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唐朝文人必須會作詩嗎?

唐朝文人必須會作詩嗎?

唐朝科舉中,詩是最重要的內容之一,進士科主要就是考詩賦,準確的說是考五言的排律。

而且,詩要『』限韻『』,要是不懂格律是沒有資格參與的。所以唐朝文人必須會作詩。

一、科舉種類的區別

唐朝科舉的種類甚多,最重要的是『』明經『』和『』進士『』。

1.明經就是通曉經學。

第一場帖經,第二場試義,第三場試時務策。主要是背誦釋義經典相對簡單。

2.進士科考詩、賦、策論,

考進士難度非常大,大到什麼程度?唐朝平均每年,只有20幾個能金榜題名的。

因為……『』進士詩、賦限韻,要須自出心裁,比口試專憑默記者,難易有差。」

所以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之說。

杜甫最悲催,參加了一屆0錄取的科舉考試

二、何為詩的『』限韻『』?

『』限韻『』,即我們說的格律,看一下唐朝最有名的高考作文:

《湘靈鼓瑟》年代:唐 作者: 錢起

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瀟浦,悲風過洞庭。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這是標準的五言排律,仄起仄收式,首尾二聯不用對仗,中間四聯必須對仗。粘連、平仄不得有誤,限定詩題和用韻,必須六聯十二句。

錢起因尾聯『』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而名揚天下。一千多年以後,在上海一個著名的女演員,去革命聖地延安時,用『』江上數峰青『』給自己起了個筆名。

看同期另一首:

《湘靈鼓瑟》 年代:唐 作者: 陳季

神女泛瑤瑟,古祠嚴野亭。楚雲來泱漭,湘水助清泠。

妙指微幽契,繁聲入杳冥。一彈新月白,數曲暮山青。

調苦荊人怨,時遙帝子靈。遺音如可賞,試奏為君聽。

考生的答卷非常嚴謹,因為格律錯了(落韻),直接就出局。如同現在的高考作文,您要是寫了首詩歌,那基本上也涼涼了。

蜀道難 難於上青天

三、律賦

唐朝進士的賦是一種嚴格的格律賦,一樣要對偶和限韻,一般400字左右。

……今賦試於所司,亦曰律賦。時必定限,作有程式,句常隔對,篇率八段,韻分於官,依韻為次,使肆者不得逞,而謹者亦可及。自唐迄清,幾一千年。」

花間一壺酒

四、行卷

唐朝的行卷行為,讓看似高大上的科考又不那麼嚴肅。

考試前把自己的詩賦獻呈有地位者,以求推薦,此後形成風尚,即稱為「行卷」。

不行卷無貴人提攜幾乎很難考上進士。靠行卷公主中進士的王維和屢敗屢戰的韓愈是典型的例子。

高蟾落第後的寫了首《下第後上高待郎》: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

結果這首詩反而被人看重:『』人頗憐其意。明年,李昭知舉,遂擢第。『』

廟堂就是江湖……

@老街味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街味道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代的兩次紅海行動

TAG:老街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