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比特幣,中國不認可

比特幣,中國不認可

與支付寶、微信等電子支付不同,數字貨幣是區別於傳統信用貨幣的一種全新的數字化信用貨幣。

3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向記者招手致意。(圖源:新華網)

3月9日上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副行長易綱,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就「金融改革與發展」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在回答有關數字貨幣的問題時,周小川行長表示,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作為零售支付工具並沒有得到認可,目前央行不接受也不認可相關服務。同時,他還指出,央行正在與市場合作共同研發數字貨幣。

自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比特幣就在去中心化、跨境流動等「光環」下悄然進入人們視野。發展到這幾年,其聲勢更是勢如破竹。最高峰時,其價值相較於7年前,漲了500萬倍,參與者從專業小眾快速擴散到普通大眾,國內甚至出現了「炒股炒房不如炒幣」的論調。但2017年9月,據多家財經媒體報道,中國監管當局要求境內比特幣交易所制定無風險清退方案,9月底前關停。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也發布提示,各類所謂「幣」的交易平台,在中國並無合法設立的依據。

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首席經濟學家萬喆評論認為,比特幣的發行是沒有國家信用背書的,這是一個顛覆原有貨幣系統的概念。雖然比特幣發行的一開始可能是希望使其可以成為一種貨幣,但目前來看還並沒有一個國家的央行承認比特幣的流通。

中國社科院國際金融研究室主任劉東民對海外網指出,與支付寶、微信等電子支付不同,數字貨幣是區別於傳統信用貨幣的一種全新的數字化信用貨幣。數字貨幣有兩類,一類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私人數字貨幣,另一類是由央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周小川所指的,央行正在研發的數字貨幣就是法定數字貨幣,是由國家信用做支持的一種貨幣形式。

劉東民同時指出,法定數字貨幣近期難以全面、大量的發行。原因有二:首先,數字貨幣背後所需的區塊鏈等技術還不夠成熟,其次,就算技術上成熟了,也需要逐步進行推廣,進行局部測試和評估。據財新網消息,央行已在相對封閉的票據市場推動了基於區塊鏈的數字票據交易平台。但數字貨幣離真正向普通老百姓推廣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同時,周小川也指出,數字貨幣或許會對金融穩定、貨幣政策傳導,產生一些不可預測的作用。因此,它需要動態的監管措施。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系主任金煜也曾評論稱,「虛擬貨幣」不僅可能讓灰色交易甚至黑色交易藏身其中,還很有可能引發各類風險,「擠出」真正的金融創新,從而不利於互聯網金融的持續健康發展。(海外網 戴尚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伊萬卡「領父命」微笑離家啟程赴韓 將獲首腦級禮遇
台軍揚言要升級淘汰坦克對抗解放軍 遭諷:又是個自嗨笑話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