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詩歌並不是虛無縹緲的浮云:靈川論詩

詩歌並不是虛無縹緲的浮云:靈川論詩

第 130 期

【 詩人簡介】靈川,原名邱榮根,江西臨川人,省作協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現居江西新余。在《星星詩刊》《詩歌報月刊》《詩潮》《綠風》《當代小說》《陽光》《當代詩壇》(香港)《中美郵報》(美國)《中華日報》(泰國)《千島日報》(印尼)《華僑時報》(加拿大)《北歐華人報》(瑞典)《南美僑報》(巴西)《國際日報》(美國)《歐洲時報》(法國)等國內外百餘種報刊上發表詩歌1055首(組),著有詩集三部,長篇小說一部(電子版),創作業績先後收入《中國詩人自選代表作》(作家出版社)、《中華詩人大辭典》、《國際華文作家詩人傳略》等辭書中。2005年6月至今,先後獲得澳門國際炎黃文化研究會首屆「龍文化金獎」(詩集),「我的航天情結」全國徵文一等獎(詩歌),大美大愛潤龍江徵文大賽特等獎(詩歌),十年發展、點滴印記網路作品徵集一等獎(詩歌),《詩刊》「美麗寧波醉美奉化·春天送你一首詩」優秀獎,「幸福新津·鄉村旅遊年」第17屆國際梨花(杜鵑花)節全國徵文二等獎,首屆紅棉文學詩歌大賽二等獎,《詩探索》「臨川之筆」暨紀念湯顯祖逝世400周年全國詩歌大賽三等獎,《詩潮》徵文大賽二等獎,《星星》詩刊「寶箴塞杯」詩歌大賽三等獎,「國色天香·狼牙山詩畫藝術節」徵稿大賽一等獎等477個獎項。曾應邀赴俄羅斯參加詩歌交流活動,曾因獲獎遊覽了法、德、盧、比、荷等歐洲國家。

靈川論詩(17)

就詩寫者本身來講,我認為,一個人的專註程度和情緒的穩定與否,決定了他的詩寫狀態,並且可以左右詩歌語言抵達的力度,同時還包括立於生活經驗之上的敏銳視覺和思維,包括技術層面里的語言運用和字句的布局,由此構成了詩歌文本的可塑性和它的精神高度。縱觀當前詩歌的運用手法和表現形式,可以歸納為以下四種:一是用語言的錯位和拼接來營造一種詩意的場景。這種錯位,可以是兩個想像中的片斷的組合,可以是兩個不相干的辭彙因為一種氛圍的營造而契合在一起,也可能是為了提升詩意而精心構造的一種鋪墊和渲染。這種拼接,可能是創作過程中的一種奇思妙想,也可能是為了迎合詩意的走向而採取的一種手段。無論是哪一種形式,對詩歌文本的確立和它的可讀性,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二是主觀臆斷式的形式主義寫作。整首詩可以看作是凌駕於生活之上的飄浮物,它有一定的高度,但卻看得見摸不著,詩歌的每一句,幾乎都與現實生活「相差甚遠」,幾乎都與我們感知的東西挨不著邊,沒有具體的人和事,沒有我們熟悉的風物和場景,確切的說,不像一件東西,讓人觸摸後有一種真實感,雖然語言是抽象的,卻又好像讓人看後體味到什麼,讓人看後有一種「若即若離」的感覺,這種浪漫與虛無,遊離與縹緲的創作手法,構成了一首詩歌的筋骨和血脈。三是客觀寫作的思維模式,以及畫面感和現場感,慣穿於一首詩歌的全部。有「拿來主義」的成分,一切都顯得真實和自然,只是在字句的排列和布局上,出現了人為的阻斷和劃分,身臨其境的生活方式和親切熟悉的景物,在每個人的目光和思維的鏡像里,都可以找到它的原型和出處,這種詩歌離生活很近,離一景一物很近,近到可以直視和對話。四是現實與浪漫互為補充又互為照應。這一類詩在現實的基礎上,注入了一些具有唯美、跳躍和靈動色彩的詞和句,讓整首詩有一種基於現實之上所勾勒出來的詩意的畫面感和審美感,給人一種美的享受,至於現實與浪漫各佔多少,沒有明確的界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詩歌是一個很個性化的東西,只能看每個人的發揮和把握的尺度了。

靈川論詩(18)

21、每個人都有對事物的不同看法和理解,把形成感悟和觸動心靈的東西寫成詩歌,是一種從無形到「有形」的過程,這個過程極具個性化,它會讓你的詩歌打上只屬於你的個性標籤,你的話語權也顯露其中。

22、有些人認為寫詩好玩,以玩的心態去寫每一首詩,這種指導思想,導致他玩了一輩子詩而並沒有真正的走進詩里。還有另外一種人,表面上看,他也在玩詩,內心卻有著巨大的虔誠和鑽勁,踏踏實實的玩,認認真真的玩,結果,他的玩勁上了「套路」,贏得了詩歌的「青睞」。

23、要想真正把詩寫好,對於一個人來說,三種準備是不可缺少的。第一種準備:時間。要把充裕的時間留給詩歌,留給你創作、構思、學習的每一個過程。第二種準備:韌性。所謂韌性,指的是堅韌而又執著的詩寫狀態,在心理承受上,這種韌性決定了你對詩歌的熱愛和虔誠度。第三種準備:避擾。避擾是緩解和消除矛盾的一種處置方式。當其它事情與詩歌發生衝突時,在權衡利弊的情況下,巧妙的化解和避開,把專註的重心放到詩歌上來。

24、詩歌除了能給你分行的文字和想像的快樂,除了能給你無窮的寂寞和詩意的生活,除了能彌補你缺少的東西,別的什麼都不能給你,想要得到別的什麼東西,請遠離詩歌。或者面對詩歌繞道而行。

25、詩人是文字的魔術師,他可以把單行的文字,組合成一條河流或者一座大山,組合成城市的繁華和鄉村的牧笛,組合成自然的風光和歷史的畫廊。他可以把簡單的文字變成跳躍的音符,變成一首首暗藏著黎明和曙光的歌謠。

26、詩人創造詩歌,詩歌成就詩人,蘊含著骨骼和鹽粒的詩歌,其本身就具有很強的憂患意識和生命意識,在它的每一個字元里,都閃現著一種銳利而又直抵人們內心的鋒芒,讀一首詩,就會打開一扇快樂的生命之門,就會有一種生命的思考和痛感。

27、一個人如果想要有一種不同於別人的生命體驗和人生閱歷,那就去寫詩吧;一個人如果想要把自己嫁給遠方,讓自己的心靈長出翅膀,那就去寫詩吧;一個人如果想長久的與風景在一起,與探險的驚奇和美麗在一起,那就去寫詩吧;一個人如果無所事事,總感覺做什麼都乏味和時候,那就去寫詩吧,詩歌帶給你的,或許遠不止這些。

28、一朵花的美麗,畢竟是一朵花,一幅畫的美麗,畢竟是一幅畫,一首詩的美麗就不僅僅是一首詩了,它用世界的繽紛多彩和生活的喜怒哀樂,繪成了美麗的風景線,這種包涵著生活底蘊和人文關懷的美麗,是廣闊而博大的,遠遠超過了詩歌的本身,它可以陪伴你走向充滿憧憬和詩意的遠方。

29、文字就像一條亘古的河流,詩歌就像一條風行的船,詩人就像一個匆匆趕海的行者,他在自己鑄造的船里,安放著五穀豐登和田園牧歌,安放著大好河山和盛世繁華,安放著熟悉的柴米油鹽和生活場景,安放著一生的激情和嚮往。

30、詩歌,就是每個人內心那盞散發著暉光的燈,就是燈火闌珊處那個銘刻心懷的背影,就是那隻與亘古相擁又與春光擦肩而過的陶罐。就是蟄伏在鄉村的嘆息聲和城市的輕音樂,就是那個孜孜以求而又懷揣著夢想的前方。

靈川論詩(19)

詩歌評論或批評是一把雙刃劍,其實劍都是雙刃的,只有一邊刃的叫刀不叫劍。詩歌評論或批評應該擔負起攪動詩壇、引領詩壇、把握導向的作用,在這方面,任何時候都不可以低估詩歌批評的力量。說到詩歌評論或批評,如果具體一點,應該體現在兩大塊:一塊是中國的詩歌評論或批評,主要包括五個方面:一是當下中國詩歌的發展與流變,其中包括流派的分布、演變、興衰與發展;二是中國詩歌話語權的影響和在文學中的地位;三是中國詩歌對外交流的滯後性和在世界詩歌中的地位;四是區域詩歌發展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它的薄弱點和相應的對策;五是詩歌發展總體上存在的問題或瓶頸。這五個方面,應該是當下詩歌評論或批評研究的方向和課題。鑒於當下各種評論不少,但以局部居多,把握全局的比較少見,如果有可能,也可以由權威的詩歌研究機構或評論批評機構,每年搞一本詩歌評論或批評藍皮書,把它作為權威的讀本,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揭示中國詩歌發展的整體態勢,對詩歌中的重大事件,以批評的方式,進行扶正和弘揚。一塊是詩人的詩歌批評,針對的是當代詩人的詩歌文本,以及各種形式的、真實動態的詩歌現場。主要包括幾個方面:一是詩歌語言的運用和體現出來的個性特色,通過詩歌評論或批評,指出或提醒一個人並未引起注意的某種缺失;二是對詩歌文本的整體走向進行分析和導讀,以批評的架構評價詩歌文本的言說方式和它存在的問題;三是把所要評論和批評的文本,除了自己跟自己比這個要素之外,更重要的是把它放到詩歌的大背景里進行討論和比較,從中找出值得肯定或值得修正的東西。

靈川論詩(20)

詩歌,就像詩人的羽毛和佩飾,走到哪就把它帶到哪,走到哪,心中的想像就會飛翔到哪,有的時候,它是烘托氣氛和製造浪漫的理由,有的時候,它是釀造甜蜜和孕育快樂的生產線,有的時候,它會成為留在詩人內心的、記錄見證與驚奇的一種珍藏。詩歌的神秘或許還遠不止這些。作為一個寫詩的人,與詩歌結緣,讓我走過了歐洲的一些國家,每到一個地方,我的詩歌就像種子一樣發芽並且生長,記憶猶新的是我在荷蘭發生的一件事。那天早上,我像平常一樣刷牙,刷著刷著,只聽「咣當」一聲,不知什麼東西掉在洗漱池裡了,我撿起一看,是一顆牙齒,當我正準備扔掉它的時候,突然有一種好奇心,或許憐憫與浪漫兼而有之。我仔細看著躺在掌心裡的牙齒,它有些發黃,有些磨損,一副老態龍鐘的樣子,我決定把它帶在身邊,讓神奇的歐洲之旅,成為它最後的棲息地吧。我把它小心翼翼的包裹起來,用塑料袋裝好,然後就上路了。帶著它,也帶著詩歌,我在歐洲大地上穿行,在德國萊茵河畔的美麗風光里,在法蘭克福的保爾大教堂和羅馬廣場上,在「千堡之國」盧森堡的羅佩斯大峽谷風景區,在法國巴黎的城市風光里,我在尋找著牙齒的歸宿。當我登上遊覽塞納河的遊船的時候,心開始沉靜下來,我把牙齒從懷裡掏出來,十分小心的從遊船的一角,把牙齒放了下去,看著牙齒慢慢下沉,我的心似乎也跟著下沉,直到看不見牙齒的蹤跡,我才慢慢把目光收回來,從今往後,牙齒將永遠的離開我,在異國他鄉獨自遠行了。感慨之餘,一首詩的腹稿已經完成,就在那天的晚上,2007年5月4日,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我寫下了《牙齒》這首詩,後來我又寫下了一篇《牙齒在旅行》的散文,登在了一本雜誌上。這首二十行的小詩是這樣寫的:「牙齒//這是一顆有著東方氣質的牙齒/它曾經是我血脈的一部分/在荷蘭的第一個早晨 它勇敢的/出來看世界了 這或許是/史上最風光的牙齒了//在歐洲大地上穿行 牙齒/它想像的翅膀 一定比我/飛得更高更遠更富有激情/我帶著它 一路風行/萊茵河 羅馬廣場/中世紀的街道/廣袤的現代牧場 以及/巴黎的美麗風光 都留下了/牙齒的影子//就在塞納河的遊船上/隨著我的心愿 難捨難分的牙齒/縱身躍入了 蘊藏著法國歷史的塞納河/從今往後 我的牙齒/便以東方牙客的身份留在了巴黎 也留在了/我永恆的記憶當中//」

靈川論詩(21)

31、詩歌的陽光普照心靈,沐浴在它的溫暖之下,就像面對一個指引虔誠的風向標,讓每一個寫詩的人,總在行走的文字里,打點著快樂的行裝。新鮮的生活情趣和獨特的個性風采,在詩意里進進出出,一種孵化著靈魂的快感,隨著嚮往與激情一起飛翔。

32、把心態放進詩歌里,你就是每一個會說話會飛翔的文字,把閱歷放進詩歌里,你就是那個被無數人閱讀又被無數人的目光放大或者定格的影像,把心情的起伏和渲泄放進詩歌里,你珍藏的美和細膩的思考,會被所有共鳴的人收藏在內心。

33、對於寫詩的人而言,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條詩歌的經緯線,無論是縱方向還是橫方向行走,遇到的都是詩歌,都有韻律般的文字,在你的思維里飛來飛去,你的衝動和快感,就是為它而生的,也許這樣的場景,會陪伴你的一生。

34、一個人的內心有詩歌相伴,他就會像一個虔誠的游者,高擎著詩意的旗幟,向著內心的美景出發,藍天碧雲、小橋流水的深處,就是詩者悠遊的樂園。這個時候,你就會感受到什麼是快樂的行走,快樂的心情,快樂的抵達;什麼是休閑的隨意和愉悅;什麼是輕鬆而又絢麗的時光。

35、當你把詩歌交給所有的目光,交給每一個與它握手的人,你就會發現,其實你就是詩歌的一部分,就像輕盈的文字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一樣,你在詩歌里的每一寸浪漫,其實就是在廣袤的大草原里,放牧著一顆鮮活而又綠色的心情。

36、詩歌的美是繽紛多彩的,古樸的美,絢麗的美,典雅的美,自然的美,詩意的美,想像的美,每一個文字都是美的化身,當你真實的走進詩歌當中,你就會感受到,沒有比這些驚奇的發現更加快樂、更加賞心悅目的事情了。

37、我們有理由相信,詩歌本身就是一條亘古不變的河流,在它的河床和水流里,在它的每一朵漣漪和每一片水花里,肯定蘊藏著一個國度、一個民族、一方大地的發展史和變遷史。每一個寫詩的人,既是創造者又是一個虔誠的受益者,我們在寫下每一個文字的同時,也在用心去讀懂一條河流的偉大與崇敬。

38、詩歌是一簇又一簇的風景,它會讓我們永遠在路上,不停的描摹和採摘,當我們置身其中,旖旎的山水和絢麗的風光盡收眼底,它不僅讓我們受到一次次的文化熏陶和洗禮,還讓我們以呵護和倡導的方式,不斷誦讀著亘古悠久的詩歌宣言。

39、相信詩歌並且崇敬詩歌,你就會在它的字裡行間,體味到一柄古銅劍的成色,它讓我們看到了穿越歷史的鋒芒,這也許是一種壯觀而又輝煌的場景,上承高雅,下接地氣,由此鑄造出一個民族不朽的文化和靈魂。

40、詩歌,會讓一個人多角度、多層次、多方位的思維和感慨定格在文字里,定格在詩意和靈動的掌心裡;它會提升一個人對生活的夢想和激情;會讓一個人沉澱在內心的精華和快樂的回味變得多姿多彩。會把飛翔的翅膀,棲息在精神打造的家園裡。

感恩本次圖片提供者石子趙陽老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上詩 的精彩文章:

只等你來,打開一朵花的諾言:愛上詩二十人行詩歌
那心頭,按捺不住的平平仄仄:愛上詩二十人行春的詩意

TAG:愛上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