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生活中來點葯膳養生,到底靠不靠譜?

生活中來點葯膳養生,到底靠不靠譜?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熱播遭吐槽

葯膳食療別亂用

保健時報記者 燕聲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的播出雖已告一段落,但人們對它的關注度仍餘溫未消,其呈現出的各種美器、美食、養生食療等內容還在人們的吐槽中持續發酵。

有些人認為,中醫藥膳博大精深,能防病養生,自己很是受用。有些人則認為,食物防病治病完全是謬論,並無科學根據和實用價值。那麼,飲食養生是文化精髓還是無稽之談呢?

話題一

食物真能調養身體?

食物的性味能調理體質偏頗

北京積水潭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李欣說:古代人既食「草」以充饑,又食「草」以療疾。「食」、「葯」本為同源。飲食文化主要指某一地區所獨有的飲食習慣、飲食心志和飲食結構。飲食文化的形成是由這個地區所處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和自然資源所決定的。

中醫食療理念源於食物的四氣、五味、歸經、升降。食物分五味,即酸(澀)、苦、甘(淡)、辛、咸。味是人對食物的口感味覺,又是對食物本身性質的抽象概括。《素問·六節臟象論》中說:「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唯有所藏,以養五氣。」《靈樞·宣明五氣》中說:「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是為五入。」五味可以養五臟之氣,如果五味偏嗜就會造成相應臟腑的功能失調,出現病理變化。

食物的性是指脾性,即食物的「四氣」(寒、熱、溫、涼)。其中,平性食物居多,溫熱性次之,寒涼性更次之。溫熱性質的食物能溫經、助陽、活血、通絡散寒。寒涼性質的食物能滋陰、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食物是有「偏性」的,這些「偏性」能調整體質出現的偏頗,但要合理搭配。

話題二

葯膳可以代替藥物?

葯膳主要功能不是治病

廣東省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王昌俊:葯膳是調理性飲食行為,是介於「葯」與「食」之間的特殊膳食。但任何葯膳、草藥都不能替代正規的治療,葯膳的著重點應該在「膳」,其次才是「葯」,它的主要作用不在於治病。所以葯膳首先得滿足美味可口、吃得舒服的要求,不可捨本逐末。

每個人的體質不盡相同,葯膳應因人而異。一般而言,溫補藥膳適合於陽虛體質;清補藥膳適用於體型較胖、陰虛陽亢、肝氣旺盛者,或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者;平補藥膳一般人都可食用,對體質較差、陰陽兩虛、氣血兩虧者也較適用。老年人氣血衰少,生機減退,適於補益肝腎為主。

此外,處於不同地理環境的人由於氣候不同、生活習俗不同等因素,在體質、品格、易患疾病等方面也有所不同,因而選擇葯膳應隨地域而注意輕重厚薄,及南甘、北咸、東辛、西酸的性味偏俗。

話題三

葯膳每個人都適用?

用藥膳講究配伍和對證

北京世紀壇醫院中醫科主任馮興中說:廣東人喜歡煲湯,是經過多少年來的生活驗證的。合理利用藥材煲湯能起到調理當地人體質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中醫講究辨證,一種葯膳不能滿足所有人的調養需求,也不是所有的藥材都可以用來煲湯。中藥講究配伍,有嚴格的專業要求,切不可在不了解自身體質的情況下,自行隨意調整葯膳中的中藥。

我國向來就有使用藥膳的習慣,人們都希望通過飲食調養來強身健體、預防疾病。葯膳對機體的良好調節作用,但要在中醫理論指導下,了解自己的體質,清楚藥材的性質,最關鍵的是要用對葯膳。而且葯膳並不是老少皆宜,中藥也並非完全「無毒副作用」,葯食同源有療效也有風險。

目前市面上很多養生機構過分誇大葯膳的作用,給人以食療大可取代藥物的錯誤認識。隨著社會上養生熱的盛行,公眾普遍存在盲目進補、濫用藥物食品、不懂得藥物配伍等問題。養生需要科學有針對性地進行,絕不是某一種流行的葯膳就能對所有人起到養生治病的效果。生病時需到醫院就診,養生也需尋求醫生的幫助。

鏈接

葯膳不可隨意吃

中日友好醫院中醫風濕病科主任醫師 王建明

近日,隨著《舌尖》3的熱播,再次把中醫膳食養生推到了大眾眼前。葯膳是中醫藥里的瑰寶,但事物總有它的兩面性,葯膳良方都有它特殊的治療功效,具有一定藥性,如果食用不對證,不但沒有療養功效,反而會對身體帶來一定的傷害。《舌尖》3第四集中提到了三個葯膳方子:五汁膏、棗泥山藥糕和當歸生薑羊肉湯。

1

五汁膏

《舌尖》中的五汁膏出自《仙拈集》,又名《李氏經驗廣集良方》。其原方組成:蜂蜜4兩,薑汁4兩,白蘿蔔汁半斤,梨汁半斤,人乳 1 碗。將其共熬成膏。在操作中,把人乳換成了牛奶,功效是相似的。這個方子主治勞嗽。

勞嗽是指以咳嗽經久不愈、少氣乏力、短氣、言語無力等為主要表現的疾病。蜂蜜具有滋養、潤燥、解毒的功效,能治肺燥乾咳。薑汁有散寒、止嘔、去冷除痰的功效。白蘿蔔汁消食積、除腹脹、化痰熱、止咳嗽。

梨具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作用。人乳能補血、滋陰、潤燥。五種汁放在一起熬成膏,有滋陰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對於久咳、燥咳效果不錯。

食用禁忌

五汁膏治勞嗽,不適宜痰濕較重的咳嗽,否則會加重病情。

2

棗泥山藥糕

這是出自《紅樓夢》中的一道美食。棗泥山藥糕中的兩味藥材,山藥性甘、平,歸脾、肺、腎經,《神農本草經》謂之「主健中補虛、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

大棗性甘、溫,歸脾、胃經,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山藥大棗組成的棗泥山藥糕就是具有健脾溫中功效的一款葯膳,對於脾虛體質的人具有一定的補益作用。

食用禁忌

棗泥山藥糕可以健脾,但若多食反而會導致腹脹。

3

當歸生薑羊肉湯

這是出自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原文有兩條提及該方:「寒疝,腹中痛及脅痛里急者,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產後腹中疞痛,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並治腹中寒疝,虛勞不足。」原方組成:當歸三兩,生薑五兩,羊肉一斤。

這是一道溫補的方子,當歸溫血養血,生薑溫經散寒,羊肉血肉有情、補虛益血,共同溫補氣血,散寒止痛。主要治療血氣虛寒的腹痛,或產後血虛受寒的證候。而在寒冷的季節,不僅能溫補祛寒,又是一道味美的佳肴。

食用禁忌

如果上火的時候,當歸生薑羊肉湯絕對不可食用,否則會加重癥狀。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 編輯 || 燕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保健時報 的精彩文章:

最適合家長和孩子一起成長的繪本:《紐約時報》2017年度「十佳繪本」出爐!
這種洗手液和香皂可擾亂內分泌,我猜你家肯定還有!

TAG:保健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