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市場今年趨勢
青銅器
2017年7月份西泠春季大拍中「西周宣王五年?青銅兮甲盤」 以2.13億元人民幣成交,引起業界的矚目及社會的高度關注。該作品不僅成為西泠拍賣成立至今的最高價拍品,也創造了古董藝術品在中國境內拍賣的紀錄。早在今年3 月份,紐約佳士得藤田美術館專場中的4 件青銅器就以耀眼的成績落槌。今年藤田美術館專拍與兮甲盤的成交,不僅為青銅器的拍賣樹立了億元標杆,更是對國內青銅器市場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從買家角度分析
在每次的拍賣中,流動性支持成交主導消化拍品,從形勢上看說明有足夠的資金進
入藝術品市場,成為推動和支撐藝術品市場平穩增長和擴張的穩定力量。「經濟驅槓桿」、「房
地產限購」、「產業升級」等一系列熱門話題使藝術品這種非標準化產品成為了快速增長的
資產類型,宏觀發展文化產業也使新資金不斷向藝術品市場分流和偏重。從資產配置的角度
來看,相關稅務政策CRS(全球統一徵稅)的出台引起了財富階層對藝術品的關注。不同於大宗的不動產商品,藝術品所具有的保值性,增值性以及全球流動性都更加符合新時代的新興趣味。與此同時藝術品在互聯網的活躍形態與知識產權的衍生品,在橫向和縱向都為文化商業價值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想像空間。
未來市場走向
了解市場需求,從而使得「減量提質」這一共識決策在實踐中得到市場的積極印證。當前,中低價位拍品的精準投放是市場穩定的保障,而高端拍品的營銷是撬動市場增長的槓桿,這將是未來幾年的定律
起拍問題
起拍價較低,大家都有「撿漏」的心理,在這種購買心態的影響下,最終的成交價會高出預期非常多
春拍拍賣特點
中國藝術品市場期盼已久的回暖跡象終於出現了!行情走勢自然是積極向上,幾乎所有的真精新拍品皆不負重望取得佳績!近幾年,借藝術市場調整出來的機會,諸多企業型藏家或機構入場,逐步開始建立符合自身標準的收藏體系,正是由於像蘇寧、雷丁汽車、上海寶龍等等這些企業收藏介入,給行業注入了活力,亦對市場起到了積極之推動作用。
藝術品方向發展趨勢
隨著近幾年出現的「經濟驅槓桿」、「房地產限購」與「產業升級」等一系列熱門話題,使藝術品這種非標準化產品成為了快速增長的資產類型。另外,藝術品所具有的保值性、增值性以及全球流動性都更加符合當下的新興趣味。所以,越來越多的企業湧入藝術品市場,如今的企業購買力已經佔據整個藝術品市場的60% 以上,成為了中國藝術品市場的中堅力量。可以說,企業收藏伴隨著中國藝術市場的發展而發展,更是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趨勢的一個方向標。
拍賣策略
精品是不變的追求。近年來拍賣行普遍奉行「減量增質」的策略。古董瓷雜項一直是香港地區的優勢板塊,尤為值得關注。海外地區的瓷雜市場尤為凸顯,有5 件拍品成交超過億元,而其中4 件來自同日本的藤田美術館,單著4 件均為青銅器,但是因為青銅器在國內有諸多政策性的制約,大規模走熱的可能不大,但是海外本就青睞高古器物,經此一拍,這一地位就更加鞏固了。
生門版塊
小板塊正逐漸壯大力量,正是對新、老藏家在藝術品的趣味性、文化性上的引導,加之各類媒體的不斷推送,細心人不難看出這背後的市場潛力。,這是在市場調整期,拍賣行需要更細緻、更新穎的板塊來吸引更多藏家的關注,另一方面這也是拍賣行基於公司組織架構的補充以及走向成熟的一步。
2018年拍賣行情
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中的超級買家是存在的,他們並未跑到歐美去買畢加索或者莫奈,中國藝術品只要出現精品,他們便會浮現。所以,市場的兩極分化愈加明顯,新鮮的頂級藝術品永遠是藏家追逐的目標,而那些「熟貨」將逐漸被拍賣公司淘汰。而且很多超級買家將從互聯網、金融和投資等時髦又是資金密集度高的行業,源源不斷地進入收藏領域,回歸傳統的投資和收藏。由此,2018年更將引發一輪新的行情。
機構收藏撐起高端市場
在2017 年的拍賣市場中,高端藝術品、或者說過億拍品大多都是由機構收藏。今後也會有更多的企業和機構進入收藏領域,作為他們的品牌建設、資產配置、和文化形象。
結合國家政策走
中國經濟已由以往追求數量、速度轉為更注重經濟增長的質量,這是今年10 月召開的中共十九大釋放的明確信號,也是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的重要特徵。
從人民幣增長下手
藝術品市場成交額同比增速與貨幣供應量增速有明顯同步顯現的關係特徵,貨幣供應量在過去11 個月中呈增長勢頭,其中貨幣(M1)同比增長12.73%, 貨幣與準貨幣(M2)增加了8.86%,貨幣增量明顯。因此,在一個寬鬆的經濟、貨幣政策的影響下,個人消費水平將進一步提升,這勢必給藝術品購買人群帶來新鮮血液,吸引更多的資本流入藝術品市場。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未來依然值得期待。
2017年市場回顧
2017年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優異表現並非偶然,一方面是市場資金充裕,而房地產、股票等投資產品前景不明朗,藝術品中的極品、精品、真品具有更穩定的投資回報,同時市場逐漸接受將藝術品作為長線投資的觀念,因此將其作為較為理想的投資產品;另一方面,前幾年因西方藝術品在國際市場中風光無限,吸引了國內大批藏家和投資者的追捧,經過冷卻後,市場關注度再次回歸到具有中國傳統文化價值的藝術品上,對其中的極品、精品、真品給予了高度的市場認可。特彆強調的是,中國拍賣公司在經過2012 年至今的調整後,無論從專場設置還是上拍拍品品質方面,都進行了學術的梳理,去粗取精,大力「砍掉」不屬於拍賣收藏級別的次品,體量縮小,品質提升,贏得了市場的信賴。
國家政策入手
中國通貨膨脹的大趨勢基本已定,且以往備受青睞的投資項目房地產受到一定限制,在「房
子是用來住的」政策導向下,其「吸金力」有所下降,而古董藝術品作為避險增值的投資屬性再次受到資本青睞,尤其是最為重要的書畫板塊,在外部資金充足、藏家對古董藝術品價值已形成較好認知的情況下,2017 年秋拍,中國書畫拍賣市場的上漲已是定局。
購買力取決於精品
拍賣市場的購買力是否旺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藏家的信心,而提振藏家信心的
重要途徑在於精品、極品是否得到市場的認可,即創下高價。不僅如此,100 萬至500 萬元區間成交的作品,也得到了藏家的力挺。
瓷器認可度
相比書畫,瓷器受到國際市場的認可,流通性更好。一件藏品如果只
能吸引一個地域的資金,那麼其價格勢必會跟當地的經濟周期聯繫在一起,流通就會
受限,而瓷器的藏家身份多元,這就保證了瓷器具有廣泛的流通性,這樣強大的保值
性和國際流通性直接促使全世界的買家參與競價,從而推高成交金額。
瓷器未來走向
縱觀2017 年,雖然明清瓷器在拍場依然有著穩健的吸引力,但藏家對宋瓷的需
求也越來越明顯不僅僅是對傳世的頂級佳品,還有一些中乘的宋瓷,也是藏家競逐的
目標。可以預見,在未來高價拍品榜單中不再是明清瓷器獨霸天下,高古瓷也將成為
其中的常駐成員。


TAG:古玩乾坤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