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時尚不止「潮「或」美」,還有社會責任感!《華麗志》獨家專訪Private Policy品牌創始人李浩冉、瞿思穎

時尚不止「潮「或」美」,還有社會責任感!《華麗志》獨家專訪Private Policy品牌創始人李浩冉、瞿思穎

「對年輕人來說,時尚可以意味著潮或美, 也可以是對社會話題的思考」。Private Policy品牌的創始人兼設計師李浩冉、瞿思穎在接受《華麗志》採訪時,如此擲地有聲地說道。

自2015年創立以來,Private Policy每季都會在紐約男裝周舉辦發布會,在剛剛結束的紐約時裝周(2018秋冬季)期間,兩位創始人與《華麗志》展開了獨家深度對話。

關於品牌 Private Policy

Private Policy 是兩位年輕的中國獨立設計師李浩冉(Haoran Li)和瞿思穎(Siying Qu)在美國紐約創立的男裝設計師品牌,二人都畢業於美國頂尖的服裝設計院校——帕森斯設計學院。

上圖:瞿思穎(左)李浩冉(右)

雖是男裝品牌,但其產品卻展現了無性別差異的設計特色。品牌名 Private(私人) Policy(方針)表達出紐約青年嚮往自由與反叛的精神,點出了出兩位設計師創建品牌的初衷:以時尚為媒介闡釋社會問題,打破加諸於身上的枷鎖,勇敢表達自己的聲音,制定自己的規則。

通過時尚表達對社會話題的關注

對於設計師李浩冉與瞿思穎二人而言,靈感可以源於更有意義的社會話題,時尚則是他們表達對政治事件與文化現象的載體。頂尖院校背景賦予他們將深層思考與靈感通過設計而演繹的能力,但他們更希望靈感源於更有意義的話題。

據兩位設計師介紹,品牌前兩季以「全球化」及「氣候問題」為題的創作帶來了不少流量和話題,美國權威時尚商業網站 WWD 及時尚雜誌《VOGUE》 都對 Private Policy 秀場進行了詳細報道。

不難發現,全球新一代消費者對於社會責任的關注和參與已成一股不可忽視的趨勢。

據《華麗志》發布的《2017年度-中國時尚消費調查報告》,年輕人在消費時尚品牌時有近28.7%的人關注品牌是否承擔社會責任,社會責任直接影響著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度。

在採訪中,李浩冉說,「好看的衣服誰都能做出來,背後的故事是不一樣的。大家印象中都認為90後00後不關注社會時政,我們想向大眾展示,我們用自己的方式關心世界上正發生的時事。」

這個年輕的品牌剛剛完成五季產品的發布,兩位設計師表示,未來將堅持品牌的DNA,同時希望可以將產品線擴至生活方式領域。從這一季開始,Private Policy加入了箱包和鞋。但不論如何發展,Private Policy 品牌精神都是不變的:關注社會事件與文化發展。

誰在關注Private Policy?

獨特的DNA是一個優秀品牌的靈魂,社會話題雖然抓人眼球,但兩位年輕人如何將其通過時尚的手法表現出來,並獲得大眾認可,無疑是需要時間的積澱和打磨。

「即便是討論社會話題也會用很輕鬆的方式。 我們發現時尚具有引起話題討論的強大力量,因為時尚是集合美,娛樂,觀賞為一體的藝術表達形式,用時尚來表達能讓人們更容易消化這類沉重問題。包括我們會用舉行派對的形式來表達。」設計師瞿思穎這樣回應。

「Private Policy是時尚品牌,我們的衣服也不會給人沉重的感覺,還是偏向於潮流。對社會話題的思考雖然是我們的主題,但更偏向於給我們帶來靈感的功能。」

同時,她和我們分享了一組數據:品牌 Instagram 的關注者年齡段在16-35歲之間,其中佔比最大的人群在25-30歲區間。「通過調查發現,大多數關注者和顧客對我們的品牌故事、設計理念很好奇。」設計師瞿思穎說。

派對的形式是品牌比較有意思的營銷方式,比較有代表性的兩場活動包括:

2016年品牌與英國一家名為 War Child 的慈善組織合作舉辦了 Halloween Party, 當天派對所得由 Private Policy 以品牌為名全部捐給 War Child 組織以幫助在戰爭中流離失所的兒童;

2017年 Private Policy 邀請了紐約11位具有影響力的名人參與品牌舉辦的 Collaboration Party,包括 Hypebeast 等時尚媒體的編輯及當地著名的饒舌歌星都參加了此次派對,並與 Private Policy 合作推出了11款私人訂製的Hang-Tag鐵鏈,每個鐵鏈上都刻有這11位名人對自己關心的社會問題送上的一句話。同年,Private Policy 在國內參與了上海時裝周旗下獨立時裝發布平台LABELHOOD開展的活動。

以下是《華麗志》在本季紐約時裝周發布前,與設計師李浩冉(Haoran Li)、瞿思穎(Siying Qu)的對話實錄:

華麗志:此次在紐約時裝周發布的2018秋冬系列靈感來源是什麼?

瞿:此次紐約時裝秀系列便是受到卓別林的經典電影《THE GREAT DICTATOR》的啟發,他對和平的熱愛,對不公平社會現象的大膽批評,以及他在電影上的天賦和高超技巧,為世界所做的奉獻都值得我們表示敬意。

華麗志:此次發布會與之前有什麼不同?

李:這次以 Art Exhibition(藝術展)的形式,區別於以前的 Presentation 的形式,想給大家一個新的概念,新的觀點。做 Presentation 比較老舊,我們想以創新方式來展示,同時也為了減輕模特等待時間,給大家一個更輕鬆的環境。不論生活在美國還是中國,人們都很少感受到戰爭給我們帶來的影響,但其實世界上某些地區或國家每天都在發生戰爭。這個系列初衷是呼籲和平,反對核武器。

華麗志:目前品牌在哪些渠道銷售?

李:品牌主要通過買手店訂貨形式來銷售服裝。現在共與10家買手店合作,其中3家在美國,1家在科威特,其餘分布在北京,上海,和香港。在美國電商 Farfetch 上也有銷售。

華麗志:未來中國市場是怎麼打算的?

李:未來想加大開發中國市場的力度。我們也會把部分生產移回中國。未來 Private Policy 也會尋求與中國慈善機構合作的機會,向中國年輕人宣傳 Private Policy 以及更好的傳達品牌理念。

華麗志:如何看待品牌現在以美國市場為主的發展狀態?

李:美國市場對 Private Policy 品牌很重要,因為我們的總部就設在紐約,紐約文化也有很多體現在品牌之中。我們在美國學習生活快十年,美國是我們品牌文化的基礎,是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未來我們想以國際的影響力輻射到中國的市場,這樣才能支持品牌長久發展。

瞿:在歐美市場發展需要有長期建立信任的過程,以及長期的文化建立,才能擁有品牌忠實消費者,品牌才能成功,走得長遠。我們做了兩年品牌,發現很多買手店或個人消費者大部分有自己品牌/風格偏好,對於嘗試新品牌/風格都很謹慎。所以我們做時尚品牌需要有耐心,很多現在的時尚品牌比如 Hood By Air,Supreme 在大火之前都準備了很長的時間,他們的設計師及運營團隊在圈內都是很有經驗的人。在現階段我們很注重品牌文化的建立,很小心的培養、經營屬於我們品牌的消費群體。

華麗志:可以談談你們在創立品牌之前的故事和感受嗎?

李:我從大二開始實習,在 Calvin Klein,Alexander Wang,Jason Wu 實習工作過,加起來大概3-4年時間。在公司主要是負責面料部分。

瞿:我在3.1 Phillip Lim實習過。當時參與了一季攀岩男裝系列,從品牌對產品研發一直到巴黎秀場我都是全程參與制作。 美國設計師對消費者的研究很細微,比較全面, 他們對人們的生活和需要,實用性都研究很深刻。

華麗志:以上幾個品牌你們比較喜歡哪個,或者說,將來希望自己的品牌往哪方面發展?

李:我覺得 Alexander Wang 很成功,包括品牌文化輸出,到整個生活方式,是我認為獨立設計師最後要發展的一個方向。

我認為衣服要做到能穿。有些設計師想法很好,但落到衣服上的處理沒有美國品牌這樣實用性高。我們下一季可能要去倫敦,有人問我們去倫敦是不是要做比較誇張的秀款,我們回答不是,還是打算做自己,一步步做下去。這種設計雖然不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但這是一種細水長流,穩定的模式。

(註:Private Policy 入選 「GQ Presents」 項目,將於2018年6月亮相倫敦男裝周,而與 Private Policy 一同亮相的還有由設計師師墨和溫雅創建的獨立設計師品牌 STAFFONLY 。「GQ Presents」 是由雜誌《智族GQ》發起的,扶持年輕設計師的項目。)

瞿:3.1 Phillip Lim 的CEO對於美國零售業有很多經驗,所以當她和Phillip Lim這樣一位擁有很高商業設計洞察力的品牌設計師結合後,讓品牌在第一年就進入了美國各大百貨商店。美國設計師與銷售團隊有很緊密的聯繫,因為消費團隊與消費者有更直接的溝通,能更好的了解消費者心理。美國的很多設計師和商業品牌對消費者都很尊重。

除此之外我認為A.P.C品牌的商業模式比較值得參考。雖然設計風格,消費群體與我們不同,但公司架構和對待消費者的模式理念與我們很吻合,都是先建立品牌文化,再以長久的方式影響消費者。我們以後也想做生活方式的品牌,不光是衣服,箱包鞋履,更多還有生活方面的。

華麗志:你們最喜歡的設計師是誰?

李:畢業時老師總會問我們,將來你們想把自己畫像想掛在哪個設計師旁邊,我當時回答想掛在 Raf Simons 旁邊。

瞿:我也是,雖然我和浩然畢業設計風格不太一樣,但是也比較希望像他(Raf Simons)看齊。在上學時老師總會問我們,設計衣服要『給誰穿,穿去哪裡,什麼場合穿』,這個思維對我們影響至今,現在我們設計時考慮問題也是遵循這個思路。

(註:Raf Simons 是著名比利時時裝設計師,擁有同名品牌 Raf Simons 和副線 Raf by Raf Simons,同時他目前也是美國著名時裝品牌 Calvin Klein 創意總監,加入 Calvin Klein 前,他是法國高級時裝品牌 Dior 創意總監。)

|圖片來源:品牌方提供

|責任編輯:Elisa

更多相關報道,請移步《華麗志》APP

橙灣大學三期開學倒計時(4月20日),課程設置全面優化升級

作為創業者的「蘭公子」在想些什麼?《華麗志》獨家專訪中國時裝設計師蘭玉

足夠包容才能讓更多人成為你的顧客!《華麗志》獨家專訪 BAN XIAOXUE品牌創始人班曉雪

《華麗志》獨家首發: 新中式美學設計師品牌」密扇」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我每一個系列都要突破一個大家對眼鏡的認知!《華麗志》獨家專訪:獨立配飾設計師Percy Lau

見證中國設計師品牌的螺旋式成長! 《華麗志》年終盤點2017年度六大關鍵詞

美國華裔設計師Jason Wu接受《華麗志》獨家專訪:跨界合作豐富了我的靈感,中國市場將是下一個發展重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麗志 的精彩文章:

Michael Kors 發布收購 Jimmy Choo 後的首份季度財報:假日季銷售額表現強勁,調高全年預期
星巴克推出帶酒吧的全新精品咖啡館~希望你從早到晚都泡在這裡!

TAG:華麗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