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想通你自己想不通的人和事

如何想通你自己想不通的人和事

一個人的智慧不可言傳,我的感受是:智慧之下,無所謂「想通」或是「想不通」的事情,一個人一旦擁有了智慧,往往一通百通,並且還可以永通。

人們總是在想「想通」一些事情,反之謂「想不通」,而「想不通」的事情往往都是煩惱的來源,況且「想通」某件事又還並非一勞永逸的事情,時過境遷可能又想不通了,多數需要想通的事情都會是些反反覆復的事情。

「想通」可分為兩種思維模型,一種是給「通」找理由,找條件,找新路徑,找理由是屬自我安慰或是自欺欺人;創造條件通似乎積極了很多,然而結果卻事不由人;而找新路徑謂「條條道路通羅馬」「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等等。

以上這類「想通」皆屬於反覆型,但凡遇到事還是會想不通。

另一種「想通」要高級些,想通之後也會持久一些,這叫反省。

人最高級的思考能力就是反省,反省也是人最複雜的思考方式,也是最難的思維方式。

反省就像是人想要照見自己的後腦勺,得在前面放一個鏡子,後面再放一個鏡子。

反省就是在自己的思維里放上360度的鏡子,這是人類最優秀的能力,用以看見完整的自己,這是一種掙脫又是一種超越。

自省一是評價,二是修正,是自我評判之後的自我修正。

既然是評價,就得有標準。而這個標準又關乎每一個人的智慧,找不出標準答案。

反省是「悟」的過程,也是一種增長智慧的過程,「悟」卻是一種不可言傳的事情,無道理可講,無經驗可尋,每個人因個性、悟性而各不相同,就像「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說出來就只是一句話,成為知識而非智慧,如果被回應一句「說得輕巧……」便可讓說出這句話的人失去了份量,也許說出這句話的人心裡跟明鏡似的,卻也只能閉嘴自持。

所謂「就事論事」也可以說是就人論人,事不是你的事,人不是那一個人。

一個人的智慧不可言傳,我的感受是:智慧之下,無所謂「想通」或是「想不通」的事情,一個人一旦擁有了智慧,往往一通百通,並且還可以永通。

生活里只有「吃虧了」的心理,但是「賺夠了」的心理,只會出現在生命里,只能用於生命的終結之時。

很少有人說自己生命「虧了」的,把諸多的阻塞,放進自己的生命中去看待,這是種莫大的智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山文集 的精彩文章:

三千字長文好好說說什麼是靜

TAG:半山文集 |