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是中國人的第一死因!記住這 7 種預兆,能救命
新出爐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 2016》顯示,2015 年,我國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高於腫瘤及其他疾病,是威脅我國民眾健康的「頭號殺手」。而在所有心血管病患者中,腦卒中患病人數是最多的,約 1300 萬。
腦卒中,即常說的中風,有著患病風險高,致死風險高,致殘風險高,存活機會低和生活質量低的特點,一旦罹患腦中風,患者及其家屬都要承受巨大的痛苦。因此,及時發現並儘早就醫顯得十分重要。
中風的 7 個預警徵兆
能分辨中風的徵兆,可以幫助我們儘早發現中風,及時聯繫醫療救治。萬一出現了以下 7 種表現,要留神,這可能意味著中風發作了,要重視,別耽誤,立即去醫院確認。
一側肢體麻木,活動不靈活;
口角向一側歪斜;
說話不清楚,或理解語言有問題;
看東西旋轉、走路不穩;
陣發性的頭痛和頭暈,並越來越劇烈;
間斷出現癱瘓或口不能言;
昏睡,不能喚醒或呼之不應。
除此之外,有的患者還會出現劇烈嘔吐、抽搐、大小便失禁等情況。
此時,爭取時間,越早確診,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避開這 4 個誤區
雖然時常提到中風,但不少朋友對這類疾病的認知卻存在很多誤區,為此,羅列了常見的 4 個。正確認識,才能做到正確應對。
1. 只要運動,就能預防中風?
臨床上,晨練時突
發半身不遂的,不算少見。早起後,血壓會有一個上升期,此時,不恰當的運動反而會增加中風風險。所以,中老年朋友要注意清晨血壓狀況,且運動量要適中,不要過於劇烈,循序漸進。
2. 保健品能幫助預防中風?
保健品不是藥物,不具治療作用,任何宣稱能「治療」×× 疾病的保健品,都是騙人的。保健品對預防中風的效果並不確切,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合理運動,均衡營養,低鹽低脂飲食,戒煙忌酒,對預防中風更重要。
3. 降壓要降得快一點、低一點?
高血壓會增加中風風險。但慢性高血壓患者的大腦,已經適應了偏高的血壓水平,若血壓降低太快,反而可能導致腦缺血、腦梗死的發生。所以,降血壓要緩慢平穩。遵醫囑服藥,不要自行增減藥量,能把血壓控制在平穩的水平。
4. 治療比康復更重要?
很多中風患者只注重於急性期的治療,卻忽視了後期的康復。誠然,及時妥善的急性期治療很重要,但康復期同樣需要老友們重視。要知道,腦血管病的治療是長期的、系統的,絕不僅限於單一的醫院治療。
病人出院後的康復階段,要建立起長期服藥的意識,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降壓、降糖、穩定斑塊、調脂、抗凝等,積極進行理療和身體機能的恢復,還要記得定期複查。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中風更是這樣,患者和家人都要做好長期應對的心理準備。
康哥小貼士:
識別中風的 7 個徵兆、避開 4 個誤區。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各位讀者的血管通暢健康,身體棒。也記得提醒自己的親朋好友,重視心腦血管的日常養護,掌握科學的醫療知識,真正享受健康生活。
版權聲明:


※冬季心腦血管最受傷,保護好血管記得:喝好3杯水,做對4件事
※心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
TAG:血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