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網劇已成新造星工廠?數據對比台網劇演員成長路徑與市場價值

網劇已成新造星工廠?數據對比台網劇演員成長路徑與市場價值

看電視

熱度爆棚的網劇正成為下一波明星製造機,不過,網劇演員還有不少上升空間。網劇演員與傳統台網劇演員在人氣上的差異,在於不同的成長路徑。幾年間,台網劇、網劇演員市場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文 |硫青

來源 | Vlinkage

在如今娛樂行業的風向標朝著大IP,大明星,大製作指向之時,網台劇市場對純新人的友好度降至冰點。而網劇的生態圈尚處於興起階段,製作成本的均衡分布給了新人不少出演口碑好劇的機會。

在這樣的背景下,網台劇的藝人市場以及網劇的藝人市場在這幾年中究竟有著怎樣的變化,本文選取幾位網台劇熱門藝人及網劇熱門藝人代表來看他們在各不同維度上具體表現。

網劇頂級藝人逐步崛起,但離網台一線依然存在巨大差距

隨著新媒體主導的網劇崛起,相應的「網劇製造」明星們逐漸走入主流視野,無論是早年的《太子妃升職記》,還是近期火爆的《小美好》、《餘罪》、《白夜追兇》等一大批高關注高話題的網劇都給市場留下了深刻印象。

網劇的火爆也相應帶動了一大批網劇主演,這批帶有網感的藝人迅速成為市場關注焦點,熱度爆棚的網劇似乎正在成為下一波明星製造機。

不過從數據來看,網劇藝人離一線還有不少上升空間。從近3年藝人新媒體指數均值中來看,盛一倫、張若昀、張天愛是網劇頂級藝人新媒體指數排名最高的前三位,近期大火的《小美好》胡一天排名第六位。

相比趙麗穎、胡歌、唐嫣為首的網台劇藝人整體人氣,網劇頂級藝人的整體熱度差距依舊明顯。

同樣,就藝人所參與電視劇總播放量而言,趙麗穎以破千億總播放量的優勢成為電視劇第一流量擔當,其參與電視劇的播放量總和相當於網劇第一熱門藝人總和的700%。

來看看比較具有「流量」代表度的微博數據。

以網劇《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而一夜爆紅的胡一天通過短短數月圈粉800多萬,但仍然受限於粉絲屬性偏女性化及整體規模仍不大的因素,微博平均的轉評數只在十萬級別。

其他網劇頂級藝人通常的微博轉評一般在十萬左右,而頂級的網台一線轉評則在幾十萬-百萬之間。例如通過數年積累,擁有超3000萬微博粉絲的楊洋,雖女性粉絲佔比仍高達68%,但憑藉高粉絲數量基礎,微博的轉評數能達到百萬級別。

女粉絲佔比77%,純網劇藝人的粉絲影響力仍有待提升

在粉絲屬性差異上,網劇熱門藝人的女性粉絲比例更高,網台劇熱門藝人的粉絲比例相對來說較平衡,接近通常網台劇4:6的男女受眾比。

再看兩類藝人在品牌代言上的成績差異。

品類上來看,網台劇藝人仍然是各品類首選的代言人,而護膚/化妝相較於其他品類也最為大膽願意啟用新人代言。

啟用藝人代言最多的是互聯網/遊戲市場及傳統食品飲料行業,看中的更是能為品牌即刻帶來流量且更具大眾親和力的網台劇明星。其他傳統快消品類,如護膚化妝,個人護理也都偏愛網台劇藝人。

楊洋及趙麗穎均擁有超過30個個人品牌代言,成代言市場最大贏家。而網劇藝人能接到的品牌代言均在個位數。

各個角度來看,網劇頂級明星為市場提供了一股新鮮力量,但相比網台一線仍然存在較大上升空間。

成長之路:網劇頂級多為一夜成名,網台頂級常靠多年打拚

兩類藝人在人氣上的差異,究其原因還在於不同的成長路徑。當然,不同的大環境,不同的市場也與之有關連。

網劇藝人成長路徑:一夜成名後,成為網台劇新鮮力量的有力補充

大部分網劇藝人都是一夜成名,16年的《太子妃升職記》仍然是張天愛,盛一倫等人的事業最高峰。17年的一部《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讓純新人胡一天的藝人指數瞬間攀升至8.8,可見網劇向來都是的造就新星的主場。

網劇藝人成名之後如後續無好作品跟進,高人氣較難維持。畢竟觀眾都是健忘的。

好在近年來網劇藝人的地位在逐年增高。

於朦朧,盛一倫,張彬彬三位均因2015年主演網劇而被觀眾熟知,他們在16年時並無太多出演好劇的機會,但17年開始均有參與大劇及主演網台劇的經歷,成為了網台劇的新鮮力量補充。17年才大火的胡一天同樣也是繼《小美好》之後立馬接到了《小魚兒與花無缺》的主演位置。

少數網台劇演員,憑藉懸疑題材網劇翻新觀眾認知度

懸疑類題材向來都是網劇的熱門題材,歷年來都為網劇市場貢獻了近三分之一的總流量。

與此同時,張若昀、潘粵明等一眾早期網台劇藝人憑藉懸疑類的網劇著實火了一把。藝人指數一度超越眾多小鮮肉小鮮花,成為另一種實力派演員的翻紅路徑。

網台劇藝人成長路徑1:多年努力迎事業高峰

大部分網台劇的藝人均通過多年的努力打拚才能迎來事業高峰,一旦小成功後才會更多更好的資源跟進,前期幾年的配角時代逃不過,能夠挑到好劇本的眼光也必不可少。

如趙麗穎和楊洋兩位藝人,他們早期均在熱門大劇中被觀眾認知,後又經過幾個適合自己的角色擴大在觀眾及行業人士中的認知度,均得以在15年及之後當擔大劇主演而進一步拓展大眾認知度,年度藝人指數穩步上漲。

但他們的成功與電視劇行業的成功也不無關係,15/16年的幾部熱門電視劇不僅成就了大批藝人,也讓電視劇市場邁入了爆款IP劇的時代。

網台劇藝人成長路徑2:一夜成名

一夜成名之於網台劇藝人而言,是僅在早期的時候才會發生的奇蹟,如胡歌和鄭爽。

胡歌的一夜成名得益於天時地利,屬於仙俠類影視劇的開山鼻祖,而這一類型的影視劇至今仍然是當仁不讓的流量及捧星擔當。鄭爽的成功則更多的是湖南衛視的成功,是偶像類電視劇的成功。

結語

縱然網台劇藝人不管是在個人人氣,粉絲影響力,品牌代言等維度相比網劇藝人有著絕對性的優勢,但藝人成長道路之難且長,市場變化之快且大,都預示著其難以複製的稀缺性。

而未來,網劇頂級藝人的地位必將隨著網劇市場的發展不斷提升,成為網台大劇新鮮力量的有力補充。網劇能否成為下一個「星光大道」,為新人提供機會,讓娛樂行業藝人市場更健全有序?大家且拭目以待。

歡迎關注「看電視」!

深度行業透視、獨到客觀評論、新鮮內幕資訊

廣電行業、文娛產業資深媒體人運營打理

看電視,就是要做有品格、有思想、有見識的內容行業自媒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電視 的精彩文章:

大眾題材+細分元素,「複合型」網劇憑差異化走熱
美國電視的2017:流媒體平台巨額投入加速入侵,觀眾已死用戶至上

TAG:看電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