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物聯網&金融,為什麼是天作之合

物聯網&金融,為什麼是天作之合

來源:物聯江湖

作者:王峰

物聯網智庫 轉載

轉載請註明來源和出處

------【導讀】------

資產沒有有效管控帶來的風險是巨大的,那麼物聯網能夠提供的一種價值,就是實時感知的特點,就正好能夠滿足金融領域的這個痛點,避免金融損失,創造金融盈利,從而創造出非常直接的經濟價值。

近來,物聯網產業大熱,很多產業外的朋友見面時,都希望我介紹下什麼是物聯網。但聽到我講物聯網的特徵與原理時,又一頭霧水,顯得坐立不安。因此,本文我想從物聯網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作為案例,一方面介紹下物聯網金融的應用,另一方面也儘可能形象的反映出物聯網技術的特徵與使用方法。

物聯網在連接層的價值只有5%,更大的價值在提供信息化應用層面,是一個既包括硬體連接又包括軟體服務,但是更多價值在軟體層面的應用技術。與其說物聯網是一個新興產業,不如說物聯網是提供信息化解決方案的一種工具。

那麼如何找到各行各業的痛點,再與物聯網的技術特點進行結合,就成為了開拓物聯網與行業應用深度結合的關鍵。本文,我們就針對物聯網在金融領域的應用,進行分析闡述。

物聯網的功能可以概述為連接、感知、智能。在生產製造、物流、城市管理等領域,物聯網技術通常會被用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就是在很多領域,物聯網技術通常是用來省錢、省事、便捷管理的,但是直接創造收入的能力並不強。

這也就是物聯網爆發不是很迅猛的一個非常大的原因,能夠產生的直接經濟價值不夠明顯,使用方的剛性需求不足。(具體可參見物聯江湖原創文章《是誰在扼殺物聯網的「爆發」》)

但是在金融領域,金融貸款、抵押、租賃是常規經營項目,其中對於資產有效管控,避免金融風險是非常大的需求痛點,能夠產生直接的經濟收入或者規避風險損失。因此,物聯網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會更為快速的落地實施。

資產沒有有效管控帶來的風險是巨大的,那麼物聯網能夠提供的一種價值,就是實時感知的特點,就正好能夠滿足金融領域的這個痛點,避免金融損失,創造金融盈利,從而創造出非常直接的經濟價值。

與此相應,很多銀行也都成立了專門的物聯網金融部門,依託物聯網技術,服務金融行業,本文我們就介紹物聯網在金融領域應用的三個方向。

1.汽車金融監控系統

在汽車銷售行業的通常做法是,汽車經銷商不會直接向車廠支付大量現金購買汽車再進行銷售,而是向銀行進行貸款,由銀行向汽車廠商支付車款,一旦銷售,再對銀行進行還款。在還款之前,經銷商將車輛的合格證與鑰匙抵押在銀行處。

用戶痛點:這種方式就造成了一個很大的風險,就是車輛和車輛的所有權實際上是分離的。一是經銷商可能會存在騙貸行為,把汽車違規倒賣了。二是經銷商完成銷售後,有可能不及時通知銀行,從而延長還款期限,從事民間借貸。

解決方案:物聯網技術提供了三種應用,以用來解決物體與物體所有權分離,可能造成的監控風險。

(1)定位功能:利用GPS和移動基站雙定位,可實施查找車輛所在位置。

(2)電子圍欄:設定監控車輛活動區域,越過設定區域即發送告警。

(3)銷售狀況:實時掌握經銷商銷售狀況,評估還款能力,為二次融貸提供依據。

2.金融抵押物監控系統

商家在向銀行貸款時,需要提供抵押物,銀行需要對抵押物進行監控。同時銀行需要隨時監控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從而對企業能否有效還款進行動態把控。

用戶痛點:銀行需要對靜態的物體和動態的生產經營情況進行儘可能詳細的監控。一是銀行需要監控管理其貸款企業的資產抵押物;二是需要動態監控其生產設備狀態和能耗水平,實時了解所貸款企業的經營情況,從而使風險評估更加精準。

解決方案:物聯網技術提供了三種能力,以用來解決需要隨時監控靜態物品和動態狀況的需求。

(1)對抵押物實時檢查,掌握完好程度,了解位置變化;

(2)對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實時審查倉庫及客流狀況,掌握經營能力;

(3)掌握企業生產能源消耗,實時採集水電氣用量信息,從根本掌握其償債能力。

3.融資租賃標的物監控系統

企業擴大再生產過程中,為了節省現金流,可以進行實物融資,即對購買的大型生產設備不支付全款,而是採用類似分期付款的形式完成支付

用戶痛點:融資租賃企業一是需要確認設備是否安全,是否被挪用;二是企業是否正常生產,是否具有正常還款能力;三是進行數據分析評估。

解決方案:物聯網技術提供了三種能力,以用來解決對融資租賃標的物監控的需求。

(1)基於預位儀的視頻監控。預位儀相當於24小時的視頻保安,當設備挪動後就會進行報警,同時也可以監控庫房是或有正常的出入庫。

(2)無源GPS定位。同上述兩種應用相同,具有實時定位,電子圍欄,拆除告警等功能。

(3)基於藍牙的室內定位。這是一種精準定位技術,是基於三邊定位原理,有效抑制無線定位受環境干擾帶來的波動大的難題,提升定位精度。由於對於標的物的盤點和監控通常是在室內進行的,因此高精度的室內藍牙定位就顯得非常高效了。

4.基於物聯網終端的保險創新

以上提到的都是銀行與商家的關係,那麼基於物聯網技術可以對物進行實時監控這樣一種應用特徵,保險公司也設置了很多險種,以保證人、財、物的安全。

用戶痛點:用戶對於人身安全、貨物安全是有實時監控需求的,需要確保危險情況發生時,可以迅速警示,之後可能獲得相應的理賠。

解決方案:物聯網技術提供了多種應用,以用來解決對人、財、物安全保險的需求。

(1)電子膠帶運輸保險。對貨物進行內置物聯晶元的電子膠帶封裝,可以確保物品的完整密封,同時在物流領域,這樣的技術也有很大的應用空間,隨時監控物品的位置、狀態、溫度等等。(詳見《車聯網三大商業模式探索》)

(2)可穿戴設備的兒童保險。利用無源GPS定位技術,可穿戴可以提供對孩子的實時定位,電子圍欄,拆除告警等功能,保險公司也為之特別設立了相關的險種。

1.智能POS機

POS機已經被應用很久了,但是其功能卻在不斷演進的過程中。在物聯網技術的支持下,POS機可以被理解為額外具有刷銀行卡功能的智能手機。大量應用可以被以模塊化的方式安裝到POS機上,從而拓展不同的應用軟體,應用在計程車、商圈、社區等多個場景中。

需要注意的是,POS機遇支付寶的關係不是替代,而是整合。POS機可以整合所有APP的支付方式,同時兼具刷卡支付功能。

2.其他支付方式

在二維碼支付之前,市場上的NFC支付與RICC支付就已經較為活躍了。即使在支付類APP佔據絕對優勢的今天,這種利用手機直接完成支付的方式,在特定的場景下,已經具有較為明顯的優勢。

一是其可以將支付信息寫入晶元,這樣用戶無需更多附加動作,就可以完成自動支付,用戶體驗更好。

二是還可以將個人信息寫入晶元,從而在支付的同時,完成用戶身份的確認。這在高速公路收費,支付社保費用等環節,就顯得非常有價值了。

三是這類支付方式可以在沒有互聯網的情況下,完成支付過程,在一些比較極端的環境中,也有其獨特的應用場景。

通過對上述案例的解析,我們可以看到物聯網應用,可以圍繞對物體的連接、感知、智能三個角度上來開展。

在你的生產管理過程中,如果需要對「物」(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壓力、溫度、氣體等)的位置、狀態、變化進行監控,分析其變化特徵,同時識別狀態後需要一定程度上的自動處理的話,就可以嘗試使用物聯網技術了。

相信各行各業都有類似的管理痛點,因此物聯網應用的空間是非常大的,最終對於生產、管理、銷售、消費等等環節的改變也會是相當巨大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聯網智庫 的精彩文章:

與NB-IoT並駕齊驅,eMTC正在擴大低功耗蜂窩物聯網場景
面對當紅炸子雞區塊鏈,「兩會」代表都說了啥?

TAG:物聯網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