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91歲拿到了建築界奧斯卡,他是印度唯一,用一己之力改變了國家

91歲拿到了建築界奧斯卡,他是印度唯一,用一己之力改變了國家







即使已經91歲,

巴克里希納·多西(Balkrishna Doshi)每天還是會思考,

印度需要什麼樣的建築、街道還有城市




他為印度設計了70多年的房子,在他的作品裡可以看到印度的地域文化,也可以看到印度的時代問題和社會變遷的痕迹。



昨天晚上,建築界的奧斯卡——普利茲克獎把年度最佳的建築師頒給了

巴克里希納·多西。

他用自己的設計,在70多年的時間中慢慢試著印度的建築、城市下定義




他是印度的「建築之父」!





巴克里希納·多西(Balkrishna Doshi)




了解這位「印度建築之父」的人可能會知道,多西早年作為勒·柯布西耶和路易斯·康兩位大師助手的經歷。



彼時,這兩位大師正在當時還比較貧窮的印度做了大量的低收入住宅和社區的建設,多西邊加入了柯布西耶位於巴黎賽弗爾街35號的工作室。







起初,多西只是擔任柯布西耶在印度昌迪加爾城市規劃的協調人,很快便親身參與艾哈邁達巴德的數個項目,例如棉紡織協會大樓、肖特漢別墅、莎拉巴依別墅等。




這樣的經歷,

讓多西回到印度之後開始不斷地思考現代建築和舊時印度的關係,適合印度的現代建築應該是什麼樣

的?







印度需要什麼樣的房子、街道、城市?


這樣的問題,


對於那時剛剛獨立的印度來說沒有人思考過。


回到印度後,


多西把印度的歷史、文化、本土傳統和時代變遷,


糅合到了自己的建築之中,


他自己完成了一種印度建築語言的表達。











「從未重複過自己的設計,

每一個項目都是一次實驗」




卡瑪拉家宅 Kamala House

 

    


艾哈邁達巴德,1961  




多西的家名字來自他的妻子卡瑪拉。某日,多西在參觀建築工地時,看見一個女子沿樓梯而下,陽光從遮陽用的錫皮屋頂的縫隙里漏進來,悉悉索索地灑到她身上。




這幅景象打動了多西,也成為他研究「四根立柱和一部樓梯」結構的原點。這種磚窯型建築既構成他自宅的基礎,也延續到他此後設計的住宅項目中。







房子的設計融合了東西方元素,不用於印度傳統的房子設計,在門前一定有一個花園,這棟房子的花園被放在了房子後面。




卡瑪拉家宅的設計,其實還保留了多西學到的柯布西耶的風格,比如這棟別墅的光影處理中就是採用的柯布西耶設計其他別墅的光影比例。




但這棟房子已經可以算是現代建築在印度早期生動的案例了。










「不斷徘徊並自我追問,建築與社會,特別是與一個獨立的印度有何關聯。」




 泰戈爾紀念堂 Tagore Memorial Hall 


艾哈邁達巴德,1967




泰戈爾紀念堂在薩巴爾馬蒂河岸,與艾哈邁達巴德市博物館接近。




它是一個有750個座位的劇場。這個紀念堂以泰戈爾命名,作為一個著名的孟加拉族詩人,小說家,音樂家,畫家及劇作家,泰戈爾深化了印度和孟加拉文化。




所以相對於自由的民族思想,多西從傳統的印度文化中形成的建築風格更適合這棟建築的設計







泰戈爾紀念堂從兩種意義上向泰戈爾致敬,一是作為傳奇藝術家的泰戈爾,二是具有崇高人格的泰戈爾。




在帶有透明門廳的寬敞入口,人們可以觀察到巨大混凝土結構的細節,演員、評論家和觀眾在此進行著正式亦或隨性的互動。




儘管混凝土結構暴露在外,又時有朵朵聲雲浮游而至,碗形座位的設計看起來像是微握的手掌,給藝術家帶來一種親密感。







「當時人們一度懷疑,儘管國家獨立,但印度人是沒法擺脫被殖民的奴性的。」




 印度學研究所 


艾哈邁達巴德 1962




印度學研究所大樓是多西脫離勒·柯布西耶事務所後,作為獨立建築師設計的最早的公眾建築之一。




「當時人們一度懷疑,儘管國家獨立,但印度人是沒法擺脫被殖民的奴性的」,他也暗自發誓,不再簡單沿用柯布西耶的建築元素或形式。







雖然身上帶著柯布西耶的影子,但是在做本土設計的時候多西不希望只是簡單的模仿別人的建築。




 「印度建築中的所有傳統元素在這裡均有所體現。設計之前,我曾研究過耆那教徒之家,為了更深入地了解這種傳統建築類型,我拜訪了多位耆那教聖徒。」




建築本身借鑒了南亞一種傳統的住宅形態Haveli,起初印度研究所作為印度古代文稿和繪畫作品的收藏和研究機構而設計,而現在成了一座博物館。











「建築和生活共生共存,便值得慶祝,如果不是,便不算建築。」




桑伽事務所


艾哈邁達巴德,1981




這個用很多拱頂組成的房子——桑珈建築工作室(Sangath)是巴克里希納·多西自己的工作室,但是同時也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在多西的觀點中,建築和自然的關係應該是融為一體的,沒有自然也就不存在好的建築,也就不構成

生活。







因為印度溫熱的氣候的原因,整個建築有一半是放在地下的,半圓形的大拱廊,還有花園一樣的庭院、流水,讓房子融入了自然,也讓環境多了一點涼意。




除此之外,拱廊的設計其實是從印度的神廟結構中尋找的靈感,這種獨特的建築語言也成了多西獨有的建築風格。










「我應該宣誓並畢生銘記:為最底層民眾提供適當的住所。」




阿冉亞低造價住宅 Aranya Low Cost Housing


 印多爾,1982




多西除了在不斷地尋找印度式的建築語言之外,為印度低收入者建造居所也是他的一生所願,是他所有項目中重要的組成。




Aranya低造價住宅項目就是多西為低收入的印度居民建造的「經濟適用房」。







其實這個「經濟適用房」的結構非常簡單,一棟房子佔地大概30㎡,用普通的磚塊打造的地基,只能滿足基本的居住功能。




以前,低收入者只能居住在貧民窟,沒有土地所有權,沒有最基本的電力、排污設施……這樣的房子最起碼可以保證他們的居住。









最重要的是,這個建築是一個可以「用時間換空間」的設計。

多西設計的「經濟適用房」並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可以讓居住在裡面的人一點點「升級」自己的房子。




每個家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對房屋進行擴建,用最低成本實現最多樣的空間用途。











「項目必須超越單純的功能性,

通過詩意和哲學的基底與人類的精神相關聯。」




 艾哈邁達巴德洞穴畫廊 Amdavad ni Gufa 


艾哈邁達巴德,1994




除了現實中的問題,多西也會關注印度文化中的宗教、神話……這些形而上的東西,1994年開放的艾哈邁達巴德洞穴畫廊就是多西的代表作之一。




艾哈邁達巴德洞穴畫廊中展示的是印度現代主義畫家馬克布勒· 菲達· 海珊的作品。這個建築作品多西把空間延伸到了地下,把建築和藝術融合到了一起。








相比於多西以往的建築風格,洞穴畫廊的風格更加自由,延伸至地下,中間微微凸起的穹頂有點類似印度城鄉流行的濕婆神龕的穹頂。




而整個地下的空間,是源於多西一次的地下空間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討論,這個地下的空間完美地把這些想法糅合到了一起








「職業生涯猶如漫長的旅行,但基本不離幾個根本問題——




首先是思維與建築的關係;其次是我的建築作品與社會,特別是20世紀與50年代初迅速變化的社會語境的關係。」







用70多年的時間,多西在不斷地尋找建築和印度民族的精神意境




沒有人讓他這麼做,但是多西已經把他這個問題擺在了自己的面前——

印度需要什麼樣的建築、街道、城市?




得知獲得普利茲克獎時,多西說,這又一次堅定了他的信念:「當建築與生活融為一體時,就是一場生命的慶典。」




但是更多的,在那個相對貧瘠的年代,多西用一己之力打開了印度現代建築的大門,讓光照了進來。








圖片來源:googl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人一城 的精彩文章:

這條街,低頭玩手機的人都找不到家......
謝娜張傑生了雙胞胎女兒,這棟挖地6m,破倉庫爆改的「迪士尼」一樣的家,他們一定很需要

TAG:一人一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