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信息過載時代,優質內容從何而來?

信息過載時代,優質內容從何而來?

當人們需要一個平台來分享精彩創意、獲取可靠信息、生成優質內容時,社交媒體就此湧現。當前,諸如今日頭條,微博,和微信在內的各類平台,都旨在為全球用戶提供生成和分享內容的大本營,且惠及人人。理想狀況下,用戶希望所獲得的信息不僅優質,而且多樣。內容創作者們的很多訊息,都是在爭奪在線用戶的關注,這刺激了他們之間的良性競爭,但與此同時,也致使在線內容的質量不斷下降。

為搏眼球,很多創作者不得不互相借鑒,其內容大同小異。據報道,研究人員就社交媒體上分享信息的質量以及該信息是否對受眾有益,進行了一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內容多樣性遠遠不足,而信息過載則愈演愈烈。社交媒體上分享的大部分內容並未使用戶從中受益,究其根本,在於此類超載的信息絕大多數都是假新聞,假數據。

虛假新聞,這裡指的是企圖誤導大眾的虛假媒體報道。

最近,連Twitter也陷入了殭屍粉的新聞報道。今年早些時候,Facebook創始人Mark Zuckerberg分享了其解決當前社交媒體深陷的「虛假新聞」問題的計劃。近年來,Facebook因未能濾除虛假新聞及明目張胆式的惡言而導致用戶體驗降低,從而引發批評浪潮。此外,不實數據,亦或虛假新聞,也是內容平台的一大病症。騰訊這一媒體巨頭,也在定期與之作鬥爭。據報道,這家中國互聯網巨頭每天識別並刪除的虛假故事高達140萬個。報道還指出,僅2017年,騰訊在微信平台上攔截的虛假信息就高達4.9億條。虛假數據的泛濫,使得平台的可信度不再。這不僅限制了內容創作者本身,也影響其所創內容對於受眾的傳達。此類問題,若一再放任,內容創作者和廣告商將難以獲得其所期盼的關注和應得的報酬。不僅如此,由於信任的缺失,讀者在面對眾多資訊整合平台和社交媒體平台的時候,也是萬般糾結。虛假新聞的堆疊,使得讀者難以相信其所閱讀的內容,這也最終造成了各大媒體平台極差的用戶體驗。

近期,騰訊創始人張志東,就本國內容創作的質量和可信度這一問題發表了相關看法。他認為,技術不僅能給人們帶來巨大的權益,也會對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並引發新的社會問題,而且近期其中一些問題已經開始暴露,比如社交媒體的虛假新聞。志東談到,他也感受到了社交媒體上的信息過載,覺得這是勢不可擋的。這也反映了全球數百萬用戶每天登錄各種平台時的體驗:用戶們深陷於過剩繁雜的內容之中,且這些內容真假難辨,價值微弱。

但是,也有一些主流社交媒體平台正試圖遏制這一問題。例如,UNetwork正在採取不同的方法來為用戶提供優質內容。當談及預測市場,人們往往覺得這隻適用於股票,體育及其他金融相關領域,但其實,這也適用於內容領域。平台上已創建的各種內容,都由用戶選擇並決定其傳播的可能性。假設,我們選定一位用戶,向其推送優質內容,該用戶又將此優質內容呈現給其他用戶,供其選擇。這一整個內容選擇體系就決定了內容的價值,使其定位準確,且滿足了用戶對內容可靠性的需求。用戶往往更容易相信他人認證過的信息,因為這會使他們確信,此類信息是值得再次閱讀的。

這一基於市場的預測平台,也會保證內容評估的透明度。對於許多內容創作者而言,一大問題就在於眾多社交媒體平台設置的富有挑戰性的演算法程序,僅僅提升那些已經極具影響力的內容創作者們。

當下,主流媒體平台對其用戶的控制,已然僭越。他們剝奪了用戶保護其內容隱私和分享內容的權利。且當這些平台更改演算法程序時,許多小型用戶都會受到影響。例如,最近Facebook調整演算法後,一家數字出版商慘遭衝擊,被迫歇業。

可想而知,用戶在社交媒體上所能獲得的信息,僅佔一小部分。UNetwork正在創建真正的與世界共享,從而將為用戶提供各種各樣的優質內容,這一做法終將是值得的。畢竟,用戶,才是社交媒體向來所關心的,讓內容創作者和用戶成為主導也是貫徹這種理念的一部分。

逐漸賦予用戶權利,才是主流社交媒體的應循之道。如果內容不是來自於用戶,那麼社交媒體也就不復存在。社交媒體應該擁護好內容背後的用戶,而不是一味強調內容所有權。只有這樣,社交媒體生態圈才能繼續發展,造福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布斯 的精彩文章:

亞洲科技IPO或超美國 香港誓重奪冠軍寶座
為挺進中國市場,Facebook和谷歌找新夥伴繼續嘗試

TAG:福布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