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小孩子便秘家長好煩惱?中醫教你一個秘訣!

小孩子便秘家長好煩惱?中醫教你一個秘訣!

很多新手爸媽覺得不解:小孩子也會便秘?還真會!固生堂的王惟恆醫生就說了,在日常生活中,小孩子正常的排便次數每天為一到三次,大便顏色與小孩子的飲食、就餐次數等有關係。

小孩子便秘家長好煩惱?中醫教你一個秘訣!

很多朋友會問,為什麼寶寶們吃的食物從奶粉到稀飯都是流質的,很容易消化,還會便秘呢?這是因為小孩子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本身就容易產生內熱,如多食肥甘厚味而且偏食、不吃蔬菜水果,時間長了就可能造成消化功能下降,讓食物過長時間滯留在腸道內,又生內熱,兩熱相加,損傷體內津液,形成便秘。

還有,小孩子在生長過程中,各個器官發育不成熟,但其「純陽之體」更喜愛寒涼之物,適當吃點無大礙,過多容易傷脾胃,造成脾胃虛弱,脾胃一虛,消化功能就下降,使食物停留腸中時間延長,水分再吸收,就形成便秘。有經驗的寶媽是能夠從狀態中分析出小朋友的身體狀況,並能分析引起小孩子便秘的原因。

小孩子便秘家長好煩惱?中醫教你一個秘訣!

對於小孩子便秘的調治,因藥物大部分會苦,多數小朋友不予配合用藥治療,所以食療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下面,就聽聽王惟恆醫生給我們講講小兒便秘的食療方,家長們可要拿起小本本記一下哦~

一、食療也需辨證選方1熱秘

小孩子便秘常因飲食不節,乳食停滯,食物積滯則化熱,故熱秘者為多。表現為大便乾燥、堅硬,腹脹且痛,煩躁哭鬧,口氣臭穢,手足心熱,小便短少。治以清熱消導。

方1 麻油拌菠菜

鮮菠菜250 克,麻油15克。將菠菜洗凈在沸水中汆3分鐘取出,用麻油拌食,每日2次,連服數天即可有效。菠菜味甘,涼;能滋陰平肝,止咳,潤腸。麻油養血潤腸。適用於內熱重、大便乾結如球、本身體質尚好的小孩子。

方2 香蕉粥

香蕉200克,粳米50克,將水適量加熱至沸點,把洗凈之粳米倒入鍋內,煮為稀粥,端鍋前10分鐘將香蕉去皮切為薄片放入鍋內,至米花開,湯液粘,端鍋即可食。方中香蕉味甘性寒,可清熱潤腸,促進腸胃蠕動;還含澱粉、蛋白質、脂肪、糖分,維生素A、B、C、E等,香蕉是澱粉質豐富的有益水果。粳米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核黃素等,能健脾養胃,全方共達清熱潤腸之功效。淡黃稀粥,香氣幽幽,滑利可口,微甜不膩,可為葯膳,又為小孩子補養之上品,每日一餐,久服便秘去。

方3 蕉冰糖飲

香蕉250克、冰糖30克,同煮湯吃,每日1~2次,連服數天。該葯膳適用於熱秘,如大便乾結,小便短赤,身熱,心煩,腹脹腹痛,口乾口臭,舌紅苔黃,脈滑數等。

方4 南瓜根湯

南瓜根50~100克。將南瓜根洗凈,切碎放鍋內加水煎濃取汁。每日1劑,1次服完,連服數劑,以通便為度。1歲以下可加白糖調味。醫籍記載,南瓜根能「行大腸氣滯」,又可解毒、消腫、除濕熱。民間多用它治小孩子熱秘、氣滯便秘。

方5 蔗汁番瀉飲

甘蔗汁150毫升,番瀉葉1克。用法:將新鮮甘蔗汁加番瀉葉置鍋內隔水燉至沸,濾去渣滓。每日1劑,分1~2次服完,連服數天。1歲以下小孩子酌減。功能瀉熱通便,用於小孩子熱秘。

方6 銀菊飲

金銀花18克,菊花18克,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劑。功效:清熱潤腸。主治:小孩子燥熱便秘,大便閉結,面紅身熱,口乾口臭,小便短赤。曾用本方治療小孩子便秘180例,全部病例均於服藥24小時內順利排出軟便。

2氣秘

小孩子大便秘結,伴有胸腹脹痛,噯氣頻作,腹內有串氣感,放屁後感到舒服,欲便不得。治宜理氣通便。

方1 爆炒地瓜葉

地瓜葉250克,花生油30克,蒜姜、食鹽適量。將地瓜葉洗凈,漉一下水,將花生油加熱至七成,放入蒜瓣、薑絲、地瓜葉,翻炒兩下後加入食鹽適量,再翻炒兩分鐘,倒入盤中,即可食。地瓜葉含豐富的維生素A原,能養胃通便,行氣,大蒜含大蒜素能解毒消痛,行滯健胃。全方共達順氣行滯、通便之功效。翠綠地瓜葉,點綴幾顆白色蒜瓣,瓜葉油亮,清香可口,可為家常便菜,又為防治小孩子便秘之優良藥膳。

方2 蓯蓉潤腸湯

肉蓯蓉12克,黃精10克,枳殼6克,厚朴3克。水煎服,每日1劑。功效:行氣潤腸。主治:小孩子氣滯兼腸燥便秘,大便秘結,噯氣頻作,脅腹痞悶脹痛。《四川中醫》曾報道,臨床用本方治療嬰幼兒便秘21例,10劑後均獲痊癒。

方3 枳殼湯

枳殼6克,生大黃6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劑。功效:導滯通腑。主治:小孩子食積便秘,大便閉結,脘腹脹滿,不思乳食,或噁心嘔吐。

方4 柴蜜飲

柴胡5克,蜂蜜10克,陳皮3克。用法:水煎柴胡、陳皮,取汁去渣,調入蜂蜜服,每日1劑,當茶頻飲。功能疏肝理氣,潤腸通便。用於小孩子氣滯便秘。

3虛秘

小孩子經常大便艱澀難解,或先干後,腹脹矢氣,食欲不振,神疲乏力,面色萎黃。治以益氣補血潤腸。

方1 增液湯

鮮生地12克,玄參10克,麥冬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功效:養陰增液。主治:小孩子血虛津傷便秘,大便乾結,努掙不下,面白無華,唇甲色淡。

方2 調脾通結湯

白朮20克,蒼朮10克,枳殼6克,肉蓯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功效:益氣潤腸。主治:氣虛便秘,雖有便意,大便不幹硬,但努掙乏力,難以排出,便後乏力。

方3益氣潤腸粥

炙黃芪15克,党參10克,麻仁6克,蜂蜜10克,粳米50克。用法:先將炙黃芪、党參、麻仁入砂鍋煎沸,後改用文火煎成濃汁,分2份,每日早晚同粳米加水適量煮粥。粥熟調入白蜜,稍煮即可。功能益氣、潤腸、通便。

方4芝麻三仁粥

黑芝麻15克,核桃仁12克,桃仁、甜杏仁各10克,粳米50克,白糖20克。用法:將黑芝麻、核桃仁、桃仁、甜杏仁混合碾爛,與粳米共放鍋內,加水適量,煮成稀粥,沖入白糖調化,候溫可服。每日1劑,分1~2次服完,連服10天。1歲以下小孩子減半。治小孩子虛秘。

方5黃芪蜂蜜飲

黃芪15~30克,陳皮6~10克,蜂蜜20~30克。黃芪、陳皮加水煮20分鐘取汁300毫升,兌入蜂蜜攪勻即可服。方中黃芪補益脾肺,陳皮理氣消滯;蜂蜜含葡萄糖、果糖及多種酶類和維生素,能潤腸通便。全方共達益氣潤腸之功效。本湯藥液淡黃,甜爽可口,每日服1次,可作為早餐之飲料。治小孩子虛秘。

二、外用妙方更適用於便秘的寶寶

敷臍療法與敷湧泉法治小孩子便秘也有良效,操作簡便,實用有效,可供選擇應用。

小孩子便秘家長好煩惱?中醫教你一個秘訣!

方1 大黃粉敷臍方

藥用大黃粉10克,用適量的白酒調成糊狀,塗於臍部,外用紗布覆蓋固定,再用熱水袋敷10分鐘,每日1次。對於小孩子乳食積滯之便秘有良效。

方2大黃內金散外敷方

生大黃、雞內金各等量,研為細末,裝瓶備用。使用時每次取葯末10克,用米醋或清水適量調為稀糊狀,外敷於雙足心湧泉穴及肚臍孔處,包紮固定,每日1換,連續3~5天。可清熱導滯,消積化食。

方3 芒硝敷足方

芒硝5克,研為細末,置傷濕止痛膏中央,外敷雙足心湧泉穴處,每日1換,連續3~5天。可清熱導滯。

方4 大黃焦楂散外敷方

生大黃、焦山楂各等量,研為細末,裝瓶備用。使用時每次取葯末10克,用米醋或清水適量調為稀糊狀,外敷於患兒雙足心湧泉穴及肚臍孔處,敷料包紮,膠布固定,每日1換,連續3~5天。可清熱導滯,消積化食。

溫馨提示

讓養成孩子定時排便的習慣

小孩子起居無規律可引起便秘,生活不規律,缺乏按時排便的習慣,時常數日不排便,大便在結腸內聚積,由於水分被吸收,大便變干就難以排出。另外,有些小孩子由於懶惰或專心於玩要,有便意時也不理會,使進入直腸的糞便反回乙狀結腸,便意消失,時間一長,直腸逐漸發生擴張,即可形成頑固性便秘。因此,家長要培養小孩子養成按進時排便的習慣。訓練小孩子排便時為不要強制,否則可使小孩子過於緊張或產生抗拒心理,反而加重便秘。

經常服用瀉藥或灌腸,缺乏體育活動,或患營養不良、佝僂病等慢性疾病時,都能使腸功能失常發生便秘。因此,如果發現孩子便秘,要及時就醫,積極治療原發病。

除藥物治療外,飲食療法必不可少。膳食中應增加含纖維素較多的蔬菜和水果,適當食用粗糙多渣的雜糧,如薯類、玉米等。清晨可喂以適量蜂蜜水。

註:文章來自固 生堂中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者說 的精彩文章:

漲姿勢 | 春節玩手機,如何保護頸椎?
明天就是大寒了,聽說這個湯跟冬天更配哦~

TAG:中醫者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