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原本可以封趙云為中將軍與關羽張飛並列 但趙雲的一番話讓煮熟的鴨子飛了

劉備原本可以封趙云為中將軍與關羽張飛並列 但趙雲的一番話讓煮熟的鴨子飛了

現在大家都說趙雲的「五虎上將」名不副實,因為劉備進位漢中王之後,只封了前後左右四方將軍。雜號將軍趙雲是沾了陳壽的光,因為陳壽在寫《三國志》的時候,把關張馬黃趙合為一傳,這才有了蜀漢「五虎上將」的說法。

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劉備剛當上漢中王的時候,冊封關羽為為前將軍,假節鉞;張飛為右將軍,假節;馬超為左將軍,假節;黃忠為後將軍,賜爵關內侯;而趙雲只是個名為「翊軍將軍」的雜號將軍。 但是按照正史記載,趙雲在劉備遍封諸將的時候,確實受了一些委屈,因為趙雲的功勞一點也不比馬超和黃忠小。而且在漢中王劉備大封功臣之前,趙雲的地位也並不低,是劉備發明的「牙門將軍」,職責是常伴主公左右,參贊軍謀,並代為主公統領親兵,主公親自征伐時,牙門將軍負責統領親兵作戰。牙門將軍這個職務,後來魏延也干過。

這就說明,趙雲不僅僅是劉備的超級保鏢,而且是劉備的心腹大將,就相當於曹操身邊的許褚典韋和孫權身邊那個打不死的周泰。趙雲的這個「翊軍將軍」稱號,也是劉備發明的——劉備還發明了兩個稱號:軍師中郎將和軍師將軍,先後都給了諸葛亮。

能夠由主公劉備親自發明將軍稱號,並且後來還被魏吳沿用,趙雲的名氣不能說不大。但是「翊軍將軍」畢竟是個雜號將軍,比關羽等人的「四方將軍」要小不少,而且按照漢代制度,是可以設置「五方將軍」的,僅以漢武帝時期為例,趙信、李廣當過前將軍,公孫賀、荀彘當過左將軍,蘇建、趙食其當過右將軍,李廣、曹襄當過後將軍(李廣前後將軍都當過),除了這四個職位,還有個中將軍,那個從陳阿嬌母親館陶大長公主劉嫖手裡救出衛青的公孫敖就曾當過。

也就是說,漢中王劉備要是按照他老祖宗漢武帝的分封辦法,還空缺了一個中將軍的位置,這個位置很可能就是給趙雲的,因為作為牙門將軍,趙雲升任中將軍,順理成章。而且趙雲有兩次救幼主的功勞,在入川作戰中,「亮率雲與張飛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縣。至江州,分遣雲從外水上江陽,與亮會於成都。」已經展現了趙雲獨立領兵的能力,而在劉備進位漢中王之前,趙雲因為萬馬叢中救黃忠、空營計嚇跑曹操,贏得了「一身是膽」的「虎威將軍」稱號。

這麼看來,趙雲成為名正言順的「五虎上將」也就是「五方將軍」之一,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是趙雲偏偏與這個重要職務失之交臂,原因只有一個:趙雲得罪人了,而且趙雲得罪的人中還包括劉備。

當劉備佔領益州的時候,就想把成都城中的好房子和城外的園地桑田分賜諸將,眾將官也摩拳擦掌想發一筆橫財。但是趙雲反對劉備的做法:「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令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今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就是趙雲這一番為民請命的話,成了他受封「中將軍」的攔路虎。

雖然史書上說「先主即從之」,但是跟劉邦有些相像的劉備心裡肯定是不高興的,空歡喜一場的眾將也是不高興的。趙雲一番義正詞嚴的話,得罪了一大片人——斷人財路,此仇不共戴天呀!初進西川立足未穩的劉備只能照顧大多數人的情緒,而改了主意,只封趙云為「翊軍將軍」。而且在分別賞賜關羽、張飛、諸葛亮、法正每人金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的時候,沒有給趙雲。只是《古今刀劍錄》里說,趙雲跟諸葛亮、關羽、張飛各自得到了一把蜀主劍(趙雲那把蜀主劍至今還在,至於在誰手裡,大家自己去查),而趙雲那個「中將軍」的官職,就像一隻煮熟的鴨子一樣,飛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壺老酒 的精彩文章:

包拯之前的閻羅王是誰?正經歷史《隋書》說:那是本朝一名將!
梁山第一惡魔原本可以變成英雄好漢 兩個人一件事讓李逵黑上加黑

TAG:半壺老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