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這些地方的事情皇帝說了不算,這兩種人說了才算

古代這些地方的事情皇帝說了不算,這兩種人說了才算

在古代,皇帝是一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正所謂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不過,皇帝雖然坐擁天下,但畢竟也只是個凡人。中國土地面積龐大,人口過多,加上古代通訊條件不發達。皇權想要全面滲透到最基層社會,那幾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此就有了「天高皇帝遠」的說法。

古代這些地方的事情皇帝說了不算,這兩種人說了才算

事實上,在古代的鄉村,皇帝只是名義上的統治者,而真正掌握實權的是兩種人:鄉紳和族長。

鄉紳一般是有一定地位的讀書人,比如退休回鄉的官員、科舉及第未仕或落第的士子。他們並非朝廷任命的官員,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沒有公務員編製。但他們卻擁有近似於父母官的權威。鄉紳屬於官府和農民之間的過渡階層,他們擁有部分特權,比如豁免勞役,可以穿著受人尊敬的長袍。

古代這些地方的事情皇帝說了不算,這兩種人說了才算

鄉紳共同主管本地的公共事務,比如修橋造路,籌措學校、書院,組織祭祀活動等。如果當地遭受災難,鄉紳會組織對流民、老人、貧民的救助。朝廷的各種政令,都是由鄉紳傳達給村民。村民如果有什麼民情有必要向上面反映,也都是由鄉紳代為轉達。

由於家庭條件優越,鄉紳家庭中不但多子多孫,其後代出現有才之士的概率也較多。當改朝換代發生時,一些大的鄉紳世家會在雙方陣營中都會有自己家庭的成員。這樣無論哪方陣營掌權,鄉紳世家都可以繼續牢牢掌握其在地方的勢力。因此,這些世家大族都渴望子孫滿堂。

古代這些地方的事情皇帝說了不算,這兩種人說了才算

除了鄉紳外,在鄉村宗族中,族人會共同推舉族內德高望重的男性長者為族長。族長擁有很高的宗法權力。宗族內部的大小事務,都是由族長說了算。小到家庭糾紛,大到祭祖活動,都需要由族長主持。族長的權威受法律承認。族長會力圖保持宗族中的秩序,盡量不讓族內的糾紛鬧到官府訴訟的程度。如果村民違反了族規,族長可以視情節嚴重程度給予處罰。如果村民中有發生兒子虐待父母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族長甚至有權判處不孝子死罪。從這方面說,宗族是一種超越階級界限的擁有自治權的組織。

族長對於保持宗族內部團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當天災或戰爭來臨時,村民們在族長的帶領下,更有機會渡過難關。

古代這些地方的事情皇帝說了不算,這兩種人說了才算

因此,在交通、通訊都不發達的古代,鄉紳和族長構成了鄉村封建統治的核心。一旦這兩者出現缺失,鄉村基層可能會很快就出現無序、混亂的情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夜讀史書 的精彩文章:

民國時期兩位著名的「千金」棄婦,丈夫都是才華橫溢的大人物
此人哥哥是皇帝,兒子是皇帝,自己大權在握,但卻過得很窩囊

TAG:夜讀史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