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多數人必須面對的現實:要麼接受平庸,要麼死於焦慮

多數人必須面對的現實:要麼接受平庸,要麼死於焦慮

多數人必須面對的現實:要麼接受平庸,要麼死於焦慮

作者:George

如果不能達到人生巔峰,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01

感到自己越來越平庸有多可怕?

可怕到有人接受不了這個現實,想要結束自己的一生。

如果你在百度搜索「自殺」這個詞條,會出現約29,600,000個相關結果。

然後換個詞,再搜索「抑鬱症」,會有約30,300,000個相關結果。

再輸入「焦慮」,得到的數字是約34,500,000個。

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的調查顯示,目前每10個中國人中就有1個患有精神障礙疾病,全國估計有5000萬以上的精神焦慮患者。

知乎上有一個提問者的求助問題,她自殺未遂,想要得到幫助。她是這麼描述自己的:


我大專畢業3年,考了成人本科還沒畢業,25歲了還做著行政前台的工作。換了幾份工作,沒什麼質的變化。

想學畫畫自己買了紙筆回來畫了幾個月,太難看,發現自己沒有這個天賦。還是放棄了。

想學英語下載了各種app,買了牛津詞典啃了很久。

想轉行干軟體,從測試做起,一看學歷全要全日制本科以上。我每天早起晚歸,周末也不敢休息。

為什麼我這麼努力了,還是什麼都做不成。我的人生註定就這樣了嗎?渾渾噩噩的過一輩子。

我是渾身戰慄著看完她這段描述的。

不是覺得她矯情或者太懦弱,是因為我發現這完全就是和以前的我一模一樣,除了她是個女的。

多數人必須面對的現實:要麼接受平庸,要麼死於焦慮

02

以前上學的時候,老師就說過,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

那時的我成績優異,有幽默感。最好的朋友喜歡打籃球,上了體校。喜歡的姑娘文字細膩,有內涵。

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

後來一切都變了。

我去了上海做了一名金融民工。在這個行業里,每天都有一夜暴富的人。而我的工資只有4000+。

我感覺自己剛一下海,還沒打個撲棱,就快要淹死了。

我也想要做個征服黃浦江的男人,低頭卻發現,胯下騎得不是江豚,而是一頭死豬。

後來我去聽了很多成功學演講。

那幫人告訴我想要生活得更好就得當老闆掙大錢,買車子住高樓,擁有香車美女才是人生的意義。

傢具要用進口的,沙發要用真皮的。

喝咖啡吃西餐才有生活情調,穿CK的內褲拎LV的包才有資格炫耀。

可是我的老爸既不是李剛也不是李嘉誠,我只能靠自己。

於是我拚命努力試圖擁有這些東西。

可是我發現,我越努力,就越焦慮。

這個社會變成了一條流水線,我只是這條線上一顆小小的螺絲釘,和其他穿制服的人融為一體,再也不是獨特的那一個。

我以為不努力就是碌碌無為,卻發現努力了同樣是渾渾噩噩。

因為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不知道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只知道要成功,只知道和大多數人一樣在這條流水線上全速奔跑著。

成功的定義什麼我不知道,但是脫離了這條線我就會被定義成loser。

我也交了女朋友。如果以後要結婚的話,就必須要有車子房子,這不是她要不要的問題,而是我必須要有,這是生活穩定的基本要求。

什麼有幽默感有責任心都變成了第二要求,生活富裕才是第一順位。

我以前是個幽默的人。我想擁有英國人的紳士,法國人的浪漫,美國人的奔放。

這些都是迷人的東西,但漸漸地我發現,其實它們都是奢侈品。

如今的工業社會剝奪了很多人的尊嚴和小資產情調,把人與人的關係都變成了交易。

疲於奔命你爭我搶的生活讓我來不及紳士與幽默。

房子車子磨滅了我的浪漫細胞。

想帶著女朋友大千世界走一遭,一想到明天還要搬磚趕工程,得,還是洗洗睡吧。

奔放不起來了,明早要是趕不上公交車只能奔跑吧兄弟。

終於,我開始接受這個現實,我並不優秀,也沒有追求卓越的能力,我只是個平庸的人。

多數人必須面對的現實:要麼接受平庸,要麼死於焦慮

03

接受自己是個庸人的過程是異常痛苦的,每天我都在內心劇烈地掙扎中度過。甚至一度有輕生的念頭。

為了平息自己這種念頭,我開始看書,想從書中尋找到答案。

我看到梁曉聲在《忐忑的中國人》一書中說到:


「中國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農村和城市,不分貧富,不分官民,總而言之集體陷入了一個焦慮、忐忑年代。

人心介於有盼頭與放棄了盼頭的無為的焦慮與忐忑之中。」

真是越看越想死啊。

後來我去找我最好的朋友談心,那個上了體校,曾經陽光的大男孩,他叫坤彬。

我們沒聊出個所以然,因為他的生活軌跡和我幾乎是一樣的。

坤彬畢業後做了體育老師,生活還算安穩。

可是看著身邊的人都做了生意,當了老闆,開上了寶馬。他就覺得非常的焦慮和不甘心。

然後他毅然決然地辭掉了老師的工作,跑到北京求發展。

聽說銷售這個行業賺錢,於是干起了房地產,三年內還考了無數的證書。

只想在最快的時間內賺更多的錢,付上三環房子的首付,買輛四個環的車,開上它一路飆到五環外,再娶個漂亮的姑娘對他好,不給她上環。

他以為通過自己的努力,就能提高賺錢的能力,可最後除了內心的焦慮堆對了海拔一千米高,當初的志氣已經低到了水平面之下。

最後我們除了承認彼此都是平庸的人之外,只覺得這些年過得異常得快。

皓首白髮如白駒過隙。

可是我們絲毫沒有察覺,明明連每天的工作時間都覺得度日如年,怎麼可能過得這麼快。

以前總覺得快樂的時光是短暫的,其實當回頭統計過去的時候才發現,那些重複和無意義的時間才是最先會忘記的。

如果每一天都過得豐富且有意義,那記得的細節就很多。就像你記得小時候那個陽光明媚的下午。

如果你拿支筆,記錄下每天做過的事情。一周後再看看有什麼不一樣。

如果讓你和一周前的自己競爭同一件事情,你有信心戰勝他嗎?

那麼一個月呢?半年呢?

這說明,我和坤彬這些年除了在賺錢,竟再也說不出幾件有意義的事。這就是我們要追求的成功嗎?

多數人必須面對的現實:要麼接受平庸,要麼死於焦慮

04

認識到自己平庸之後會怎麼樣?

有的人想要自殺,大部分人是不得不接受這個結果,然後活著。

很抱歉,現實就是這麼殘酷。生活不是電影,並沒有開掛的結局。

於是,很多人就像後來的坤彬一樣,他在這之後心態發生了改變。

他問自己:如果不能達到人生巔峰,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好像,也並沒有什麼嚴重的後果嘛。

現在自己的工資有8K-10左右,似乎也能算是個相對體面的工作。

買不到三環的房子,老家縣城的房子似乎也不錯。

開不了奧迪,買台比亞迪也一樣開。

娶不到劉亦菲,公司的小紅也是個溫柔的女孩,和她在一起也一樣快樂。

他不再焦慮了,開始平凡地過日子,認識到在平淡中也能找到自己的幸福。

多數人必須面對的現實:要麼接受平庸,要麼死於焦慮

05

至於我,後來開始了寫作。

終於,我也不再焦慮。相反,我對生活變得越來越充滿熱情。

我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雖然根本不算成功,但是我卻變成了另一個更好的自己。

成功,從來都不是人類標配的人生。

娛樂圈有一群默默無聞的導演,常常只拍小眾的紀錄片,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一部片子掙得錢還沒有商業片兩場排片的票房高,可是他們仍然很快樂地做著這樣的事情,因為這就是他們的理想。

也有像郝蕾這樣的演員,演技高超,人又漂亮,卻幾年才拍一部文藝片,每部都是高質量。

之後就像消失了一樣,沒有緋聞,也不拍廣告掙錢。因為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

你之所以焦慮,是因為你被成功綁架了。

公園裡有個畫油畫的女孩,一年都可能畫不了兩幅,她如此得平庸,卻如此熱愛生活,笑容滿面。因為她已經實現了自己的成功。

就像《三傻大腦寶萊塢》里阿米爾汗說得那樣:

「我選擇工程學,那是因為我熱愛工程學,它就是我的老婆。而你,天生就是個攝影師,卻跑來學工程。這樣怎麼能不痛苦和焦慮。找准方向才是最重要的。」

真正的平庸,就是既實現不了普世的成功,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一生。

多數人必須面對的現實:要麼接受平庸,要麼死於焦慮

來源:洞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席人才官 的精彩文章:

離比你閑的人遠點
元宵節,送你四個圓

TAG:首席人才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