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猛,你媽喊你回家吃飯了!」

「王猛,你媽喊你回家吃飯了!」

愛的協奏曲

 理查德.克萊德曼鋼琴曲精選

Richard Clayderman 

00:00/03:47

前不久,一位12年春節沒回過家的北大畢業留美學生王猛寫了萬字長文,數落父母「過度關愛」,公然與父母決裂,一時間佔據了各大平台新聞,眾說紛紜。

王猛在文章聲淚俱下直言不諱:

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的是出類拔萃的模範!

我母親一直傾向於把我關在家裡,喜歡按自己的喜好包辦事情。

從他如數家珍般回憶兒時經歷的「陰影」,到他列出各種諸如「母親不接納自己」「認知失調」等種種他認為父母有錯的觀點,讓我聯想到在玩具櫥窗前撒潑打滾的小朋友。

而王猛的父母,在採訪中亦表現出「驚詫」,矛盾體現為一方面依然不解和掩飾王猛的做法,另一方面並未有自我覺察和反思——

孩子好好的怎麼就這樣了?

雖然這樣了,但寫了信,講的都是小時候的事情,還是想家的嘛。

文中,王猛不避諱自己「內向、敏感、不善交際」的性格弱點,並認為這與父母一直以來的「肆意操控」「衝突」「炫耀」有關,父母的「過度關愛」以及缺乏親情,讓他沒能樹立足夠的信心,認為「父母的愛其實是傷害,過去的經歷無法與我的認知調和。」

讀完他寫的萬字長文,字裡行間記錄著對父母的怨恨和放不下的過去,傷害並非朝夕,悲哀在於終將相互傷害。

我們無從考證王猛所說是非對錯,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但就其12年不歸家,直至而今寫下萬字文盡訴父母的做法,無疑抱著和父母決裂的意念和勇氣。

我們無意置喙王猛和父母之間的種種,但如果僅抱著和父母決裂,爭一輸贏,恐怕其選擇就讀心理學博士來完成的自我救贖之路,也未必圓滿。

總之,就王猛「萬字文」的做法,無疑將自己和父母推至風口浪尖,頗有決一高低的意味,恰如對簿公堂,圍觀的多是吃瓜群眾,對自我救贖根本於事無補。

佛說:握緊拳頭,你的手裡是空的;伸開手掌,你擁有全世界。人生本就苦難重重。選擇直面苦難,積極找到自律成熟的解決問題之路,方為智慧。

原生家庭帶來的痛苦和不如意,可以激發我們改變的勇氣,但唯有通過認識自己,改變自己,才可能改變別人。

任何時候,面對問題,智慧的人不會因害怕痛苦而選擇逃避,只有懂得直面向前,坦然承受問題帶給自己的痛苦,直到把問題徹底解決,而王猛12年逃避歸家的做法,無疑缺乏這樣的智慧。

GIF

社會心理學家海德指出,基於社會視角、自我價值保護傾向,面對失敗不如意時,個體通常傾向於外歸因,這亦是一種心理自我防禦。這恰如王猛說到自己「內向、敏感、不善交際」的性格缺陷,並把這歸咎為父母「過度關愛」導致。

王猛言辭中屢屢說到童年和青少年時期,被父母包辦的種種,以此來說明自己一直被操縱所帶來的傷害,這也恰恰屬心理學自我防禦保護的表現,雖可緩解或轉移焦慮消極的負面情緒,但如果過度依賴,亦可能造成防禦失效,長期的結果將導致更深度的焦慮、壓力或惡性循環,阻礙自我救贖和身心健康。

簡言之,如果王猛依舊不顧一切選擇逃避問題和痛苦,不僅錯失了解決問題、失去心靈成長的契機,時間長了,容易罹患上妄想、神經類心理病症,長期的心理疾病會使人心靈停止成長,萎縮或退化,心智永遠難以成熟。

王猛有直面痛苦的勇氣可圈可點,更要懂得苦難所具有的非凡價值,勇於承擔和面對困難,堅定不移尋找解決問題之路,並能在痛苦中獲得智慧,才能真正走上自我救贖的心智成熟之路。

對於王猛的父母,真正懂得自省和改變,而非僅停留於表面的和解,實非易事。

王猛能夠全然挑畔和反抗父母,是好事。這說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無可替代。哪怕他盡訴種種如撒潑打滾,好比退行至十歲孩兒,也是促進彼此成長的好開端。

此外,為人父母當懂得覺察:一直以來,家庭教育中,孩子是否一直是父母的最愛?如果是,當懂得將生命的重心轉移至夫妻關係中來,努力讓自己過好,尊重孩子當下逃避或反抗的言行,尋求愛與自由的成長之路。

尤其應當注意的是,父母應當試著同理王猛的情緒感受,不要執著於「萬言書」中的種種是非對錯。任何時候,懂得重視孩子的情緒感受與需要,這是喚醒父母和孩子之間深度情感聯結的根本。

每個人的童年都帶著不同程度的創傷長大,父母和孩子之間彼此相愛,本屬天性。如果我們曾經破壞太多,任何時候,懂得反思和自我覺察,懂得真正接納、理解和尊重對方,那麼,斬斷家族輪迴鏈條,並非夢。

願不久,王猛能夠微笑面對母親喊「回家吃飯」的眷戀和呼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與自由小屋 的精彩文章:

TAG:愛與自由小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