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寧夏固原店河齊家文化墓葬清理簡報

寧夏固原店河齊家文化墓葬清理簡報

寧夏固原店河齊家文化墓葬清理簡報

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1965年5月,寧夏博物館在固原文化館的協助下,於固原縣河川鄉店河村清理了六座齊家文化墓葬。這些墓都是當地群眾在平田整地時發現的。墓地位於河川鄉店河村西北約0.5公里的山坡地上,一條名為店子河的小河,由西向東從坡地南面流經,由於長期水土流蝕,坡地較陡,東面臨溝,墓地高出現在河床約120米。六座墓中M1-M3保存較好,現簡報如下。

一、墓葬形制

M1 墓口在農耕土層下,墓坑長方形,長2.80、寬1.45、深0.50米。單人葬,側身屈肢,上、下肢屈折較甚,方向240°。在頭部、背側及足下放置陶紡輪1件、陶器36件,另在頸部有串珠、綠松石飾各1件、齒槽骨片40餘枚(圖一;圖二,1)。

M2 墓坑也為長方形,長2.10、寬0.95、深0.55米。單人側身屈肢葬,方向203°,頭的上方及足下放置陶器9件,頸部及胸前有串珠、綠松石飾和骨片等(圖二,2;圖三)。

M3 墓坑為橢圓形,東壁開一短墓道,連同墓道長2.30、寬1.70、深0.70米,單人屈肢葬,骨架保存尚好,頭骨只剩下顎骨,方向252°。隨葬品甚少。除填土中(距墓底0.53米)有一夾砂陶罐外,只在頭端隨葬石錛和石斧各1件(圖四)。

二、隨葬器物

共出土隨葬品52件,分石器、陶器、骨器三類,以陶器為最多。

石器 4件,有斧、錛和綠松石飾三種。

斧 1件(M3:2)。磨製,長方形,長約13厘米,刃部有磨損痕。

錛 1件(M3:1)。長方形,通體磨光,單面刃,長5、寬3.2厘米(圖七,1)。

綠松石飾 2件。M2:7,外形為一束腰、兩面內凹的圓形陶器,在其一面周圍粘有17枚小的薄平綠松石,徑2.8、高1.3厘米(圖七,2;圖八,7)。M1:10,形狀相同,出土時綠松石與陶器已分離。

陶器 46件,有瓶、雙耳罐、單耳罐、罐、紡輪。

瓶 1件(M1:4)。細泥紅陶質。鋬狀單耳,耳上端與唇緣平齊,飾兩行圓點紋,鼔腹,器表素麵,打磨光亮。口徑9、高13.4、底徑7.2厘米(圖五,4)。

雙耳罐 5件,均泥質紅陶。M2:1,扁平耳,侈口高頸,鼓腹,平底,近底部飾橫向籃紋,口徑8.6、高11.9、底徑5.2厘米(圖版壹,5;圖五,2)。M2:2,口緣已殘,寬圓肩,肩腹之間有雙小耳,腹內收,小凹底,肩部彩繪,均勻地繪出六個圓圈,內填方格紋,下部為一圈帶紋和波浪紋。殘高19.6、底徑8厘米(圖版壹,2;圖六)。

單耳罐 8件。均夾砂紅陶質,外表紅褐色,有煙炱痕迹,飾橫向繩紋、豎劃紋或籃紋。M2:3,侈口,鼓腹,平底,滿飾橫向繩紋,在其上飾豎行劃紋,口徑7.8、高9.2、底徑5厘米(圖版壹,6;圖五,3)。M1:22,口外侈,長頸,圓腹,口沿下和近底處飾橫向籃紋,肩腹飾繩紋和劃紋,口徑9.2、高16.6、底徑8厘米(圖版壹,1;圖五,7)。

罐33件,可分三式。

I式:夾砂紅陶。口外侈,圓腹,器身滿飾橫繩紋,外表有煙炱痕迹。M1:32,口徑13.2、高24.8、底徑9.6厘米(圖五,1)。

II式:數量多。泥質紅陶。寬沿侈口,鼓腹,平底。腹部飾橫向籃紋。M1:1,頸部飾一周錐刺紋,肩部素麵,腹飾橫向籃紋,口徑22.4、高29.2、底徑11.2厘米(圖版壹,3;圖五,6)。

III式:數量也多。泥質紅陶。由於這類罐器形大,頸和腹皆分別製作,然後粘接而成,肩部內壁留有明顯的粘接痕迹。M1:28,小口外侈,長頸,廣肩,深腹,素麵,底內凹,沿下飾橫向籃紋,頸部有一周錐刺紋,腹部飾橫向籃紋,籃紋之上另加附加堆紋,口徑14.4、高40、底徑12.3厘米(圖版壹,4;圖五,5)。

紡輪 1件(M1:7)。泥質紅陶。圓餅形,中心厚、邊緣薄,無紋飾。徑7.4、孔徑1.7厘米(圖七,3)。

骨器 有齒槽骨片和骨珠二類。

齒槽骨片 45枚,均出於M1、M2。用薄長骨片製成,兩面平整,長方形,長1.7-2 .1 厘米不等,在長邊的一側或兩側刻齒槽,齒槽數目少者2個,多者6個(圖八,1-6)。

骨珠 1千餘枚,出土時呈串狀,分布在M1、M2人骨的頸部,徑0.2-0.37厘米,孔徑0.1-0.15厘米(圖九)。

三、小結

這次清理的墓葬雖然只有六座,而且只有三座較為完整,但據近年來的調查和發掘工作證明,這類遺存在寧夏南部的固原、海原、西吉、隆德等縣和甘肅的東部地區卻有廣泛的分布,因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墓葬全為單身屈肢葬,與甘肅永靖大何庄、秦魏家、青海樂都柳灣齊家文化墓地以仰身直肢為主的葬式顯然不同①也沒有大何庄、秦魏家、柳灣墓地出現的合葬墓。相反,卻和甘肅廣河地巴坪半山類型墓地全為單身側卧屈肢的葬式相同②。因此,就葬式而言,店河墓地較多地接近於半山類型。

店河墓地的隨葬品,石器較少,而陶器為主。其中少量隨葬品和地巴坪、柳灣半山類型墓葬所出者相同。店河M2:2彩陶罐,無論器形和彩繪花紋都和廣河地巴坪半山類型的M37:4彩陶瓮相同③。此外,店河墓地所出齒槽骨片,在青海柳灣半山、馬廠類型的墓葬中也有出土④。由此可見,店河墓地具有一些半山類型的因素。

但是,店河墓地卻又明顯不同於地巴坪和柳灣的半山類型墓葬。地巴坪所出陶器,以彩陶為主,數量占陶器總數的百分之九十以上⑤。青海柳灣半山類型墓葬的彩陶也佔全部陶器的三分之二⑥;而店河墓地的彩陶則數量極少。店河墓地的其它陶器,也不見於地巴坪、柳灣的半山類型墓葬。從而,店河墓地明顯區別於半山類型。

店河墓地的陶器,顯示了和齊家文化較多的相似性。常見的雙大耳罐、單耳罐等器形,和青海柳灣、甘肅秦魏家等齊家文化墓地所出的十分相近,如店河M2:1雙大耳罐,和柳灣II3式775:2雙大耳罐相同⑦;店河M1:4單耳罐和秦魏家III式M115:2單耳罐相似⑧。店河M2:3單耳罐和武威皇娘娘台M15:1器形相同,只是紋飾有別而已⑨。

但是,店河墓地中的很大一部分陶器,卻具有本地區所獨有的明顯特點。如泥質紅陶大口鼓腹罐(如M1:1)、小口平肩深腹罐(如M1:28)、夾砂紅陶圓腹罐(如M1:32)等,為甘、青地區齊家文化所不見,卻為寧夏南部和甘肅東部這類遺存所常見。

綜上所述,店河墓地具有少量的半山類型因素而陶器則更多的顯示出和齊家文化的相同性。儘管部分陶器具有本地區明顯的特點,但就總體來說,仍應屬齊家文化。把店河墓地看成是齊家文化的一個類型是比較適宜的,「應代表齊家文化在寧夏和隴東地區的一個地方類型」⑩。

由於店河墓地比甘、青地區的齊家文化具有較多的半山類型因素,其年代可能比甘、青地區的齊家文化為早,這對探討齊家文化的起源將有一定的啟發意義。

照相董宏征,繪圖高雷、邊文娟,執筆鍾侃。

注釋

①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甘肅隊:《甘肅永靖大何庄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報》 1974年2期;《甘肅永靖秦魏家齊家文化墓地》,《考古學報》1975年2期;青海省文物處考古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青海柳灣》。

②⑤甘肅省博物館文物隊:《廣河地巴坪半山類型墓地》,《考古學報》1978年2期。

③同②,圖版一一,5。

④見《青海柳灣》,圖版三七,1-18;圖版六,1、6、1 0。

⑥同④《青海柳灣》上,32頁。

⑦見《青海柳灣》,圖版一八一5.

⑧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甘肅隊:《甘肅永靖秦魏家齊家文化墓地》圖十五,9。

⑨甘肅博物館:《武威皇娘娘台遺遷第四次發掘》,《考古學報》1978年4期,圖版一二,1。

⑩陳顯、洪方:《隴東鎮原常山下層遺存淺析》,《考古》1982年4期。

本文出自:《考古》1987年第8期,673-677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略論西夏的凈土信仰
寧夏固原市南塬唐墓發掘簡報

TAG: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