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對夫妻必有1對離婚,我卻點贊那離婚的人

3對夫妻必有1對離婚,我卻點贊那離婚的人

歡迎閱讀分享人話先生的文章

人生的一切變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陰影構成的。——列夫·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And the Winner Is

 On s"aime

Gérard Darmon 

00:00/03:55

仙牲最近對一組數據感興趣,是杭州民政局公布的,也不知道為什麼在這時候公布,難道是因為女神節到了的緣故?為什麼偏在這個節日公布?

2017年,杭州每天有180對結婚的新人,但每天也有68對離婚的舊人。拿計算器一算,算出來離婚率是37.8%,等於說每3對結婚的人中,就有1對是往後要離婚的。

不知大家看明白沒有,反正我已經驚掉下巴了,想到最近80歲的瓊瑤小姐姐接受採訪時說:「年輕時認為愛情可以天長地久,現在,經歷了太多,知道愛情沒有天長地久。」唏噓不已。

更驚人的是,離婚的趨勢還在擴大,而結婚的人數卻沒什麼增長。2017年,杭州結婚登記65633對,比上年增加3.8%;離婚登記24740對,比上年增加17.6%。

那麼到明年,每3對新人結婚又將有多少對新人離婚呢?肯定不止1對,但應該不會超過2對。杭州,國內最與世界接軌的城市之一,這樣的婚姻趨勢具有典型性。

數據驚人歸驚人,習慣了也就以為常了。

你看現在,一上網、一打開微博,鋪天蓋地的消息是哪個明星和另一個明星鬧婚變,哪個明星又和哪個搞曖昧,最終以離婚收場。負面消息太多了。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多公眾號在齊刷刷唱衰婚姻,尤其對女孩子,他們在竭盡所能討(哄)好(騙)。

比如「某蒙」,昨晚發文《宇宙第一難題:如何愛上自己的老公》,潛台詞是,所有女性本是不愛自己老公的;「某少年」前晚發文《女生曬男友結婚前後對比照,看哭朋友圈百萬女人!》,大概看下來,講男人結婚後,什麼都會變得很爛……

婚姻被唱衰的結果,是越來越多的人恐婚,不論男人女人。就算結婚了,也是能拖則拖。去年,杭州男性平均結婚登記年齡33.1歲、女性31.0歲,與2016年同期相比,均晚了1.3歲。

恐婚的邏輯也很簡單:婚姻既是圍城,我為什麼還要進城?換句話說,既然結果註定是杯具的,我為什麼還要掉進坑裡?

……

然而今天,仙牲卻要說,那些結過婚的人,那些離婚了的人,不管經歷了什麼,他們都值得人欽佩。

婚姻走到現代,是相對自由的,一般是感情到位後兩個人共同的選擇。但,如果婚後情形與婚前期望有所差別,或者雙方性格不合,就很容易失望。

尤其是,隨著女性經濟地位越來越高,也減少了對男方的經濟和心理依賴,等於說,誰也不願勉強過日子,開心就合,不開心就散,人之常理。離婚成了最有效的解決方式。

說得輕巧,你以為離婚不需要勇氣嗎?

就說女人吧。我一個朋友的朋友,從北方遠嫁到杭州,她是一個很浪漫的人,而老公卻是鋼鐵直男。直男,不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變彎。他們相處了10年,生了個兒子,日子也一天天變好,她卻說,日子越來越難過,天天爭吵,最後實在過不下去,她提出了離婚。

離婚,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也容易,但下決心很難。

要知道,她把青春的重心都給了他,幾乎沒有自己的事業,生活怎麼辦?兒子是無辜的,如何給孩子一個交代?一個人一座城,當放棄了這個人,她還要繼續留下來嗎?

最終,她鼓起一生最大的勇氣,彷彿重生一般,離婚了。她找了一份工作,收斂自己的浪漫,拾起獨立人格,把孩子帶回自己身邊撫養,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她沒有離開這個城市,喜歡,也就留下來了……

離婚是需要勇氣的,遑論因為離婚還會背負觀念上、法律上的麻煩。如果一個人為了自由,最終拋棄法定束縛,TA是現代的人,TA的勇氣值得欽佩。

結婚呢?也需要勇氣,更需要勇氣。

女生恐婚,恐怕大多因為怕男人對她不好吧。仙牲是個男的,這一點不怎麼了解,大概講講男生的角度。

有些時候,男人恐婚可就是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優秀,或者說,還沒準備好。我一個朋友40多歲還沒結婚,問他為什麼,他哭笑:事業還沒穩定,萬一結婚生小孩怎麼辦?

哎!我有時候就在想,什麼才叫準備好,你看我們村那些小夥子,20歲出頭,娃都出來了,他們有什麼事業?沒有。但在城市裡,許多男人就有這種焦慮,似天生的。

為什麼會有這麼深的焦慮?

我猜根本原因還是,他們並不相信愛情,或者說,對自己、對異性都不夠有信心。這不是降低要求這麼簡單的事情。

但也不能怪他們。現代社會人的心靈,如此自由以至於濫情,又有什麼是穩定、可靠的呢?如開頭所講,我們幾乎每天接觸到婚姻失敗的信息,失敗的婚姻太多了,如果你不夠優秀,該拿什麼去維持一個穩定的婚姻?

所以有人就說了,分手總好過離婚,在結婚之前選擇了分手。這說法對,也不全對。

看起來,這些人是受傷了的,感情經歷過,也失敗過。這就需要療傷,療傷又是漫長的過程,只能靠自己慢慢走出來。

人啊,不管男人女人,漫長一輩子,都必須接受三樣東西:接受現在的自己,接受自己的過去,接受自己的父母。尤其是前兩者,重中之重。必須接受,是因為即便對現狀或過去再不滿意,也不得不接受。

如果一個人,TA鼓足勇氣,賦予自己二次生命般地選擇進入一段婚姻,TA值得欽佩。

如果TA是個女人,在信息渠道暢通、被日益告知不可隨便嫁人的情況下,她毅然而然嫁給了一個人,那麼她對未來是有遐想的,對生活是有勇氣的,對那個人是足夠有信心的。

她,值得人欽佩。

如果TA是個男人,在自己不夠優秀,現狀煩亂不已,前途如濃霧迷茫時,他卻能快刀斬亂麻,把她娶回家去,那麼他對那個人是珍惜的,對婚姻是有期待的,對自己的未來是有底線的。

他,值得人欽佩。

我大學同學跟我說,如果她以後有了孩子,她一定不允許孩子早戀。然後我說,為什麼要這麼強制她,明明我們也是過來人。她說因為早戀太痛了。我說,可是只有讓她去經歷了她才會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也許經歷的過程很痛苦,但那種體會,是自己的,是誰也不能偷走的。

婚姻,也是一樣的道理。

克爾凱廓爾說,婚姻是勇敢者的遊戲,怯懦者在一旁靜觀他人風起雲湧。表面上,旁觀的人什麼事情都清楚,看淡一切,好像活出更高境界,實則TA只是膽小。

你看人家30歲,已經有一段事實婚姻了,已經有一個孩子了,小哥哥你有啥?TA氣急攻心卻無法反駁,自言我還年輕呢。

活人應大膽向前走,去體驗未知的一切,去過完整的生活。

可惜在這些方面,網路上一大批有話語影響力的意見領袖,如某蒙、某少年等公眾號,嚴重存在廣告主心態,為討好而竭力討好,從來不說人話,從不給人以鼓舞。他們一味地唱衰婚姻,唱衰歸唱衰,又給不出任何的解決方案。

……

誰說不結婚就人生不完整了!隱約有人在抗議,抗議有點道理。婚姻失敗了怎麼辦……又有人抗議,這就沒道理了。

你看,就算人家離婚了,但至少經歷過生活的親身經歷好過任何角度的局外觀察,經歷過的人將變得立體豐滿,有故事,有趣,有味兒,在這世上,若要留下什麼,可不就是生活的體驗

孩子呢?孩子是孩子父親的,但也是她的,反過來說一樣的道理。我就享受目前的單調和孤獨,又怎麼樣?這麼說好像很有道理,竟無力反駁。

……

Anyway,人生,從來不是線性的美好,起起伏伏總很正常,婚姻亦然。我們要(能)做的,是儘可能背負一切又放下包袱,勇敢前行。

關注這個號的你可以說很優秀了

歡迎後台留言說說你的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話先生 的精彩文章:

TAG:人話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