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藝術行業性別平等狀況調查問卷

藝術行業性別平等狀況調查問卷

1977年,美國《女士雜誌》(Ms.magazine)首次將「性騷擾」印在了封面上。編輯們沒有使用真人照片作為封面,而是用了木偶——一隻男人的手伸進女人的襯衫。90年代,「性騷擾」一詞首次傳入中國,之前,這種類型的行為被統稱為「耍流氓」

2017年,在世界範圍內,我們看到了「反耍流氓」之年。好萊塢大製片人韋恩斯坦被眾女星指控性騷擾和性侵犯,引發互聯網上海嘯般的#MeToo話題標籤運動,至少有85個國家使用此標籤。知名藝術雜誌《藝術論壇》(Artforum)的出版人之一奈特也被控有性不當行為,事件激發了藝術行業的#NotSurprised話題,這個標籤來自藝術家Jenny Holzer的句子「權力濫用,司空見怪」(Abuse of Power Comes as No Surprise)。

在中國,《China Daily》曾迅速反應,稱「這是西方才有的問題,中國有自己的文化傳統,中國沒有性騷擾」引發眾怒,一天之後,文章從網站默默被移除。《China Daily》沒有就此給出解釋或者道歉。

文化傳統護身的「中國例外論」早就全方位失效,但中國影視圈長期處於「權力籠罩性別,性別籠罩性」的三角形超穩定系統中,似乎指望他們來掀起反性騷擾運動有些渺茫。然而,父權文化同樣嚴重的韓國文藝圈,卻在最近拿過了#MeToo的接力棒,越來越多的受害者打破沉默。

2018年開年第一天,北航教授陳小武被十二年前的學生羅茜茜實名舉報性騷擾,在父權制度深重的高校內部開啟了中國版#MeToo,1月21日,武大教授聯合全國多所高校的數十位老師發出實名倡議《全國高校教師反性騷擾宣言》,呼籲教育部門及高校、中小學制定嚴格細緻的反性騷擾政策及規定,以支持和保護性騷擾受害者。一日之內,現聯署簽名總人數超過50人。同時,除北航外,還有30多所高校學生髮出針對建立性騷擾防治機制的公開信,其中不少帖子在被轉發後迅速被「404」。

在藝術行業,性別狀況是更好還是更糟糕呢?有什麼特殊於本行業的與性別不平等有關的問題?本問卷將涵蓋從綜合性別平等狀況到性騷擾經歷等多項調查。從曝光個案走向制度建設固然是一條長路,更重要的是將對性別霸權的敏感和反思帶到日常生活。「聯合公告」發起此次問卷調查,講述就是力量,期待你說出長期隱藏的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UnitedMotion 的精彩文章:

TAG:UnitedMo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