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幸福的家庭,都懂得好好說話(下)

幸福的家庭,都懂得好好說話(下)

GIF

好好說話,才能鍛造幸福的家庭。

減少與長輩的隔閡,從好好說話開始

同事小葉是一個6歲孩子的媽媽。作為單位的高管,性格強勢的她在單位習慣了對下屬頤指氣使,回到家裡,卻不自覺地將這種說話習慣帶到了家庭當中,弄得家庭氛圍極不和諧。

某次外邊要下雨,原本小葉只是想打電話給婆婆,提醒她記得收衣服。

結果電話打過去,話一出口,她卻將婆婆當成了下屬:「外邊下雨了,你在幹嘛呢?趕緊把外頭的衣服都給我收進去!」

婆婆一聽這口氣,哪裡受得了,馬上嗆了幾句,嗆完就去兒子那告狀。老公晚上回家立馬興師問罪,小葉不甘示弱,一場家庭戰爭由此而起。

要是客客氣氣叫婆婆把衣服收了,又哪會鬧出那麼多亂七八糟的煩心事呢?因為自己的「習慣性」口氣,和婆婆產生了隔閡不說,還把老公也搭進來一頓吵,整個家庭的和諧氛圍被破壞得一乾二淨。而這一切,完全就是不會好好說話惹的禍。

不管怎麼說,面對長輩,我們還是要有最起碼的尊重,即便有些事情,出於年紀的原因,他們做得不是很到位,我們也要耐心地去和他們說,而不是自以為是地進行指責。

人都是願意聽好話的,相信只要你好好說,長輩們都是願意聽的。也只有好好說話,才能進行有效的良性溝通,減少和長輩們的隔閡,甚至避免不必要的家庭矛盾。

有效的子女教育,從好好說話開始

孩子考試成績不好,家長看了試卷後發現很多簡單的題目卻因為孩子粗心做錯了。本來只是想教育孩子今後仔細審題,沒想到火一上來,劈頭蓋臉就「蠢啊」、「笨啊」之類的詞先罵了出去。孩子聽了之後很不開心,根本就沒有再聽家長之後說了什麼,一場本該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在家長的宣洩與孩子的抵觸中以失敗告終。

教育的初衷是要孩子能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這樣他才會自覺去改正。千萬不要以為嚴詞厲色讓孩子屈服就可以達到教育的目的,相反,很多時候,這種做法只會造成孩子們的抵觸乃至是叛逆心理,這樣的結果就是適得其反。

不要放不下自己家長的面子,也不要覺得好好說話就失去了自己的威嚴。孩子並不會因為你粗暴的責罵而覺得你偉大,對你尊敬有加。

只有當你試著用人格魅力去征服他們,讓他們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真正感受到自己長足的進步的時候,他們才會對你尊敬有加。這個時候,你的教育才是成功的。

好好和孩子說話,就是你要邁出的第一步。

不要想當然地以為家庭是堅不可摧的,相反,很多時候它相當脆弱,任何處理不好的小矛盾都有可能讓一個家庭支離破碎。

幸福的家庭需要經營,堅固的親情需要維護。而能讓家人產生最多交集的,就是每天的言語交流。好好說話,說好每一句話,對於一個家庭的幸福和諧,有著相當重大的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念念有書 的精彩文章:

TAG:念念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