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疼」查出肝癌晚期 體檢的哪些項目比較重要?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胃疼」查出肝癌晚期
52歲的張先生喜歡喝酒,去年開始感覺心窩下方隱隱作痛,以為是胃出了問題,於是買了胃藥吃。
最近,胃口越來越差,還摸到腹部上方有一包塊。後來到醫院一查,居然是巨塊型肝癌。由於發現得太晚,這位先生現處於晚期肝癌,不能進行手術只能接受保守治療。
據不完全統計,約37%的肝病患者患病初期都誤以為是「胃病」而貽誤診療。
肝病由於發病初期癥狀不典型,出現食欲不振、噁心、腹脹、上腹部不適等,很容易與胃病相混淆。
如果出現疑似胃病癥狀,不要自行用藥,應到醫院檢查明確診斷,尤其是經常喝酒、攜帶有乙肝病毒或既往有膽道疾病史者更應小心。
如果患者長期把肝病當胃病治,擅自服藥,結果很可能使肝炎發展成肝硬化晚期或肝癌,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肝癌3大「元兇」
肝癌3大「元兇」:病毒、膽道病、脂肪肝。
乙肝病毒是誘發肝癌的最大隱患,在我國約80%的肝癌患者都是由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攜帶者轉變而來。
(乙肝病毒引發肝癌的途徑,是由於人體感染了病毒,病毒在體內複製活躍對肝臟造成損害,釀成慢性肝炎,長期的慢性肝炎又導致肝硬化,繼而發展成肝癌。)
這一過程比較漫長,需要超過十年以上的時間。
其次是膽道系統疾病,例如肝膽管結石以及肝吸蟲病,都能誘發肝癌。
雖然肝、膽疾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不同,但在某些層面上互相影響,而且最終都有可能導致肝功能不全,甚至慢性肝衰竭。
此外,目前國際最新研究表明,脂肪肝也可以導致肝癌,而且發病呈現上升趨勢。嚴重脂肪性肝炎也能導致肝硬化,最後也可發展成肝癌。
提醒,肝病發病初期癥狀往往不典型,因此患者常常延誤了治療時機。
體檢是及時發現肝臟疾病的有效手段。
無論有無癥狀都要重視體檢
要提高肝癌的療效重在提前預防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由於乙肝病毒攜帶者和慢性乙肝患者可能沒有不適癥狀,或癥狀不明顯,因此很少有人會主動定期體檢。
但是,慢性肝炎有可能發展為肝硬化,乃至肝癌。
因此,定期體檢隨訪十分重要,能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治療,減少發生肝硬化、肝癌的機會。
?長期乙肝病毒攜帶者、肝硬化患者、長期酗酒人士、甲胎蛋白輕度升高人士,是肝癌的高危人群,建議每3個月檢查一次。
對於體檢的內容,對普通人而言,每年進行一次全面體檢很有必要,主要檢查項目包括:肝膽B超、抽血化驗肝功、乙肝兩對半和甲胎蛋白,對於曾經輸過血的人士還要檢查丙肝抗體。
如果檢查結果正常,沒有乙肝或丙肝病毒攜帶,保持每年體檢一次即可。
?如果發現有攜帶乙肝或丙肝病毒,乙肝患者則在上述項目加檢查乙肝病毒DNA;丙肝患者加檢查丙肝病毒RNA。
乙肝或丙肝病毒攜帶者體檢次數要較常人頻繁,即使沒有出現不適癥狀,也要定期體檢,最好每年2—4次,每次檢查4項內容,即肝功能、乙肝病毒DNA、甲胎蛋白和肝臟B超。
建議,普通人應每年進行一次肝臟檢查。而乙肝病毒攜帶者、肝硬化患者、長期酗酒人士、甲胎蛋白輕度升高人士,屬於肝癌的高危人群,即使沒有不適癥狀,也要每3個月檢查一次。
註:文中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探討:右肝區不適或疼痛 是肝癌前兆嗎?
※腫瘤標誌物升高=得了腫瘤?你是不是被嚇壞了?
TAG:肝癌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