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專訪2次出演哈姆雷特的濮存昕:莎翁劇本我全都抄一遍

專訪2次出演哈姆雷特的濮存昕:莎翁劇本我全都抄一遍

作為莎士比亞最著名之一的《哈姆雷特》,在英國這個戲劇地位遠高於電影電視的國家,早就無數次被搬上舞台,版本也是多到眼花繚亂。

比如3月8日,東倫敦哈克尼帝國劇場(Hackney Empire)內,由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製作的黑人版《哈姆雷特》,就迎來了全英巡演的倫敦首場。

(圖片來自哈克尼帝國劇場官網)

而就在現場的觀眾里,坐著從中國遠道而來的全新中國版《哈姆雷特》戲劇組的成員們,其中還包括中國知名演員濮存昕、胡軍,以及知名戲劇導演李六乙等!

原來,他們此次到訪就是為了探討劇本文本,進行觀摩學習。而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正是中國版《哈姆雷特》的監製方。

演出前的酒會上,雙方發布了新的中國版《哈姆雷特》陣容,並宣布該劇將於今年年底在中國國家大劇院首演!

中英雙方嘉賓合影。

新中國版《哈姆雷特》是皇莎在2018年與中國合作的三部莎劇之一,另外兩部分是《暴風雨》和《第十二夜》,也分別將於今年8月和10月上演。而自2016年以來,皇莎已經與中國成功的合作了《亨利五世》和《李爾王》兩部大戲。

當晚,中國的兩代哈姆雷特扮演者都來到發布會現場。中國演員濮存昕曾在1990年扮演哈姆雷特,在新版中,他將要扮演國王。而曾在舊版中扮演掘墓人的男演員胡軍則是新版哈姆雷特的扮演者。此外,男演員荊浩將扮演里昂提斯,女演員盧芳將同時扮演王后和奧菲利亞兩個角色,台本的翻譯是中國學者李健鳴完成。

中國版《哈姆雷特》主演濮存昕、胡軍參加發布會。

皇莎藝術總監格利高利·道蘭在歡迎辭中講到:

「中英兩個文化能有共同分享創作莎士比亞最偉大作品之一的機會,是非常可貴的體驗,我們藉由講述和分享彼此的故事增進理解。」

他表示,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在推進「莎士比亞舞台劇本翻譯計劃」和「中國經典翻譯計劃」的同時,也不斷發掘中國經典巨作之深厚與燦爛。看到中國藝術家和劇團將文化交流做的如此深入,也讓他更加期待今年在中國將要製作的三部莎劇。這三部作品都會使用皇莎委約的便於演員誦讀、易於觀眾理解的新譯本。

皇家莎士比亞劇團藝術總監格利高利·道蘭在發布會致辭。

專訪濮存昕:

「莎士比亞劇本我全都自己抄一遍」

作為李六乙導演口中「中國演莎士比亞戲劇最多的男演員」,濮存昕對莎士比亞有著超乎尋常的熱忱。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他甚至開口就流利的背出一段28年前《哈姆雷特》劇本的台詞!他這樣說道:

「我是一個沒有上過多少學的人,小學六年級之後一天學也沒上過,小學文憑。文化程度是台詞(積累來的)。莎士比亞的劇本我全部自己抄一遍,這是因為興趣。在寫的時候我會為莎翁的妙文或者哲思所感動,也會更加的喜歡。」

濮存昕接受《歐洲時報》記者專訪。

濮存昕表示,28年前那版莎士比亞演出後,他很喜歡裡面的台詞,平時在聯歡會或者平日消遣的時候都會背一下,才會像今天這樣張口就來好幾段。

他還介紹,去年莎士比亞400周年紀念的時候,他們還舉辦了莎士比亞的詩文朗誦會。而他自己本身已經演過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大將軍寇流蘭》《李爾王》,今年8月份還有《暴風雨》會上演,新版的《哈姆雷特》里他將出演國王。

在濮存昕看來,莎士比亞劇本是全世界的財產:

「往大了說,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200年後還有人知道莎士比亞。所以現在就得不停的演,不僅英國人在演,中國人喜歡也演,別的國家人喜歡也會演,所以莎士比亞的劇本才成為各大戲劇節到今天演出場次最多的作家的戲。不能停,要一直進行下去。」

對於中國戲劇行業現狀,濮存昕表示正處於黃金時期:

「因為人們富裕了,社會進步了,劇場只要是比較好的劇全都是滿場。而且中國的戲劇觀眾主要是年輕人,而西方主要是老年人,這是不一樣的特點。」

他表示,中國應該是演哈姆雷特戲劇樣式形式最多的國家,因為中國有很多的戲劇劇種,京劇、評劇、越劇,還有很多地方劇都演過莎士比亞。人口多觀眾就多、劇團多、劇種多,因此皇家莎士比亞很重視與中國的劇場劇團合作。

胡軍:

「經典就是經典,沒必要去突破」

對於即將出演的《哈姆雷特》,胡軍表示讓他很期待,他對本報記者坦言:「對於每一個戲劇演員,最期待的一個所謂的標杆,就是哈姆雷特。」

在他看來,莎士比亞為什麼一直被人們傳頌到現在,就是因為他的國際化,和全人類性。不管是中國也好,非洲也好,英國也好,美國也好,每一部哈姆雷特都有他自身的精神去傳承所在。

經典就是經典,沒必要去打破,更沒必要去突破。關鍵是人們一直在戲劇方面嘗試各種各樣的可能性,這才是最難能可貴,也是莎翁戲劇精神存在的價值。

胡軍眼中,哈姆雷特隨著年代的變遷,每一個時代的人對哈姆雷特都有不一樣的解釋和理解。所以哈姆雷特是全人類性,是人性化的東西,凡是人性的東西在每一個時代都不會過時。他也指出:「現在有很多戲劇變成一種時尚一種時髦的東西,永遠活不長。雖然可以有話題性,但生命力不行。」

劉曉明大使:十年磨一劍

「莎士比亞」交流項目創三個第一

在發布會上,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發表了題為《抓住新機遇,展現新作為》的講話。

他表示,《哈姆雷特》是他看的第一部莎劇,從哈姆雷特他認識了莎士比亞,從莎士比亞他認識了英國。他表示莎士比亞在英國人民心裡有不可取代的地位,而在中國也是家喻戶曉。

如今在中國粉絲越來越多,這也得益於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的「中國計劃」,一方面向中國「出口」適合舞台表演的莎士比亞戲劇,另一方面從中國「進口」與莎士比亞同期的中國戲劇,在英國進行表演。

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致辭。

劉曉明指出,如今這項計劃已進行過半,有望在中英文化交流史上創下三個「第一」:

首先,時間跨度「第一」。「中國計劃」開始於2013年,預計於2023年完成,以慶祝莎士比亞第一對開本出版400周年。十年磨一劍,必將成為中英文化交流史上一段佳話。

其次,涵蓋經典數量「第一」。「中國計劃」預計將完成36部莎士比亞戲劇作品的中文翻譯和10部中國戲劇作品的英文翻譯。上述經典戲劇作品搬上舞台,將給中英兩國民眾帶來更多文化盛宴。

最後,交流次數「第一」。皇家莎士比亞劇團與中國國家大劇院、北京李六乙工作室、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廣州話劇藝術中心、烏鎮戲劇節等5家中國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開展了持續10年的交流活動。僅今年一年,劇團就將接待中方代表團6次來訪,並赴華舉辦翻譯工作坊等活動。

他表示,正是因為這三個「第一」,中國民眾更深入地了解了《亨利四世》《李爾王》,英國民眾也知道了《牡丹亭》《趙氏孤兒》,加深了不同文化的了解和欣賞,讓兩國人民變得更加熟悉、更加親近。

導演李六乙:

「中國需要莎士比亞,莎士比亞需要中國」

中國版《哈姆雷特》導演李六乙在發布會。

中國版《哈姆雷特》導演李六乙在發布會上表示,他和皇莎的合作從16年開始,17年的《李爾王》已經在中國搬上舞台。那次合作非常成功,無論是在翻譯還是整個舞台劇的演出方面,讓中國觀眾對莎士比亞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而因為皇莎的「翻譯計劃」,讓人們重新認識了莎士比亞。這種合作證明人們沒有丟掉歷史,沒有丟掉傳統,而是更加地注重了當代和未來的發展。他認為,當代藝術家面對經典傳統,應該這麼去敬畏,承擔這種責任,所以有了第二部合作戲劇《哈姆雷特》。

他透露,劇目還沒有開始排練就已經收到了北京、上海、新加坡、香港的邀請。李六乙表示,莎士比亞到中國比西方戲劇到中國還要早,他希望中國和皇莎的戲劇工作者們能一起在黃金時代中承擔責任,為未來的世界做出貢獻,「中國需要莎士比亞,莎士比亞需要中國。」

在接受《歐洲時報》記者採訪時,李六乙表示中國現在資訊非常的發達,文化程度非常開放,對文學的認識方面已經沒有太多的隔閡了。戲劇觀念也是完全開放性的,現在整個創作按照藝術家自己的想法非常的自由。但中國的演員來演繹西方的經典,有中國人的情感和思想在裡面,所以呈現就帶有很強烈的東方思想在裡面,這也讓他非常的期待年底的新劇首演。

(英倫圈原創,歐洲時報記者侯清源、實習記者駱橙橙報道,圖片除標註外均由侯清源、駱橙橙攝,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倫圈 的精彩文章:

西南人民吃辣花樣這麼多,難怪舌尖3最後一集被嫌棄了…

TAG:英倫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