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閑說道家文化十二時辰之辰巳午未

閑說道家文化十二時辰之辰巳午未

閑說道家文化十二時辰之辰巳午未

清虛子:中國道家將一晝夜劃分成十二個時段,每一個時段叫一個時辰,一個時辰剛好是今天的兩個小時。從西周起,道家就為每個時辰取了優雅別緻的名字,又以地支來表示。同時,還通過每個時辰之名,或描繪了天地間一景,或是闡明起居作息的道理。在此,貧道就接著說說其辰巳午未……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這是吃早餐的時候。辰時,也是神話中的群龍行雨時。此時,早宜粥,宜淡素,飽摩腹,徐行五六十步,早餐宜喝粥,宜淡素、吃飽後徐徐行走五六十步,邊用手摩挲肚子,另外要就事歡然,勿以小故動氣,要心情愉悅地開始做事,不要為一些小事動氣。

比如,唐?皮日休《三修詩三首》有述:一寫落第文,一家歡復嬉。朝食有麥饘,晨起有布衣。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淮南子·天文訓》中有雲,日出於暘谷,……至於桑野,是謂晏食;至於衡陽,是謂隅中;至於昆吾,是謂正中。

其時,臨近中午,艷陽當空,蛇正潛伏在草叢中,是為巳時。這會兒,是我們一天中的第一個黃金時刻,工作效率最高。所以,要保持最飽滿的精神狀態,做最重要的事。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此時,太陽正運行到天宇之中,光線最強烈。陽氣達到頂點,陰氣將慢慢增加。相傳這時候,動物們都躺著休息,只有馬還是站著的,所以午時是屬於馬的。上古時候,午時是人們去集市交易的時間,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還有午三刻開斬的說法。

其時,日中,餐量腹而入,食宜美。美非水陸畢具,異品殊珍。柳公度年八十九,嘗語人曰,我不以脾胃熟生物,暖冷物,軟硬物。不生、不冷、不硬,美也。又勿強食,當飢而食,食勿過飽,食畢起行百步。摩腹又轉手摩腎堂令熱,使水土運動,汲水煎茶。飲適可,勿過多。

貧道提示,此時是午餐時間,要吃得美,美不是山珍海味,不生不冷不堅硬的食物,就是最美好的午餐。不要吃過飽,吃完走上百步。飯後用手摩腹,再按摩腰背部的腎俞,讓腰和肚子都熱起來,脾和腎運動有序。再適當喝點茶水,但不要過多。

比如,宋?邵雍《日中吟》有說:日中為噬嗑,交易是尋常。

彼各不相識,何復更思量。

未時:日仄,又名日昳、日央、日跌等,過了正午,太陽開始偏西了。這時的太陽位置,與隅中是相對的。

日中時人們會有些困沌,但日仄時,人們要從困沌中醒來,慢慢調整,這是一天中的第二個黃金時刻,要抓住時機,高效地工作,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清虛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陝西省道家文化研究會 的精彩文章:

2018年十二生肖之屬羊人運程簡析
2018年十二生肖之屬狗人運程簡析

TAG:陝西省道家文化研究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