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逆天」深度作文彰顯思考的魅力

「逆天」深度作文彰顯思考的魅力

當一個人對自我以及自己身邊的事物都有一個透徹的理解,會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明白而精彩,精神生活充實,靈魂變得有趣。

6日,寧波華天小學王老師的微博「我們1班王悅微」上曬出六年級小學生小邵的作文《沙漏》,其中小邵對時間的理解讓網友感到震驚。小邵寫道,「如果將我出生的那一刻定義為擁有全部時間的話,時光確實從我手中流逝了,但如果將我死去的那一刻定義為我擁有了自己全部時間的話,那麼我一直都未曾失去過時間,而是一直在獲取時間」。(3月8日《法制晚報》)

充滿哲理的話語,顯得成熟的文字,敘述的還是關於時間這種宏大、高深的話題,可能很多大人都寫不出這樣的感悟,竟然出自一名六年級小學生的筆端,不得不讓人為之點贊。若僅止於此,只能說明小邵的文章在同齡人中確實出類拔萃,之所以能引來如潮好評,歸根結底在於小邵的文字背後,折射出的思考的魅力、思想的感染力,引起了人們的共鳴。

正如老師對小邵的點評,「帕斯卡說:『人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考的葦草。我們的全部尊嚴就在於能思考。』我很高興,看到了一根葦草在我們班茁壯成長。很榮幸能成為你的老師,能得以分享你這些認真而精彩的思考。浸潤於書中的人生必然會擁有一份與眾不同的豐厚和深刻。祝你從中得到快樂,也期待你寫出更多更好的文章。」

生活因思考而精彩,人生因思考而不同。不由得想起哲學上的終極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往哪裡去?」乍一看顯得無厘頭,但沉下心來靜想,要是對自我認知不夠,未曾深度地自我剖析過,也沒有對自己的人生之路有過良好的規劃,一時之間則會讓人不知所措,不知如何作答。

換句話說,閱讀和思考雖然不能讓人擁有「千鍾粟」「顏如玉」「黃金屋」,不能直接改善一個人的物質生活狀態,但當一個人對自我以及自己身邊的事物都有一個透徹的理解,或者說都曾努力探索過事物表象背後的本質,起碼不會懵懵懂懂地生活,而是會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明白而精彩,精神生活充實、靈魂變得有趣。

遺憾的是,對於不少人來說,正應了網上那句話:「我們走得太快,靈魂都跟不上了。」工作與生活的雙重壓力,驅使著人們不斷地向前奔跑,以至於忘記為何出發,也忽略了沿途的風景,只知道行屍走肉般地奔向目的地。因此,在空閑的時間裡,每個人都應該多看看書,多看看風景,然後不妨認真思考一下小邵所指出的:流逝的時間流去了哪裡?又該如何珍惜這一直獲取的時間?(春城晚報 評論員劉孫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