放還是一個更廣義的內容。其中也包括中國的金融機構走向全球。這些年,中國的金融機構在全球各個地方也設立更多的分支機構和子行,開展了越來越的業務,和其他國際的金融機構有很多很好的合作,也存在競爭的關係。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人民幣的國際化。人民幣國際化也促進了中國整個金融的對外開放。當然,除了人民幣可以「走出去」以外,我們金融市場的其他方面也有重要的開放步伐。

周小川說,在最近已經過去的五年里,我們有「滬港通」,後來又有「深港通」、「債券通」,這些都是金融市場上的對外開放。這些開放,也意味著中國在貨幣可兌換方面逐漸邁出堅實穩定的步伐。預計這種開放的趨勢還會繼續加大。在政策上來講,我們多數該研究的政策都已經研究過了,逐步尋找時機穩步向前推進。對外開放也是實體、金融機構、金融市場參與者在開放的環境中逐漸成長,逐漸在開放中體會自己的角色、發揮作用和體會國際競爭的過程。

闡述防風險和金融改革的關係:兩者並非對立

周小川在回答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對金融改革與防風險的關係提問時表示,金融行業,特別是銀行這一類機構,本身就是管理風險的行業,因此防風險防得好是這個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基礎。防風險、防危機一直是改革的重要部分,因此不是對立的,在國際上也是,正是防危機才有新的政策出台。亞洲金融危機讓我們看到風險和不足,這一輪金融危機也是這樣,因此防風險是改革的一個部分。

他表示,我們召開金融工作會議,總書記做了重要講話和部署,成立了金融穩定委員會。這個動作是改進監管,是金融改革的重要部分。改進監管、減少風險的情況下,其他步伐可以走得更快。比如說,人民幣國際化和市場准入的放開,都可以與監管改革聯繫在一起。

同時,周小川表示,央行將在新的金融監管框架中發揮更重要作用。他認為,有一些金融監管的空白需要儘快彌補,有些規則有缺陷,會增強規則的制定。此外,還有一些已經發生的金融機構或准金融機構的風險需要抓緊處置,維持金融系統的健康。人民銀行要牽頭增強各個金融監管機構之間的協調,提高協調的效率。

周小川進一步指出,金融機構改革主要依據中國國情,也參考了國際上其他機構的設置。參考的過程中也研究了所謂雙峰監管的體制,我們目前還是要觀察一段時間,並不是馬上就要採用「雙峰」監管。

關於中國整體的債務情況,周小川稱,目前中國整體債務的情況已經平穩了,已進入了穩槓桿和逐步降低槓桿的階段,這個趨勢還是很明確的。廣義貨幣的增長已低於名義GDP的增長,央行和金融機構共同壓縮了影子銀行的業務,有些影子銀行就回歸了表內體系的業務。

回應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今後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在談及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方面時,周小川表示,人民幣國際化,應該說主要的政策該研究的都已經研究了,也就是說已經允許在貿易和投資中使用人民幣,同時,人民幣現在也已經加入了國際貨幣基金的SDR的籃子,主要的步驟該做的都已經做了。應該說,市場參與者在多大程度上願意使用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和投資,以及用於資產計價,包括一些重要商品、儲備,在多大程度上用人民幣計價交易,這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也是誰也強制不了誰的,都是他們自願按照他們的理解來考慮的。所以,今後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至於政府方面或者說從央行的角度能夠繼續推動的事,我覺得一是在資本市場和全球主要資本市場的連通方面,可能還有進一步可以做的事情。這方面大家也已經看到,這些年始終都有一些進展。再有,除了資本市場以外,整個金融市場其他方面的連通也會有所增強。另外,中國是穩步地、漸進地推進資本項目的可兌換,可兌換以後,還存在著一些個別方面的限制,這些限制也會逐步有序放開,放開以後,人民幣國際化還能夠進一步地向前邁進。」周小川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男子暈倒失去16年記憶:字跡變7歲模樣 重學上廁所
千餘頂暖心布帽子 為同病的姐妹送去信心和力量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