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孩子危險!老師犯下性侵醜行仍可進校任職 學校協助隱瞞成幫凶

孩子危險!老師犯下性侵醜行仍可進校任職 學校協助隱瞞成幫凶

對於得克薩斯州東部奧蘭治學區的官員而言,奇普·麥克法林是一個不受歡迎的人物,沒人希望他繼續出現在自己的校園裡……這在大家心照不宣的一個秘密。

2005年,在接到6名學生的性侵投訴後,奧蘭治區獨立學區的管理人員展開了對麥克法林的調查。然而,在最終處置這名奧蘭治高中橄欖球隊教練時,他們沒有解僱麥克法林,也沒有報警,甚至沒有上報得克薩斯州教育局。

奇普·麥克法林的犯罪記錄 圖據《今日美國》

「麥克法林的職業生涯並不需要就此結束」,2005年學區辯護人凱倫·約翰遜在給時任地區主管麥克·金特里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在信里,約翰遜建議與這位教師協商一種「體面退出」的方式。

儘管近幾十年來,未成年人被性侵的醜聞不斷被曝光,引發不少軒然大波。然而,根據《今日美國》長達一年的深入調查卻發現,在美國,與奧蘭治學區相同,仍有不少學校依然選擇「體面的方式」掩蓋教師的醜行,並放任他們留在教學崗位與學生朝夕相處,將無數孩子置於危險的境地。

掩蓋醜行

學校協助隱瞞教師污點行為

教師「清白」再就職

事實上,包括得克薩斯州在內的美國41個州都有相關法律規定:教育工作者因行為不當等指控離職,必須上報州教育機構。然而,由於缺乏針對漏報行為的民事或刑事執法機制,這些規定如同虛設。

奧蘭治學區的做法也並無不妥。因為根據州法律,沒有被判有罪,地區就不需向政府機構上報麥克法林的不當行為。因此,奧蘭治學區最終決定,向監管部門、家長和其他教職員工隱瞞事實。而麥克法林需要做的就是離開當地,去別的地方繼續他的教練生涯。

就這樣,麥克法林安全地離開了奧蘭治,去到別處尋求新生活。從表面看,麥克法林是一名優秀的教練,畢業於得克薩斯理工大學,主修體育運動科學,擁有十多年的執教經驗。沒有犯罪背景,教育執照記錄上也沒有任何紀律處分。帶著這樣一份「清白」的簡歷,2008年,38歲的麥克法林在阿瑟港區找到了新的教職工作。

阿瑟港區的人力資源主管詹姆斯·泰瑞表示,在與奧蘭治學校聯繫時,對方沒有告訴他麥克法林曾做過的一些不當行為。「他們告訴我,麥克法林離開奧蘭治是因為離婚」,泰瑞在作證時說道,「這是我了解到的消息。」

根據法庭記錄,在2011學年開始僅幾周,麥克法林又一次向學生伸出了魔爪。這一次,他卻沒能逃脫。

據《休斯敦紀事報》報道,麥克法林因性侵兒童罪,被判處8年監禁。

《今日美國》通過調查發現,奧蘭治學區的案例並不在少數。美國各州教育機構無視聯邦政府禁令,與涉嫌虐待未成年人的教師簽訂保密協議的情況十分常見。通過簽訂保密協議,學校幫教師掩蓋事實,甚至還會支付費用讓其離職。

這種做法,被戲稱為「傳遞垃圾」。

制度漏洞

缺乏對學校「隱瞞」行為的處罰

迄今只有過一例

在上世紀90年代,猶他州一名小學教師格里戈爾被控性侵三名女學生。然而,此事的結局卻是,格里戈爾收到學校的一封譴責信以及1萬美元的遣散費。在離開猶他州後,格里戈爾沒有放棄教師職業。他在蒙大拿州的一所學校短暫工作了幾個月後,回到家鄉新墨西哥州的城市聖菲,順利進入一所學校開始了一份新的工作。

然而,沒過多久,他再次被指控與學生有不當行為,包括擁抱及讓女孩們坐在自己大腿上等等。與之前一樣,格里戈爾依舊沒有受到嚴厲懲罰,他與學校管理層達成保密協議,以主動辭職換取學校給予的中肯離職評價。

辭職後,他又在新墨西哥州的另一個學區找到工作。或許是前兩次的經歷讓他愈加肆意妄為,格里戈爾絲毫沒有收斂自己的行為。只是這一次,他卻沒能逃過懲罰。

沒能逃過懲罰的格里戈爾 圖據《今日美國》

當格里戈爾又一次遭到家長指控,稱他不僅邀請學生去家裡過夜,還與學生有不當的身體接觸後,學校和當地教育部門吊銷了他的教師資格證。

如今,在美國仍不斷有與格里戈爾相似的案例發生,並且其中大部分人都成功逃脫了法律的制裁。歸根究底,最關鍵的原因在於,儘管法律要求公立學校的管理者向州立教育官員報告,但學校的管理人員很少因為沒有向監管機構報告問題教師的辭職而受到處罰。

據《今日美國》調查,2008年,因隱瞞教師的不當行為,伊利諾伊州麥克萊恩縣一所公立學校的三名員工被判罰款2000美元,進行社區服務以及18個月的法庭監督。

這也是迄今為止美國唯一一宗管理人員遭受到處罰的案件。

深層原因

缺乏教師行為信息共享資料庫

私立教育機構成重災區

除了學校粉飾太平的行為,公立與私立教育機構間信息共享的不平等也是造成混亂的一個重要原因。

《今日美國》統計100名有性侵黑歷史的教師如今的去向 圖據《今日美國》

通過每個州的獎懲記錄發現,目前在美國,至少有100多名教師因嚴重的不當行為,被吊銷公立學校教學資格證後,仍繼續從事與青少年教育相關的工作,而工作地點通常是在私立教育機構。從體育俱樂部到課外輔導,甚至是私立學校,因缺乏完整的背景調查機制,他們便可以輕易避開監管。

聯邦政府並沒有單獨記錄教師是否存在性侵歷史等問題的全國共享信息庫。所有50個州的公立教育機構都是通過一個由非營利性組織——國家教師教育和認證協會(NASDTEC)運營的信息資料庫來查詢和共享教師信息。

然而,私立教育機構卻沒有進入資料庫獲取信息的權利,這也導致了即使公立學校將老師的不當行為上傳至資料庫,這些新任僱主也無法核查,他們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對新員工進行背景調查。

資料圖 圖據《今日美國》

除此外,大多數州的法律要求公立學校對教師進行背景調查,但並未以法律形式強制要求私立學校,這導致私立學校和青年組織成為了存有問題教師的重災區。而在美國的基礎教育階段,有10%的學生都會選擇入讀私立學校,而這部分孩子,身處在了更加危險的環境中。

比如2001年,在第二次被判猥褻暴露罪後,喬治?奧弗豪斯被得州吊銷了教師資格證。隨後,他的信息也被得州教育官員上傳至NASDTEC信息庫。而在2006年,他重拾舊業,又順利進入路易斯安那州的一所私立學校教書。

私立學校的教職員工對於奧弗豪斯的過去毫無察覺,直到學生們因活動需要,在網上搜索照片時,無意間發現了他在得州性罪犯登記處的公開記錄。

然而,根據2010年美國政府問責局關於教師不當行為的報告,儘管知曉了他的性侵犯者的身份,學校管理者卻並沒有報告執法部門。相反地,他們允許奧弗豪斯繼續執教,並承諾在其離職時寫一封推薦信。

而正是利用背景調查機制的漏洞,奧弗豪斯第二次順利逃避了監管。根據聯邦調查人員的一份報告,在從路易斯安那的私立學校離職後,2007年,奧弗豪斯又在新奧爾良市的一所高中找到了工作。直到幾個月後,他再一次因向學生髮送騷擾信息而被一位家長指控。

亂象仍在

「一切沒受重視的改變,結局都是悲劇」

數十年來,一系列備受關注的未成年性侵案件及媒體調查,讓這一現象處在了聚光燈下。

美國國會也於2015年12月通過了一項法律,要求各州禁止學區將問題教師「秘密傳遞」到其他司法管轄區,否則將削減其預算基金。然而,迄今為止,這些變化仍沒能消除這一困擾美國教育的亂象。

數十年來,儘管教師性侵案件層出不窮,卻仍沒有解決之道 圖據網路

「我並不反對以法律的形式來約束」,研究教師不當行為的弗吉尼亞聯邦大學教授夏洛萊·沙克沙夫特說道,「但這並非解決之道。一切沒有受到重視的改變,最終的結局都是悲劇。」

END

紅星新聞記者丨徐緩 綜合編譯報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星新聞 的精彩文章:

出海口記:排了14小時趕上末班船 堵了48小時的旅客後面還有很多人
失聯中國女博士已死亡 英國警方:屍體已發現,此事為無疑點案件

TAG:紅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