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飛越清源山,鳥瞰儒釋道三教共存的南台岩

飛越清源山,鳥瞰儒釋道三教共存的南台岩

泉州晚報「空中看泉州」欄目第153次原創推送。

上圖:飛越清源山,天湖、南台岩、電視塔一覽無餘。

南台岩,位於泉州清源山右峰之巔、中峰偏南,因而得名。它地處高位,視野開闊,怪石嶙峋,林木森森,朝迎日出,暮送晚霞,田園城郭,盡收眼底。從南台岩放眼望去,由遠及近,180醫院、花博園、中國閩台緣博物館、泉州市博物館、西湖公園、老城區、晉江母親河、紫帽山……如果你是老泉州,只要天氣夠好,這些熟悉的地方都能輕易地一一辨出。明代《八閩通志》記載:南台室在北山之巔,唐蔡南玉禱雨之所。可見,早在唐朝,這裡已有祈雨活動。南台岩朝暉夕陰、氣象萬千,「南台夕照」是清源山一大勝景。晚唐詩人韓偓登臨南台時,有詩句「四序有花常見雨,一冬無雪卻聞雷」。

如果把角度稍微偏轉,從南台岩「絕壁遏雲」「南山有台」石刻一側拍過去,那麼,天湖因為地處山腰,很容易被擋掉,畫面是這樣的:

飛近南台岩,天湖又露出來了。

看看天湖。半山凹陷處,天湖波平如鏡。旅遊公路直通天湖,很多騎行愛好者鍛煉時,會騎到這裡。

天湖和電視塔。

正前方看天湖。

側面看天湖。

回看南台岩。南台岩上鋪滿石板的這一處平地,是很多泉州人上山攬景歇腳的地方。那個小亭子里有一口鐘,每年除夕夜撞鐘時,總能吸引許多人圍觀。

飛越南台,可以看到儒、釋、道三教建築並存。最右邊的閣樓是魁星閣,儒家建築。中間有大雄寶殿的是南台寺,是佛教勝地。中部偏左下一點是道教的三清殿。

從正面看是這樣的。三教就這麼相安無事,足以體現泉州這個城市的包容,宗教文化的多元與寬容。

遠看南台岩。

稍微靠近點。

再靠近點。

再近,就到了南台寺的正門。

補充一下南台寺的情況。泉州南台寺始建於唐,歷經千年滄桑,歷代有興有頹。2005年5月,因雷擊引發火災,南台寺大雄寶殿被燒毀。此後,經多方努力,2016年,該寺重建落成,佔地上萬平方米。

斜看南台寺。

側看南台寺,遠處的紫帽山和晉江母親河露出來了,西湖也露出了一個小角落。

背後看南台寺,前方視野開闊。

這樣更直觀些。

垂直視角看南台寺、魁星閣(左下)和三清殿(中上)。

上圖的右邊有卧佛,近看是這樣的。

卧佛的位置很特別,背靠山體,山後有山。

地上看卧佛。

安詳。

南台寺內的觀音石雕像。

觀音所在位置。

側面看,正值夕陽西下,光線柔和。

正面看,不怒自威。

寺內僧人僧袍飄飄,步履生風。

寺內榕樹下,打坐冥想自清幽。

我有心得,與汝分享。

師徒四人,取經路上。挑擔子的沙師弟比較累吧,走在了最後頭……

般若石嵌入牆壁。

雨中的南台寺,水珠沿著瓦當滴下,這一剎那,相機讓珠串凝固……(本圖攝於2015年8月)

南台寺的正大門。

正大門外,過了石頭香爐,小廣場邊緣,幾乎正對著大門的位置,梨花盛開。

一夜春風,梨花怒放;一夜春雨,花兒零落……好不容易找了幾朵完整的。

南台寺出門左手邊,隱藏在樹叢里的是魁星閣。

魁星閣是儒教建築。

航拍魁星閣。

航拍魁星閣側面,可以看到遠處的紫帽山、晉江母親河和近處的西湖。

南台寺出門右拐,石板路通向道教的三清殿。

道教三清殿隱於茂林之中。

雨霧天里,三清殿前的山道上薄霧縹緲。(本圖攝於2015年8月)

南台岩、天湖、電視塔。這樣的角度您見過嗎?留言告訴小編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空中看泉州 的精彩文章:

泉州南安:宋代五座塔,「站」在懸崖邊,看著都腿軟!

TAG:空中看泉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