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兩位代表帶了書信到北京 都是誰寫的?寫了啥?

兩位代表帶了書信到北京 都是誰寫的?寫了啥?

這是一封感謝信。省皮膚病防治研究所麻風住院部一位病友,一筆一划前前後後謄了十幾遍,只為表達他與病友們對黨和政府的感謝;

這是一封報喜信。後陳村全體村民一一簽名,向更多的人報告13年間,村集體收入從不足10萬元增加到400餘萬元的喜訊。

書信,從來是人們最細膩的情感表達。3月8日,在浙江代表團第四小組審議現場,兩位基層代表不約而同拿出了自己受託帶來北京的書信。

薄薄信紙,滿載著基層百姓的深情厚誼;字裡行間,躍動著他們滿滿的幸福體驗。

醫患關係良性循環

分享人: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皮膚病防治研究所護理部副主任兼上柏住院部護士長 潘美兒

「我們是麻風休養員,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心聲:沒有中國共產黨的英明偉大,就沒有我們的新生;沒有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就沒有我們的幸福生活……」會場里,當潘美兒代表的聲音響起,大家都被遠在德清山腳的「中國麻風第一村」吸引。

潘美兒代表介紹說,麻風病伴隨人類已有3000多年,是一種侵犯皮膚和周圍神經的慢性傳染病。人們對麻風病產生恐懼,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可見性畸殘。但現在,如果能夠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完全能夠治癒的,可以回歸社會、回歸家庭。如今在住院部,還有60多位麻風休養員長期住院。這一次,聽說她要到北京開會,大家一致要求她帶信來,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

從湖州衛校畢業至今,潘美兒代表已經在住院部工作了22個年頭。「愛是最神奇的良藥,只有把病人看成親人,才有他們發自內心的信任和理解。」她介紹說,這些年,上柏住院部不僅首推醫務人員24小時值班制度,還倡導與麻風病患者直接肌膚接觸,大家都如親人般朝夕相處。

「其實,我們和麻風休養員的關係是如此,其他醫生與患者之間也一樣。我想,許多醫患矛盾的出現,歸根到底是互相之間的不夠理解、不夠信任。」潘美兒代表在現場呼籲,「對醫生來說,要努力提高自身技能和素養,從語言、行動到內心都真正替患者著想;患者也應盡量地換位思考,只有互相支持和體諒,才能真正實現醫患關係的良性循環。」

基層治理煥發生機

分享人:全國人大代表、武義縣柳城畲族鎮青坑村村委會主任 俞學文

「以前怕村幹部幹事,因為一幹事就怕村幹部撈好處,引發乾群矛盾;現在怕村幹部不干事,因為全方位的公開讓村民有了一本明白賬……」俞學文代表代表全體武義縣後陳村村民的這段朗讀,引起會場的會心一笑。

2004年,正是在武義縣城郊的這個小山村,誕生了新中國第一個村務監督委員會。2010年,這一制度創新被寫進《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從一項「治村之計」上升到國家法治層面的「治國之策」。

俞學文代表說,這些年,他經常會去後陳轉轉,向他們「取取經」。現在的後陳,村務公開不斷做實做細,村民利用有線電視網路可以足不出戶查看村務、財務明細賬,村務監督委員會還每月向黨員大會、每季度向村民代表大會述職。

成績,總是最好的證明。村民們在信中說:後陳已連續13年實現幹部「零違紀」、村民「零上訪」、工程「零投訴」、不合規支出「零入賬」。村集體收入從2004年的不足10萬元增加到2017年的400多萬元,村民年人均分紅達到了2200元。大家建起了新房、村莊變成了花園,佔地100多畝的現代農業產業精品園項目也即將開放營業。後陳村由原來的「問題村」蛻變為村風和諧、村容潔美、村民富裕的「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村黨支部也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後陳村民們說了,他們要積極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經驗,努力成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示範。這是後陳的強村夢,也是我們所有來自農村代表的強村夢。」放下信紙,俞學文代表說。

(記者 何蘇鳴)

大家都愛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草案)》(摘要)

四天三下團組,習近平這些新提法信息量很大

人民日報刊發車俊文章:抓好五對關係實現穩中有進

來源:浙江在線、浙江新聞客戶端

責編:侯瑋

編輯:楊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浙江在線 的精彩文章:

全市全面深化改革再創民營經濟新輝煌大會召開
桐廬:舞草龍迎元宵

TAG:浙江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