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財政性存款減少助力2月M2增速回升,記者會央行解讀不同的M2

財政性存款減少助力2月M2增速回升,記者會央行解讀不同的M2

M2增速已經連續10個月維持在個位數的增長,不過近兩個月來同比增速均有小幅上升。

3月9日,央行數據顯示,2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72.91萬億元,同比增長8.8%,增速比上月末高0.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1.6個百分點。這是繼1月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8.6%、增速比上月末高0.5個百分點後,第二個月二度回升。

M2又名廣義貨幣(Broad money),反映貨幣供應量的重要指標,所以在以往的經濟數據指標考量中顯得十分重要。 招商證券宏觀分析師閆玲指出,2月M2回升至8.8%主要是財政性存款減少5287億,大幅高於同是春節在2月的2015、2016年同期的財政投放力度,有利於M2的回升。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央行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疊加定向降准和實施臨時動用準備金安排,市場流動性充足。

對於M2月連續多月個位數增長,3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指出,由於M2指標口徑總是在不斷變化,主要是金融市場結構、金融產品在不斷地變化,M2不是一個非常精確地衡量貨幣政策鬆了或者緊了的工具。

周小川表示,假定說M2的口徑短期內變化不大,如果M2和名義GDP增長速度基本一致的話,從廣義貨幣供應量的角度來講就是不松不緊,名義GDP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實際GDP加上GDP平減指數,也就是經過物價調整的GDP。如果M2大於名義GDP的增長速度,貨幣政策就偏松一點,如果低於就偏緊一點。觀察是這樣觀察,但是,假定條件是金融市場的結構、金融產品的結構沒有太大的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未提及M2和社融增速的目標。對比去年,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餘額預期增長均為12%左右。《政府工作報告》只提到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長要合理增長,但沒有提數量和指標,這是2018年的重要變化。

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今日在記者會上也指出,長期以來我們用M2來作為一個主要指標,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我們也要看到一些新的變化,市場的深化和金融的創新,使得像M2這樣的指標跟經濟的走勢的相關性變得比較模糊,有的時候預測性也變得比較不確定。

易綱指出,全世界都有這種現象,這幾年我們商業銀行貸款以外的科目對M2的影響也比較大,各國都面臨這種情況,所以現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淡化了把M2作為一個指標,或者把M2作為一個預測目標這樣的做法。這種相關性已經下降。

易綱認為,重新定義M2,改變M2的口徑也不能夠完全解決這個問題。所以,針對這種新的問題和新的情況,要更注意盤活存量,更注意優化貨幣信貸存量的結構,這樣就能夠從一個更廣泛的角度來看貨幣增速的合理增長和貨幣政策的鬆緊適度問題。

在9日發布的數據當中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2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1.17萬億元,略高於過去5年同期均值。

此外,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8393億元,雖然略低於過去5年同期均值,但信貸結構持續優化。一方面,居民消費貸款一年來首次下降,減少469億元,表明居民加槓桿行為開始得到抑制;同時,同業貸款也減少1795億元。另一方面,企業中長期貸款增加6585億元,新增佔比78%,處於歷史高位,表明信貸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進一步增強。

溫彬認為,總的來看,2月份貨幣和信貸保持合理增長,表外融資回表顯著,信貸結構進一步優化。預計央行將綜合運用多種政策工具組合,保持流動性穩定。同時,採用差別化準備金和差異化的信貸政策,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社論:加快制度配套優化營商環境
國研室主任回應網路提速降費:薄利多銷的原則在哪裡都適用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