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帶你認識玉石評測方法

帶你認識玉石評測方法

創新玉雕學習體系,踐行玉雕文化傳播

——我和我弟玉雕文化俱樂部

常見的玉石評測角度,你關注的有幾個?

春節過後的第一更,感謝您的持續關注!

如何判斷一塊玉的品質呢?

看顏值……

看價格……

看誰買……!

春節前的文章中講過,我國玉石品種豐富。那麼,當一塊玉石擺在我們面前,該如何評測它的品質如何呢?

由於玉友來自全國各地,接觸的玉石品種也不盡相同,所以很難統一講解;但三少曾給大家分享了便於認識玉石的一扇窗——從雕刻角度看玉石。

今天三少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下,打開這扇窗之後,我們還可能會接觸到哪些常見的玉石評測角度呢?

可以從三方面來看。

一、看雕工

我們大多數玉友,接觸到的玉石都是雕刻出的成品,只有少部分做雕刻、懂加工,愛收藏的朋友才會接觸原石。所以第一個關注角度,就是雕工。

一塊玉石的雕工是數控雕刻(電腦雕刻),還是人工雕刻?是數控雕刻、是超聲波倒模、還是機床雕刻、還是激光雕刻?如果是人工雕刻,雕工水平又如何等等。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從專業角度評測玉石的關鍵。

從雕工角度評判玉石,需要我們了解一些玉石雕刻的知識。比如,雕刻工具的特點,人工雕刻的難點與關鍵等。通過對《玉雕説》系列文章的學習,相信大家對這些方面的認識會有所提高。

二、看玉質

不論原石還是成品,我們關注的另一個核心就是玉質。玉質的好壞直接決定著玉石上做工的雕刻精細程度、易保存程度和可升值空間。玉質相關的評測名詞比如:潤度水頭種地熟度白度脂粉度硬度韌度光澤度,還有鑒定證書上常見的密度結構成分折光率,以及前面提到的細膩度純凈度,等等。

(溫潤的籽料和田玉)

看到這些是不是有些眼花繚亂呢?對於沒有接觸過玉石的朋友,難免會有這種感覺。但不用擔心,因為我們在實際評測時,並不是每項都需要參考,而且不同的玉石品類我們關注的側重點也不盡相同。

咱們先撇開現在這些評測角度,回歸本源了解下。玉石之所以能成為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和「玉徳」密不可分。最早,孔子曾總結了玉石的「十一徳」,一起了解下:

子貢問於孔子曰:「敢問君子貴玉而賤玟者何也?為玉之寡而玟之多與?」

孔子曰:「非為玟之多故賤之也、玉之寡故貴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

溫潤而澤,仁也;

縝密以栗,知也;

廉而不劌,義也;

垂之如隊,禮也;

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

孚尹旁達,信也;

氣如白虹,天也;

精神見於山川,地也;

圭璋特達,德也。

天下莫不貴者,道也。

《詩》云:『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故君子貴之也。」

——《禮記·聘義》(古詩文網)

註:

玟,[ mín ] 古同「珉」,像玉的石頭。(讀[ wén ]時, 玉的紋理,代指美玉。)

劌,[guì],刺傷。

詘,[qū],戛然而止的樣子。

孚尹旁達,指玉的色彩晶瑩發亮,比喻品德高尚純潔。

「十一徳」中提到的玉石特點,大家可以同上面的評測角度加以對照篩選。然後,可以結合自己所接觸的玉石,梳理總結出有所側重的評測角度。

三、看稀缺性

物依稀為貴,是我們公認的論價標準。此物如果是大家都喜愛的玉石中的稀缺品類,無疑將更為珍貴。所以對一部分追求升值空間和特殊意義的客戶而言,在選購玉石時,就會把稀缺性單品作為玉石評測的重要標準。

有代表性的比如奇石收藏者,和田玉籽料愛好者,手工雕刻追隨者等等。在不可再生資源和難以複製的單品面前,稀缺性是不可忽視的評測指標。因為這些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只能因緣而得。

(俱樂部天然紅皮「達摩」籽)

小結

三少剛開始接觸和田玉時,一直聽師父和朋友們說這塊油分如何,那塊油分如何?簡直就是一頭霧水……

後來在雕刻過程中,逐漸發現,一塊和田玉在自己手中持握久了,背面和雕刻面就會有明顯不同——手指或手掌接觸頻繁的背面,有種被滋潤的油潤效果。以我現在的理解就是,和田玉在手部溫度作用下,「溢」出了油潤光澤,真正算是「潤澤以溫」。而有些玉石,再盤摸,也依然給人一種乾澀的感覺,這才對油分有了一個更為直觀明了的概念,對和田玉有了一個入門認識。

所以在大家接觸,學習玉石過程中,能找到一個切入點很重要。入門後,再去了解該玉石的其他特點就會容易很多。雕工稀缺性都比較好理解,關鍵是玉質部分,後面三少會挑幾個結合實例介紹,歡迎關注。

文|玉三少

助審|貓哥

註:玉三少原創系列,每周四周日晚19:00更新。

欲選購原皮、原色籽料和田玉,請添加微信好友「言如玉

GIF

長按添加好友「言如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貓哥說玉 的精彩文章:

春節,你回家么?

TAG:貓哥說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